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西晋东晋不叫南晋北晋

时间:2023-10-06 04:12:15 常识 我要投稿

  因为建康在洛阳之东,所以叫东晋;洛阳在建康之西,所以叫西晋。

  为什么叫西晋东晋不叫南晋北晋1

  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时候就是“复制+粘贴”,这一类的王朝非常之多,列如秦和隋,国诈短命而亡,汉朝和唐朝又很相似。

  中间都亡国一次(王莽篡汉,武则天代唐),期间有长达上百年的动乱时期,东汉末年从军阀割据到三国,随后三国归晋;唐后有五代十国,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大宋。

  北宋疆域

  晋和宋,都是属于篡位建立,然后就是北方异族入侵,导致亡国,皇室后人在南方重新建立国家,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衣冠南渡的晋朝,还是赵构从新建立的宋朝。

  与前期相比,都是以淮河、秦岭为界,更为有意思的,从晋朝建立到隋文帝杨坚灭陈一统和赵匡胤建宋到蒙元灭宋,这一段时间都是三百年左右。

  西晋大致上是继承了东汉疆域

  但是,晋与宋之间是有区别的,比较明显的就是:晋朝分为两个时期,定都于中原的晋朝被称为西晋,南迁到江南的晋朝被称为东晋,但是定都于中原的宋朝被称为北宋,定都于江南的宋朝却被称为南宋。

  西晋、东晋为何不称为北晋、南晋呢?或是北宋、南宋为何不称为西宋、东宋呢?这既有地理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

  在我们漫长的华夏史上,经济演变过程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的过程,从夏商周开始,黄河流域就是最发达的地区,到了东汉后期还是这样。

  尤其是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黄河流域,除了国都洛阳所在司隶校尉,人口稠密的冀州、徐州、兖州、青州、豫州、并州都“扎堆”集中在黄河流域。

  当时的长江流域只有三个州,从西往东分别益州、荆州、扬州。三州面积都非常的`大,但人口相对黄河流域各州就较少一些。

  况且益州、荆州、扬州三个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两岸附近。比如益州人口在长江以南就较少,多集中在北岸的四川盆地,扬州也是如此,当时的扬州包括今苏南、皖南、浙江、福建、江西,但人口主要集中在苏南、皖南、浙北,而晋朝南迁后的国都,就在苏南的南京。

  西晋建都于洛阳,但西晋灭亡时,国都已迁到了洛阳以西的长安,西晋国都洛阳与东晋国都南京,洛阳更像是在西北方向,南京更像是在东南方向。

  也就是说,洛阳与南京的方位,大致是可以视为东、西走向,而不是南、北走向,洛阳与南京的方位都如此,更不要说比洛阳还要往西的长安了。

image.png  

  南宋相比北宋缩水不小

  南京之所以称为南京,是在明朝迁都北京后,相对北京,南京自然很“南”。但元朝之前,中原王朝的国都多在黄河流域(金朝虽定都于北京,但后来也迁到开封)。

  所以整体上看,南京与位于中原的国都,一般都视为一东一西,而不是一南一北。比如三国的吴国,定都于南京,人都称为东吴,从来没有被称为南吴。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到了东晋时,长江流域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人口多了,一级行政区划和城市越来越多了,到了唐朝,尤其是安史之乱后,江南成了朝廷最重要的财赋的来源地,已基本完成经济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五代十国(不包括奠定北宋的后周),天下大乱,尤其是黄河流域,成天杀来杀去,人口骤减。而南方的战乱较轻,所以江南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等到北宋统一南方后,长江流域的经济实力已在黄河流域之上了。

  相比南宋,东晋更惨

  大约从唐朝开始,“江东”这个词就很少用了,用得更多的是“江南”。南宋就很少被称为江东,更多的是称为江南。比如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国都开封与南京之间的方位,一般都用南、北,很少用东、西,北宋灭亡后,南宋定行都于浙江杭州,称临安府。

