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

时间:2023-06-05 10:10:09 常识 我要投稿

  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有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吴王夫差剑等。

  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1

  一、春秋越王勾践剑(湖北博物馆藏)

  湖北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中最为知名的一件藏品,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剑,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而且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目前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全部秘密仍在科学研究之中。

  因此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被国家文物局钦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image.png  

  二、春秋吴王夫差剑(苏州博物馆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古代人眼中,吴钩指的就是优良的兵器。说到优良兵器,不得不提的就是吴王夫差剑了。

  这柄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格宽5.5厘米,腊部有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造于春秋晚期。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近锋处收狭明显。双刃呈弧形,中起线,两从斜弧。

  厚格作倒凹字形,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圆茎,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极细的凹槽,内遗存有少量的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险细的'同心圆凸棱。

  苏州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右一为吴王夫差剑

  这柄吴王夫差剑是已经出土的九柄吴王夫差剑中保存最为为完好与精美的一柄,锋刃锐利,一现世,便闻名天下,乃稀世之宝,同时也是苏州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image.png  

  三、春秋越王者旨於赐剑(浙江省博物馆)

  春秋越王者旨於赐剑,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

  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

  越王者旨於睗剑

  此剑的所有者为“越王者旨於赐”。“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於赐”则为名。越王於赐即越王鼫与(公元前464年—前459年在位),他就是曾“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之子。

  与此剑同铭器传世共有7件,而这把越王者旨於睗剑,是最为精美的一柄,于1995年由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以136万元港币购回,后经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出资买剑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2

  1、春秋越王不寿剑(台湾龚钦龙先生藏)

  越王不寿剑,长69CM,重1.05KG,宽4.6CM。本剑为迄今为止发现之唯一越王不寿剑,是所有问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系孤品。

  不寿为句践之孙,(鼠十石)与之子,州句之父,于公元前458年-前449年在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竹书纪年》均有记载。但在《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书所记的越王世系均缺不寿一代,成为学术界研究越王世系的疑案。

  越王不寿剑的问世,证明了司马迁记载以及《竹书纪年》说法的正确可信。因此,对研究越王家系及越王剑系列有重大意义。

  越王不寿剑

  越王不寿剑于2001年在台湾陈氏手中面世。陈氏将此剑的相关资料传真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青铜器及古文字专家曹锦炎先生求教。经曹确证为越王不寿剑。

  后龚氏经曹锦炎教授力谏,巨资从陈氏手中购下。

  勾践、者旨於赐、不寿、州句,祖孙四代,四把越王宝剑,其中不寿剑、州句剑均由龚钦龙先生收藏。

image.png  

  2、春秋晋国少虡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带铭文的青铜剑,存世量大概将近300把,大都属于王侯贵族佩剑,但有像那种自带剑名的古代青铜剑,目前全中国只发现一种。

  少虡剑

  少虡剑,就是唯一一把目前能见到实物的'有自身剑名的青铜剑,殊为珍贵。

  少虡剑,春秋时期古剑,一九二三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早先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古器物学家于省吾先生所藏,后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斜宽从,厚格,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锋尖锐。厚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无箍,圆形首。

  剑脊呈凹条形,两面均有错金铭文,共二十字,为:吉日壬午,乍(作)为元用,玄镠鎛吕(铝),朕余名之,胃(谓)之少虡。

  故此剑又称为少虡剑,也做吉日壬午剑。

  3、战国越王州句复合剑(台湾龚钦龙先生藏)

  勾践、者旨於赐、不寿、州句,祖孙四代,四把越王宝剑,其中不寿剑、州句剑均由龚钦龙先生收藏。

  本剑系迄今发现之越王州句剑中唯一用复合金属技术铸造的一件,因此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中国青铜器泰斗马承源先生曾撰文指出:“本剑为诸越王州句剑之最”。越王州句剑传世与出土已知有八件,加此一剑为九件。

  越王州句,即朱句,乃勾践之曾孙,不寿之子。其在位在公元前448年-前412年,在位长达30余年,为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后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之君王,州句兵器之精良,也反映了这一点。

image.png  

  什么是青铜复合铸剑技术?

