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资料

时间:2023-07-08 05:11:14 动物 我要投稿

  大熊猫的资料,赫赫有名的大熊猫,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大的黑眼圈,厚厚的皮毛,圆圆的扁脸,一副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模样,捕获了一大批“忠爱粉”,在动物园里,仅仅靠卖萌和吃竹子,就赚足了人气,下文就给大家带来大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的资料1

  软萌乖巧的外表,让很多人误以为熊猫非常温顺,然而,平日里靠卖萌为生的“国宝”,本性相当凶猛。

  看似人畜无害的大熊猫,实则也是猛兽。在古代,人们将大熊猫的凶猛程度与老虎并列,还将其称为“食铁兽”。那么,凶悍无比的大熊猫,是怎么变成了珍稀濒危动物,成为我国的“国宝”?让我们来看看大熊猫的前世与今生。

  大熊猫的进化历程

  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近千万年,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早在800万年前的中新世纪晚期,地球上就已经有大熊猫的踪迹,它的祖先被称为“始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主要靠捕杀其它动物为生。

  数字复原的始熊猫

  300万年前,冰河世纪到来,全球气候变化波及到了祖先始熊猫的生存,导致始熊猫灭绝。始熊猫演化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分布在欧洲的郊熊猫(已灭绝),一个是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小种大熊猫。

  小种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气候后,栖息地也不断扩大,其灭绝后巴氏熊猫接上,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华北等部分地区,甚至还延伸到了越南、缅甸、泰国的'部分地区,并在我国华南地区渐渐演化成了典型的亚热带大熊猫。

image.png  

  当时与大熊猫一起生活的有剑齿虎、剑齿象等大型物种,第四纪冰期到来,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剑齿虎、剑齿象全部灭绝,大熊猫存活了下来,并与人类走到至今。

  大熊猫前世--食肉目的猛兽

  别以为大熊猫看起来温驯善良,就不把它当猛兽,大熊猫是“熊”,不是“猫”,与赫赫有名的北极熊、棕熊是“亲戚”关系。

  科学家通过研究熊猫化石发现,大熊猫家族是食肉目动物,祖先是杂食者,能与剑齿虎、剑齿象等大型食肉动物生活在同一时期,可想而知大熊猫有多凶猛。

  大熊猫拥有尖锐的牙齿和十分强大的臼齿,牙齿咬合力十分可怕,在食肉目动物中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别是北极熊、老虎、棕熊、狮子。

  食肉目动物咬合力排名

  在许多古代资料中,人们都将大熊猫称为“食铁兽”。

  《神异经》中如此描述: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钢,名曰"啮铁"。

  《山海经》中也提到: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纪》中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嚼食铜铁,当属猛兽无疑。

  其实,古人之所以会认为大熊猫是“食铁兽”,是因为进入冬天后山区食物匮乏,大熊猫到村庄附近觅食时,啃咬村民的农具(斧头、刀等)或炊具(铁锅铜盆等),“食铁兽”这一名字就这样流传开来。

  不过人们发现“食铁兽”一名也并非子虚乌有,1981年8月,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一只7岁的雌性大熊猫莉莉,竟然将装食物的铁盆子咬成一块块吞到肚子里去了。

image.png  

  一岁大熊猫幼崽的奶盆

  这是现代熊猫宝宝的奶盆,都快被舔得不成样子了......

  大熊猫除了咬合力惊人,攻击力也毫不逊色,主要靠锋利的熊爪子左右开弓,就连狮子、老虎都不敢轻易招惹它,一个大巴掌打死一头水牛就跟人类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大熊猫的爪子

  一只成年的野生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在领地内拥有绝对霸主地位,黑熊、狼、金钱豹等凶猛动物都不敢与其正面交锋,被大熊猫的熊掌一呼,即使命保住,也会落下个“重伤”的下场。

  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是大熊猫强大的“武器”,若实力不敌对手,大熊猫还有一招“杀手锏”保命--爬树。

  爬树是大熊猫的生存本能之一。一旦有生命危险,就会嗖嗖嗖爬到二十多米高的树上,爬树本领虽然不及猴子,但躲避天敌根本不成问题!