  行都是临时国都,但南宋根本无意北伐收复旧都,所以杭州是南宋的实际国都。

  从地理上看,北宋国都开封在西晋国都洛阳以东约二百公里,而南宋行都杭州又在东晋国都南京东南二百四十多公里。如此,杭州更像是开封以南的城市,而不是开封以东的城市。

  东晋时,其实东晋人习惯把西晋称为“西朝”,比如《世说新语-品藻篇》就说东晋权臣王敦在西朝(西晋)如何如何,而东晋士大夫经常聚在一起,对西朝(西晋)人物品头论足。在南宋时期,南宋人却不把北宋称为“西朝”。

  比如秦桧,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南自南,北自北”的建议。就是北方人回北方,南方人归南方。

  把宋高宗赵构气得直吐血,说朕是北人,难道也要回北方去(北方为金朝控制),在南宋人看来,开封就是一个位于杭州以北的城市,而不是杭州以西的城市。

  由此可见,虽然东周西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及北宋南宋都是后世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区分的,当时古代人所认为都是继承而来,所以都叫“周、汉、晋、宋”,但是在区分的时候也是有根据的,才划分“东西南北”的,而不是胡乱封的。

  为什么叫西晋东晋不叫南晋北晋2

  一、 东晋与西晋的类似之处

  1、政治制度与选官制度相同

  两晋的政治体制都是君主制,而其政治体制都为世族政治,世族的形成源自汉魏,主要由地方豪强、经学世家或累世为官者组成。

  士族世家代表为司马氏,其他还有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

  自从公元220年曹魏实施九品中正制作为拔选人才制度后,晋朝就运用这一制度作为它的选官制度,以取代因战乱而崩溃的察举制度。

  由于按此制度拔选人才,往往只重视家世而忽略才德,所以最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不仅是维护门阀统治的主要工具,也构成其一部分。

  东晋时,其世族政治达到巅峰,以侨姓世族为主。随晋室南迁的北方世族为"侨姓",南方世族则为"吴姓"。

  东晋朝廷对吴姓世族采取排斥态度,吴姓世族也不愿与其积极合作,久之双方隔阂加深。但随着江南的经济开发,寒族及吴姓世族也就逐渐抬头了。

image.png  

  2、行政架构与法律制度类似

  两晋的行政架构方面,都是将朝廷的决策机关与行政机关逐渐分立。让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依序独立出来,并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再说两晋的三公虽然无实权为荣誉职,但他们可为皇帝的顾问,该职也主要用来安置权臣。当时一些权臣,大多以三公录尚书事、加领中书及门下,或加领大将军、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至于监察制度,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 ,直接由皇帝控制。然而其主要功能为维护皇帝威严,起不到扫荡贪污的作用 。

  御史台架构完整,其属官则分为监察司法的治书侍御史、维持朝殿威权的殿中侍御史和监督官吏是否渎职的侍御史。

  在法律制度方面,西晋于267年完成新律,次年颁行全国,即为《晋律》。由于是在泰始年间颁行的,故又称《泰始律》 。这后来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在全中国实行的法典。

  二、 东晋与西晋的不同特点

  1、军事体制不雷同

  西晋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东晋虽然沿袭西晋军事制度,但已有变化。

  因为皇权衰微,中央军往往有名无实,共同驻在京师的还有扬州都督所属军队。外军大多由世族的军队组成,统军将领称霸一方,其中荆州军甚至超越中央军。

  2、领土疆域不一样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在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其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沿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是面积较大的统一疆域。

  再看东晋的领土则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时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

  后来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但最后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

  3、存活时间东晋长于西晋

  西晋因为晋武帝选择接班人不当,让"低能儿"司马衷当上了皇帝,并大肆实行分封制,从而发生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这样就大大缩短了西晋王朝的寿命,所以它只存活了短暂的51年。

  而东晋,虽然其政治制度等与西晋类似,但它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加上涌现出王导、顾荣、谢安等士族强人掌控朝政。

