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时间:2023-08-31 06:12:23 常识 我要投稿

  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1

  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从而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词章、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明心性,格事理,致良知,济天下。知行。一,天人合一,

  “致知格物”是王守仁的核心思想!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image.png  

  王守仁的简介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2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这是青年主席曾在研习心学时,于文章《心之力》对王阳明的至高评价。发出王阳明之后再无来者的感慨。儒家历史上曾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是至圣先师的孔夫子,一是开创心学的王阳明了。为何王阳明在世人心中有如此地位和评价呢?

  圣人高度

  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创立阳明心学,核心主张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古人一向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五岁的王阳明第一次开口说话便会背诵《大学》,十二岁在私塾读书时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大事?”并答“天下第一等事乃为圣!”自幼立志做圣人,为之后王阳明为圣贤做出诠释及证明。

  “时穷节乃现”来说王阳明再好不过了。王阳明三次参加科举,前两次皆下第。他的父亲开导安慰他说,此不中下次勉而中矣。王阳明沧桑的笑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而为之懊恼为耻。“寻常人往往遇事慌乱,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为之不乱。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练。

image.png  

  二十八岁第三次科举进士及第,开始从政生涯。四十七岁因功被封为新建伯。 阳明先生一生三次平定祸乱,荡平盗贼。其文韬武略,世所罕见。然而无论当官,被贬,或行军打仗,总不忘记讲学,讲学为第一要务。五十六岁因肺炎加重,告老还乡。临终之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是知善知恶的境界。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心学深度

  作为儒学的一门家学—阳明心学,推溯自孟子,发展自王明阳。先生对自己心学总结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源没有善恶的区别;只是有意念的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人的良知看到善会喜欢,看到恶会憎恨;为善去恶是格物,纠正错误的事情,且有好的作为都是出于对事物的理解。

  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弘治二年,王阳明遍读朱熹著作,为了实践朱熹“格物致知”,“格”了七日七夜竹,什么都没发现,人却病了。“守仁格竹”就自此产生。此后反对程颐朱熹“格物致知”方法,以理无穷,格之则未免烦。

  心的纯度在阳明心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去人欲存天理,格人欲为天理,心即理也。这便是先生的心与理共生共存关系。去蔽心欲,归心之本,志存大善。只要最终目的是好的,心是光明的。王阳明在平叛宁王时,用假传圣旨募兵。他已经成为心体自由的人,政治,道德,法律已经不能制止。一心在横,人当驰者。若心无自由,心无光明,则无王阳明。

  公元1506年,34岁的王守仁因冒犯大阉刘瑾,贬任贵州龙场驿驿丞,一个掌管驿站的不入品小官,在人迹罕至的西南边镇,王阳明潜心研究,龙场悟道。终于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致良知说。

  在王学看来,良知人人具有,商贾之人,田夫,市民无一例外。虽终日为市,不害其为圣为贤。但能不能致那良知,要看你心诚坚否。若不忍去“致,即便有良知,也是种浪费。就是王阳明曾说过的人孰无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

  鲁迅先生曾说过,单是说不行,最紧要的是做。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对说和做的悟道。行与知是一体,欲复良知本体之先即行知合一。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二者相为表里,不可分离。

  行必且知,否则不能到行;知必为行,否则不能算知。公见之知行合一尤甚,其下可传道授业解惑,上马便征战沙场立功,当省今人。其江西剿匪,事宁之乱,更为美谈。

image.png  

  本质宽度

  心即理涉及心与物的关系。阳明先生认为天下之事又有心外之理乎?即理在心中。可预防社会失范的法律法规可以纯粹物化,为其外之刚,若理在心,则法律化道体之身。因此,阳明之学道于德为甚有益,即道德意义在于德性之自成。在理论上,道德建设理论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建设是主体自律的内在要求,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心即理对于解放思想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大都人云亦云,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认知。阳明先生认为人应该不被情绪左右,良知的展开需要致良知,致良知则将他推广于事物。是良知之自见。

  “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致良知说是一条道德人格的前进路线,体现了人性最纯粹的光芒,不仅照亮我们自己,而且还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为私心而中断,为物欲所遮蔽,不能因不同一而自我否定。

  这一点,可醒今人荒凉之、利之、俗化之心,抵御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只需将良知做到“致”,就是把道德真诚的仁爱之心发挥出来,去应对万物,使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而不行,并不是真正的所知。人们做不到是因为工夫还不到,参透了自然就可以做得到。阳明心学告诉我们,须在日用伦常之间,于礼乐刑政之间,为善去恶,从根底去除改变。

image.png  

  知行然以其爱亲,以修身齐家,以尽伦尽职,为政事。人们做为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且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知行本为一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一点给予道德实践、自我改善的勇气,道德修养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来完成才有意义。

  阳明心学不仅是人性的回归,也是向前的动力。至圣至贤、卓立千古的阳明先生一生所悟出的王学,令人各得内心之光明,破其桎梏,奠定一生格局;令人思古追慕先贤,获得民族前进力量。阳明心学的智慧,正是今人内心踌躇,求同存异时的定心丸,正是解决当今社会道德松弛、信仰缺失的精神良药。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相关文章:

榄仁的养殖方法08-27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主张07-28

果美容新主张按颜色分功能08-25

薏苡仁粉的功效与作用08-19

五仁月饼的制作方法05-24

老式五仁月饼配方及做法05-23

麦仁熬粥有什么功效与作用08-23

伍仁月饼的制作方法05-27

守村人是什么意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