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动物学、历史和人类学这些学科和我们本身有更密切的关系。比如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当我阐述狮子或鼹鼠的时候,我体验到什么?还有,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不正是在讲述人性吗?我们会发自内心地问:这个或那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蛋?低年级的历史课程,重点自然不在客观性,而是讲述活生生的历史事件的图像。我们可以经验到无论如何和这种教材的关系多在心魂部分(比起行动)。特别清楚的是关于人类学科目。
斯坦纳提到这一类学科时,他说它们影响星芒体和自我体。这是什么意思呢?观察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魂生活完全随着生活中触动到他内心的刺激发生共鸣。当然也包括所有在学校发生的一切。然后渐渐地才找到一条道路让自己自愿献身于工作和学习。孩子必须先清醒过来,才能自动地学习某种学科。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看得见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的结论是心魂(星芒体)和自我体在孩子的身上还没有到达成熟的境地,足以带领他做到独立自主地学习。这也是为什么上这些学科(比如:动物学、历史和人类学)的适当时机和学生的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二个理由正如斯坦纳简单的几句话得以阐述的:“人类在睡眠中会把这些学科从物质体和以太体中带出来,进而带入灵性世界。”也就说,在睡眠中它们不会继续被以太体学习。相反,甚至在睡眠中被忘记,它们会变得不完美,变得很“苍白”。(斯坦纳:现代精神生活和教育,1923年8月13/14日演讲)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在情感上)感受到的,通过这些学科在孩子身上会发生一种相对的影响。现在很清楚的是,在进行这些科目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尝试着和以太体建立一种关系。那只有通过一种方法:老师必须讲述得非常图像化。简单地说就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无论讲述一个历史故事还是描绘一种植物,或者借助骷髅介绍动物人体等,我们都要把教材内容尽力说得很生动活泼和清晰明了。
第二个步骤则是如同加上一个附录一样,不需图像了,把关于描述过的事物再加一些附注说明。我们不谈事物本身,而是作些说明。第一工作步骤目标在于以太体,第二个工作步骤目标在于心魂。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主题放下,不再谈论(让它们休息几天)。斯坦纳说以这样的工作步骤的话,第一天晚上介绍过的教材内容将会像一个“复印图像”烙印在以太体中。第二天早上我们接着,以适合他们的年龄的方式和语言,和孩子讨论前一天介绍过的。我们就可以发现物质体以太体和(心魂和灵性的)星芒体之间的联结自然产生。
对于新进的老师来说,可能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有点不自然,看起来好像与教学的即兴反应矛盾。不过你们可以安心地尝试看看,你将会发现这样的方式有实际效果,课程会进行得比较顺畅。你会注意到,当你继续反复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当它变成你的本能反应的时候,也是走向正确的教学之时刻。这样的工作步骤也被称为“三步骤”(Dreischritt)。(斯坦纳,人类认知和课程设计,第三讲)
【动物学、历史和人类学】相关文章:
旗袍的由来和历史08-13
草莓的历史和传说07-26
草莓的历史起源和发展07-26
草莓的历史起源和来源07-26
动物学校放学啦的故事08-10
动物学校放寒假故事08-10
草莓的原产地和历史07-26
动物学校放寒假的胎教故事08-10
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真实历史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