  他们注意平衡门阀贵族之间,及士族与穷苦百姓之间的关系,并始终以长江为天险,多次北伐,达到巩固南方的目的,所以才让东晋得以生存了比西晋长一倍的时间(104年)。

  总之,我国的东晋与西晋相比较,虽然有不少类似之处,但还是有许多不同特点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与补充。

  为什么叫西晋东晋不叫南晋北晋3

  西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六朝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时代,无论政治、军事,还是文化都没有一丁点的进步,有的只是不断地杀戮和抢关夺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六朝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

  而关于刘裕的功绩令人争议最大的点便是他除了杀害皇帝外,他还屠尽了司马家。

  这也让很多人诟病,但另一方面由于司马家族开创了公开弑君的先河,屠戮了曹氏一族而导致声名狼藉,更兼之其建立的两晋国力孱弱,也让很多人将刘裕的这些屠戮之行归结为“天道轮回,世道报应”。

  曹魏的末日

  汉朝末年,群雄并立,皇权衰微。曹操挟持汉献帝一统北方,占据当时整个汉朝的大半江山。

  其实如果没有曹操,汉朝或许早就灭亡了,于是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权掌天下,成为汉室的实际控制者。

  在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秉承着父亲的遗志继续掌控朝局。与曹操想成为汉室忠臣不同,曹丕在继承世子位后,并不满足于王位,而是在积极地谋取皇位。

  最终,在他的授意之下,群臣上表请求魏王登上帝位,经过经典的“三辞三让”后曹丕如愿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由于曹丕是接受汉献帝的禅位得到的皇位,所以他也能算得上是正统。

image.png  

  而曹丕也在禅位大典上说:“尧舜之事,古今知矣。”

  其实自从春秋以来,弑君自立的人不少,但是都被称之为“乱臣贼子”,他们身上都背负骂名。

  因此禅让制成为一个好用的办法,皇帝禅位给臣子,自然臣子也就不会再有骂名流于后世,但是曹丕没想到,他自己接受汉朝的禅位,四十五年后他的大魏江山也被禅位与司马氏。

  公元265年,司马炎在文武百官和数十万军队的注视下缓缓接过魏元帝手中的玉玺,四十余年的魏国在此刻宣布灭亡。

  当然,司马炎所用的招数依旧是老东家的禅位。在禅位诏中对司马氏的功绩极尽歌颂,对于曹氏的无德无能竭力污蔑,而司马炎能够坐在龙椅之上与曹氏半分关系没有,完全依靠司马家的功德。

  而司马炎对于魏元帝的禅位十分满意,于是在称帝的第一道诏书中就处理好如何安置魏元帝,在《通鉴》中记载“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

  就这样,在中原大地上又一个统一王朝出现了,那就是晋朝。

  其实,朝代更迭,本就是乱世景象,无可置喙。但是曹魏代汉与司马氏代魏的评价在历史上却截然不同。对于曹魏代汉,更多的人有的都是赞扬;但对于司马氏代魏则多是贬低。

  究其原因,既有曹氏代汉中对汉献帝的优待有加,又有对曹氏一族在功绩上的肯定的缘故。

  曹魏时,征乌桓、高句丽,分化鲜卑、匈奴,可以说功勋卓著;反观司马氏所建立的晋朝则更像是一本反面教材。

  司马家族的混乱

  在司马家统一天下后,作为皇帝的司马炎开始为自己的继承人忧愁起来,毕竟按照宗法和大臣的保举,司马炎将自己的傻瓜儿子司马衷硬捧到太子之位上。

  司马衷在继位之后,作为一名痴傻皇帝,朝中大事他丝毫不能处理,完全依靠大臣和皇后贾南风。皇后的乱政让司马家陷入泥潭,进而引发出“八王之乱”;

  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众世家大族、文士清流包括陆机、嵇康、诸葛诞等名流的被杀。