  此工艺技术久已失传。

  据上海市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先生研究,青铜复合剑是剑之中脊及两从系由不同成分之青铜嵌铸而成。中脊含锡量较低,两从含锡量较高。故前者硬度低而韧性高,使剑不易折断;后者硬度高,可提高实战时的杀伤力。

  越王州句复合剑

  其制造过程,分4次铸造才能完成。细观实物,可见剑脊与剑从因材质差异而呈明显不同的颜色。古人精湛的铸造技艺令人惊叹!

  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3

  战国楚王酓璋剑(故宫博物院藏)

  这柄战国晚期楚王酓璋(楚惠王)剑,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原有皇家藏品,出土资料已不可考。

  战国楚王酓璋剑

  这柄剑长60厘米左右,剑身较宽,中脊起棱,两锷垂末向内微弧。

  剑锷仍锋利无比,划纸立断。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型,顶端内铸十余圈同心圆。剑把圆形,上有两道凸起的圆棱。剑身两面满饰卷云纹错金纹饰。

  靠近剑格处有两行八字鸟虫篆错金铭文:“楚王酓璋自作用剑”,文字细如发丝,形象生动。剑外套有漆木剑鞘,鞘上有红黄色彩花纹,华贵精美。

  此剑铸于楚惠王称霸战国七雄之后,制作精良,2500年不见锈迹,为青铜剑中的极品至尊。

image.png  

  春秋吴王光剑(上海博物馆藏)

  1972年初夏,安徽省南陵县三里乡吕山村村民在村后挖土平整晒谷场时,挖出一把铜剑,剑刃锋利,铜剑闪光。在场农民由于争夺导致剑身被掰成数段。

  吴王光剑

  1978年,吕山村的一位农民将当年所得的三段残剑卖给了一浙江商贩,此事被县文化馆得知,迅速将这三段铜剑追回。看到残剑上还镶嵌几个篆书金字,知道此剑不是寻常之物。

  1984年,南陵县文物干部在对全县进行文物普查期间,来到与吕山村邻近的金坑村,该村一位村民将自己收藏12年的三段铜剑主动交给了普查人员。回到县城后,文物人员将前后六段残剑一接对,立即惊呼:完全吻合!

  在青铜器专家的修复下,这把断成六块,分离了12年的青铜古剑终于合六为一,恢复了本来面目,剑上12阴刻镶嵌篆书金字铭文也完整出现在人们面前。

  吴王光剑

  剑总长77.3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从铭文得知,此剑是春秋末吴国君主阖闾在位时期所造,因吴王阖闾名光,故此剑称为“吴王光剑”。

  吴王光剑埋藏地下2000多年,至今仍青光熠熠,锋利无比,但因是修复之物,故排名于此。

  战国燕王职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公元1981年夏天,洛川县严家庄的一位农家女子,将取土时发现的`一柄锈迹斑剥却锋利无比的青铜剑,拿回扔在自家的猪圈棚上。

  这件兵器便使村里的孩子们,在戏耍时挥舞起来觉得比棍棒威风多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偶尔走进这所小院的考古专家发现了这柄青铜剑。

  此剑出土时剑身已断成两截,剑身后部有铭文:郾王职作武业著(鐯)剑。燕王职当即燕昭王,其名为职。此剑由燕国传入秦国并随葬入墓。

  燕王职剑

  燕王剑那至高至尊的剑身铭文,使宝剑告别了腥臭的猪棚顶,躺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门为它建造的展柜里猩红的平绒上,高傲地与每个游人对视。但因为此剑也是修复之物,故排名于此。

image.png  

  战国楚繁阳之金剑(洛阳博物馆藏)

  稀有铭文工艺精良

  1974年,西工区一座几经盗墓贼光顾的战国墓葬进入最后清理阶段。考古人员黯然收拾“残羹冷炙”时,突然有了惊喜的发现——“繁阳之金”铜剑。

  该剑铸工精巧,装饰华美,十分锋利,尤以四字铭文,令人瞩目。“繁阳之金”剑铭,横笔宽且直,竖笔曲折,字形秀丽,饶有书法艺术的意味。

  据考证,剑铭中“繁阳”位于楚国,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以北,是当时的经济要地,地理位置重要,而“金”字的含义当指兵器。

【已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名剑】相关文章:

兵马俑刚出土的颜色05-19

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色的吗05-20

阳寿已尽的面相03-10

怎样看坟墓已投胎03-13

怎样知道亲人已投胎03-14

梦见已死的祖母 已故奶奶04-15

追50岁已结婚女人方法05-24

战国青铜剑介绍06-01

战国青铜剑剑柄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