  大熊猫今生--中国“国宝”

  大熊猫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特有物种,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中,且善于躲避,古人对它的了解并不多,甚至并不看重这个胖乎乎的家伙。

  19世纪70年代左右,西方探险者得知中国四川地区有一种珍稀的“新物种”,便来到中国开展捕猎行为,并陆续将带出国,“熊猫热”席卷全球。

  西方探险者的捕猎行为引发国人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限制了外国人的捕猎活动。此时的大熊猫在国外相当受欢迎,中国政府出面保护起来后,在国内的地位也一涨再涨。

image.png  

  直到1988年,大熊猫正式成为我国的“国宝”,并被列为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大熊猫自身再怎么强大,也抵不过人类现代武器的捕杀,再加上自然栖息地被不断破坏,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渐渐变成了濒危物种。

  不可否认,虽然大熊猫种群面临濒危也有其自身繁殖能力低的原因(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幼崽存活率难等),但是活了几百万年熊猫都没有被自然淘汰,如今数量锐减和人类的所作所为脱不了干系。

  前面我们提到大熊猫是食肉目的猛兽,如今饮食习性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谱中99%是竹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熊猫变得不爱吃肉了呢?

  科学家通过对小种大熊猫的牙齿构造研究得出,在小种大熊猫时期,熊猫家族就演化成了杂食动物,吃竹子的习性从那时就已经养成。

  现在大熊猫以吃竹子为生,不过在消化系统上还依旧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征,平日里也不是完全吃素,偶尔也会吃荤。

  由于竹类不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营养又低,大熊猫每天要花将近14个小时“啃竹子”,别看“国宝”皮糙肉厚、胖嘟嘟,其实人家身体内脂肪含量很低。

  至于为何大熊猫变得只爱吃竹子,生物学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多种假说,比较有说服力的是以下两种:

  一、有科学家认为是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味觉基因发生突变,丢失了名为T1R1的基因,从此食肉无味;

  二、也有科学家认为是因为大熊猫体内多巴胺代谢能力不足,而竹子含有某种物质能够弥补这一缺陷。

  人类驯养的大熊猫,野性和攻击性大大降低,每天除了吃竹子,就是爬树、睡觉,而在野外生存的大熊猫,还是相当凶猛的,毕竟要为每天的生活奔波劳碌。

  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总共有1864只,圈种群养数量突破达600只。

  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保护栖息地之后,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加,不过种群现状依旧不是很乐观,野化放归之路任重道远。

  大熊猫的资料2

  熊猫

  哺乳动物,主要由黑白两色组成,体长四尺到五尺(133~166cm),体形像熊;尾短,头、胸、腹、背、臀白色,四肢、两耳、眼圈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中,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平方公里以上,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生活习性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

  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会下到山谷,窜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大熊猫的资料3

  熊猫的主食是什么 

  据外媒报道,虽然大熊猫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但其咀嚼系统的功能与其他食草动物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大熊猫的饮食偏好对其牙齿和颌骨的进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牙科研究所和图尔库大学生物多样性部门的研究人员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一起,首次解开了大熊猫特殊的口颌系统功能之谜。

  大熊猫的食性对研究人员来说仍是一个谜。虽然大熊猫属于食肉目,但它们的`食物基本上以竹子为主。与食用竹子有关,大熊猫有一个特殊的特点,即用高度适应的前臼齿剥去所有竹笋的绿色外皮,其中富含研磨剂和有毒化合物。

  食草动物通常进化成有脊状的臼齿,帮助它们研磨植物材料,下颚能够侧向移动,这对研磨食物至关重要。尽管对大熊猫的牙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直到现在,研究人员还没有注意到为什么它们上颌的大犬齿不能阻止下颌的侧向运动,这对于食草动物--也包括人类来说是很典型的。这方面的关键是颞下颌关节和前臼齿的进化。

  研究小组利用现代三维扫描方法,研究了大熊猫下颌的运动和牙齿的结构,并找到了困惑研究人员一个多世纪的问题的答案:大熊猫为什么能够以竹子为食。解决方案是,熊猫的颞下颌关节已经进化得与棕熊和北极熊等不同。除了让人联想到铰链的开合运动外,该关节还允许下巴向侧面移动,这是剥开竹子所需要的。有趣的是,这种运动并没有被雄性大熊猫战斗时需要的大犬齿所阻止。

image.png  

  牙科研究所的PekkaVallittu教授解释说:“确保充足营养的必要性帮助了颞下颌关节和牙齿形状的进化,使其能够有效地剥开竹子,而不会使前臼齿暴露在竹子饮食的磨损或其他破坏性影响下。”

  研究表明,大熊猫咀嚼系统的进化使它们成为在更新世早期唯一能够以竹子形式获得无尽营养的大型哺乳动物。

  牙科研究所的JuhaVarrela教授说:“大熊猫用于剥竹子的前臼齿在熊科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可以去除竹子的有毒绿皮,其中还包括会磨损它们牙齿的矿物晶体。”研究大熊猫的咀嚼系统如何运作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咬合及其特点。

【大熊猫的资料】相关文章:

金字塔木乃伊资料06-09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07-07

金字塔的资料简介06-08

竹鼠养殖技术资料07-05

埃及金字塔的资料简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