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
熊猫的特点和外貌描写1
1、它们全身黑白相间,都有标志性的黑眼圈,黑黑的眼珠滴溜溜地转着,似乎在想些什么。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
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饿了的时候,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抱着竹子吃得多香啊!
2、熊猫是一种活泼可爱的珍贵动物。它有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大大的黑色眼圈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头顶上有着两只黑茸茸的耳朵,四肢黑乎乎的,尾巴大而短小,身体圆圆的、胖乎乎的,样子十分憨态可掬。
大熊猫生活在森林茂盛、箭竹丰富的高山峡谷之中。
3、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4、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5、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熊猫的特点和外貌描写2
大熊猫生性孤僻,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故得雅号“竹林隐士”。仅在春暖花开时节,为了爱,它们才各自打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成婚。
善于爬树
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偶婚配。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幼年大熊猫爬树多为玩耍。
嗜好饮水
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习性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
熊猫的消化功能
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
食性单一
大熊猫食性单一,以吃箭竹为生。偶尔抓到一只竹鼠,它也会显出祖失食肉的本能,大吃一顿。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到了繁殖季节,才“夫妻同居”,随后又各奔东西。雌性熊猫怀孕约5个月,即可产仔,刚生下的幼仔非常小,体重仅有150克左右。
在野外
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大约为4-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
行为特点
(一)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二)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地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三)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
结语
同样,熊猫也是我们的国宝,当他们感受到威胁会立刻窜入难以进入的乱石或树间,当感到威胁没有那么强大时,会用后脚直立做出防卫动作以利用锐利的前爪来攻击敌人
熊猫的特点和外貌描写3
熊猫
哺乳动物,主要由黑白两色组成,体长四尺到五尺(133~166cm),体形像熊;尾短,头、胸、腹、背、臀白色,四肢、两耳、眼圈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中,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平方公里以上,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生活习性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
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会下到山谷,窜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熊猫的特点和外貌描写4
熊猫为什么吃竹子
大熊猫虽然以竹子为食,有时也会食肉“打牙祭”。近期,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大熊猫种群生存状况调查工作,巡护员李水平等人目击一只大熊猫啃食羚牛的骨头并拍下珍贵影像。
“我们发现它时,距离不到50米。这一大片山坡上没有竹林,它能吃啥呢?原来它捧着一根一尺多长的骨头正啃得香。”李水平告诉记者,“它吃了大概10分钟,然后丢下骨头,慢慢走进山坡上的林子里,爬上一棵大树。”
李水平等人还在现场发现好几根动物骨头。第二天早晨,工作人员在附近收集了一份特殊的大熊猫粪便样品。与常见的大熊猫粪便相比,这几团粪便颜色灰白,像梭形的石灰棒。
据悉,这是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第二次拍摄到大熊猫食肉的影像。此前,工作人员在分析大熊猫粪便时,也曾发现部分粪便样品中存在未消化完全的动物残骸和毛发。
北京大学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李晟认为:“在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多个地区,也曾有研究记录到野生大熊猫偶尔会‘打牙祭’,主要是取食动物残骸。这样的行为和动物性食物的补充,对于野生大熊猫来说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据新华社
大熊猫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竹子?
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800万年之久了,最初的始熊猫可是吃肉的,发展到小种大熊猫阶段的时候就改吃素了,而且吃的还是其他食草动物不会碰的竹子。
大熊猫体型庞大、咬合力强,所以战斗力不弱,成年之后,在其野外生存环境中几乎无天敌,也就没有进出出敏捷的速度。
大熊猫进化至今我们看到的样子一共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
(1)始熊猫阶段,时间节点大约是中新世晚期;
(2)小种大熊猫阶段,时间节点大约是更新世早期,即大约200万年前;
(3)巴氏大熊猫阶段,时间节点是更新世中后期;
(4)现代大熊猫阶段,即我们如今见到的样子。
大熊猫开始吃竹子,是在小种大熊猫阶段开始的,小种大熊猫体型大约是现代大熊猫的一半左右,而巴氏大熊猫则比现代大熊猫体型大1/8左右。 综合
大熊猫为什么从食肉者变成食素者?
据秦岭大熊猫专家分析,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地质历史上的气候与栖息地环境变化,大熊猫改变了食性,以竹子为食,但其消化系统结构依然保留着食肉类祖先的特征。
如今的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中营养最丰富、纤维素含量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它对肉类已没有敏感基因,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他熊种。
大熊猫每天要吃多少竹子?
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12到38公斤的食物,一般而言,大熊猫一天要吃14公斤竹子,一只大熊猫的重量差不多是两个成年人,折算成人的话,相当于每天要吃7公斤饭。
大熊猫除了睡觉或短途活动外,一天花费在进食上的时间长达14小时,每天要上40趟卫生间。由于每天吃那么多竹子,又移动不了多远,所以,尽管竹子营养价值不高,大熊猫依然胖胖的。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大熊猫除了竹子还吃什么?
大熊猫从食肉变为食素后,臼齿也变得特别宽大,适于磨碎竹的纤维,大熊猫爱吃冷箭竹、墨竹、水竹,尤其爱吃竹笋。
但有趣的是,大熊猫并没有真正的“忘本”,它们还是能吃肉的,并且消化系统依旧是肉食动物的“标配”。如果大熊猫吃肉,消化系统会将肉分解消化得非常彻底,肉中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都能充分吸收。
所以,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偶然也吃其他小动物,如见到了竹鼠,它就一巴掌将竹鼠打死,然后美餐一顿。 综合
【熊猫的特点和外貌描写】相关文章:
龙鱼的外貌描写07-03
龙鱼的介绍和特点07-01
熊猫体重和体长07-07
藏羚羊的特点和生活特征06-27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寓意是什么05-13
冰种翡翠原石的特点和价值07-06
不孝的子女的特点05-16
茶叶的分类特点05-16
感性男人的特点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