  同时少数民族的铁蹄也踏入中原,建国不足五十年的西晋灭亡,司马睿作为皇室后裔在南方建国,史称“东晋”。

  东晋的建立并不是司马睿多有能力,能够保证司马家政权的延续,而是在南方士族势力的支持下建立的。

  整个东晋都要受到士族的控制,就连皇帝也要忌惮士族的`力量,就这样东晋在风雨漂泊中生存。

  朝内有权臣,国外都异族,晋朝遭遇的风险太多了,一些忠诚志士也渐渐无心无力,刘裕就是如此。

  黄袍加身,屠尽司马家

  刘裕家中贫寒,他的母亲更是在他出生后就因病去世了,他的父亲无力给他请乳母喂养,所以一度要抛弃刘裕,多亏了刘怀敬的母亲伸出援手,这才将刘裕养大。

  刘裕成人后一直孝顺养大自己的继母,但是刘裕却染上了一个不良爱好,那就是赌博,但是他当时是为了补贴家用,可是这在乡里倍受诟病。不

  过刘裕不是普通人,他胸怀大志,能力出众,出身于世家大族的王谧就非常敬重他。

  虽然刘裕得到王谧的敬重,但是依旧我行我素,嗜赌成性,如果刘裕一直如此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代帝王,他的改变源于自己的妻子。

  在刘裕成年之后,由于他的不良嗜好鲜少人愿意与他结亲,只有臧爱亲愿意嫁给他,刘裕不愿妻子与自己一起遭受苦难,于是年近三十的刘裕毅然参军,成为北府军中的一员战士。

  刘裕在北府军中积极冲锋,多次斩将立功,在他有资格统领一支队伍后,更是展现出他惊人的战斗天赋,依靠他的指挥,很快将敌人全部消灭,而刘裕也一路青云直上。

  后来因为桓玄势大,权倾朝野,甚至多次想要废帝自立,作为忠臣的刘裕自然要率兵攻击,将桓玄大败后。

  刘裕率领北府军亲迎皇帝回都,身为大将军,同时也是救驾功臣的刘裕自然大受封赏,俨然又是一个桓玄。

  很快刘裕就在权势的熏染之下渐渐对皇位感兴趣,于是自己的爵位开始越来越高,从宋公,到宋王,享受曹操作为魏王一样的待遇。

  为了能够尽快得到皇位,刘裕并没有选择魏、晋的禅让制,而是在一年之内连杀两位司马家皇帝,在众人无力反对的情况下登基称帝。

  而刘裕在成为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尽司马家,不过坦白讲刘裕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噬杀,更多的是为了朝局。

  刘裕是贫寒人家出身,但是却成为王朝的统治者,那些在朝廷上的官员都是世家大族的成员,刘裕真正的放心将权力交付的只有跟着他一起打拼出来的寒门子弟。

  为了给寒门子弟留有更多的官位,为了能够让“九品中正制”恢复到原本为国为民的状态。

  刘裕只能将所有的司马氏尽数杀死,毕竟是作为前任国家主人,现在国家出现的任何偏差都是由他造成的。

  为了使忠于刘宋的朝内官员继续对新朝忠诚,并且警告他们认真为官,所以刘裕在一气之下大肆追捕司马氏余孽,将司马氏宗族尽数杀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前任皇帝灭族的帝王。

  总结

  刘裕先后灭掉四个国家,杀死六位帝王,其余被害宗室不计其数。

  公允地讲,刘裕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家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稳定,但是其杀戮的手段却又让其后代有样学样,都成为了肆意杀戮的帝王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他对司马家族的做法,有其历史必然,更是寒门、门阀在历史洪流的对抗中必然的结果。

  而司马氏,这个历史恒久的姓氏,这个两晋的国姓,却就这样“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刘裕登基的垫脚石,成为了更多人表彰刘裕的功勋,岂不是应了轮回之语?

【为什么叫西晋东晋不叫南晋北晋】相关文章:

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09-20

谭咏麟为什么叫校长08-14

冬虫夏草为什么叫冬虫夏草04-20

兔年为什么叫癸卯年06-08

郑中基为什么叫太子基09-20

制茶为什么叫炒青08-07

印度为什么叫阿三09-12

东晋是国家吗10-03

俄罗斯为什么叫战斗民族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