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的事迹材料

时间:2024-12-28 16:59:26 婚姻 我要投稿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媳妇的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5篇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

  xx,xx岁,陈村乡陈一村人

  丹玉先永远不会忘记1995年,公公突发脑血栓,生活丧失自理能力,丈夫是小学教师,伺候公公的重担突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那时,她带着两个刚3、4岁的孩子,但丹玉先总是准时给老人做好饭,按时喂好药。她侍奉公公,从没叫过苦和累,直到公公去世。后来,婆婆又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她在病榻前更是寸步不离。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丹玉先让老人和自己同住。20xx年,婆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重担再次落在了丹玉先一个人身上,给老人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等成了家常便饭。如今三年过去了,她从无怨言,她每天都会让老人看到一张充满爱意的笑脸。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2

  20xx年,22岁的xxx带着女孩的纯真从千里之外的湖北走进这个家庭,十多年来,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努力尽好媳妇、妻子和母亲的职责,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结婚第三年,在幸福小家还沉浸在喜得爱女的喜悦之中时,婆婆突然被确诊为癌症。为了方便照顾婆婆,她辞掉深圳的工作,回家照顾患病的婆婆,咨询医务人员,学习护理知识,照顾生活起居,为婆婆擦洗身体、梳头理发、捏肩捶背,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和婆婆一起与癌症抗争了七年。天有不测风云,婆婆刚去世,公公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颈骨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她毅然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公公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得到好转,时常感动地说:“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媳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3

  她是一个一般的农村妇女,勤劳、仁慈、正直、孝敬,她生活在闭塞的大山,她过得普一般通,然而她的孝心无时不感动着公爹,她的孝行无处不为村里人所赞仰。

  大孝无声 大爱平凡

  她叫xxxx,今年47岁,住xxxx镇邢窑村康家庄组。丈夫康标49岁,农忙在家干活,平时外出务工;女儿结婚成家,小儿子初中毕业在外地学习厨师。现在,家里10余亩耕地、一头牛全靠她和72岁的公爹搭理照看。

  公爹心中好儿媳

  5月28日,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xxxx的家中,看到一个精神矍铄,拾掇的精明利索的老人,正在屋里吃着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蒸红薯。xxxx正在忙着做饭,我们就和老人随意聊聊。 通过聊天,明白老人叫康泉,是xxxx的公爹,今年72岁,老伴三年前去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xxxx是他的大儿媳妇,女儿在郑州打工,二儿子在汝州工作。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他,就不断在家跟随老大一家生活。

  当和老人谈及他的生活、谈起本人对儿媳妇的看法时,老人满脸兴奋,幸福的表情难以拟制,滔滔不绝地说:“现在生活比往常好多了,尽管咱不是特别有钱,但我觉得本人过得特别幸福。就我明白的好多公公婆子想吃儿媳妇家的一顿饭,还的看人家半天脸色。要说起我这个儿媳妇,我觉得人家对我确实不赖,每天都是饭做好给我端到桌上,隔三差五就给我洗衣服、改善生活,我们尽管隔着代,但是却从没红过脸吵过嘴,你们能够打听下,我觉得像我这个儿媳妇对待公公没有几个。”

  伺候婆婆无微不至

  婆婆在世时,由于不断身体不好,患有多种疾病,就没断过药。早先还能本人做饭、洗衣时,逢年过节活着偶然改善生活,xxxx就会主动给公公婆婆送去;有时看婆婆洗衣困难,本人就会主动协助。后来,病情严峻,不能洗衣做饭了,xxxx就主动断了公公婆婆的灶火,让老两口跟着他们一家吃。尤其是,婆婆因高血压造成偏瘫后,端饭洗衣自不必说,婆婆天天都要输液,为了让婆婆在家输液躺着温馨点,每天她都把医生请到家里,给婆婆扎上针后,她就守着婆婆,给婆婆说点村里村外的事,伺候着换药、给婆婆拔针、帮婆婆大小便??日复一日,她不嫌脏、不嫌烦,直到婆婆去世。“俺这儿媳妇对她婆婆就像是闺女伺候她妈一样,有时怕她嫌脏,我本人去洗,都被她抢走了。平时她话少,但是她那颗孝心一点不少,我认为她伺候婆婆比我那闺女还多??”提起儿媳妇xxxx伺候婆婆,不善言辞的康泉老汉一下子打开了话语的闸门。

  照顾公爹实心实意

  公爹年龄大身体又不好,平时闲不住的他还要上地干活,为了照顾好公爹,她坚持每天早上给公爹打两个鸡蛋,本人没有养鸡,就在村里买,家里不断保持有鸡蛋。平日里做好饭亲身端给公爹,隔三差五炸油条、烙油馍、蒸卤面、包饺子变着把戏做饭,让公爹吃的顺心。丈夫从外面回来捎点好吃的.,她总是先让公爹吃,然后才给小孩吃。看到公爹衣服、床单脏了,就主动收过来洗,看见衣服、鞋子破了,就及时给公爹买回来。她对待公忧,咱这破家有啥好看的。”在xxxx的劝说下,婆婆容许去医院看病。他们夫妇两,拉着婆婆,顶着吼叫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用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婆婆送到镇卫生院。通过诊治,凌晨时分婆婆病情稳定,xxxx就让丈夫回家,本人留在医院照顾婆婆。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婆婆喊

  xxxx说本人有点饿想吃东西。xxxx帮婆婆掖好被子,就出去预备给婆婆买东西吃。由因此冬天,六点多天还不明,xxxx跑了一条街也没一家饭店、商店开门。后来她敲开卫生院食堂的门,给婆婆买了个馒头,拿到病房,用热开水泡泡喂着婆婆吃了。婆婆吃后,内心不虚了,慢慢地睡着了。xxxx这回没事了,两眼也止不住的打架,这才感遭到一夜没合眼的困乏。 事后,兄弟和弟媳抱怨她说:“嫂子,你咋不给我们打呀,我们去了多少也能替替你”。“你们住在城里,离村里那么远,深更半夜的,说了怕你们担忧焦急,也怕不平安,我和你哥能照顾过来就不给你两添苦恼了”xxxx如此对弟媳说。听着嫂子的话,兄弟和弟媳眼角不自觉地潮湿了。

  500元给婆婆换假牙 孝心感动诊所牙医

  20xx年春节过后,婆婆说本人觉得(假)牙有点不得劲,xxxx就和丈夫商量找个平和天给婆婆拾掇(假)牙。阳春三月,春风送暖,那天太阳上来后,照的人身上暖烘烘的,xxxx就和丈夫一起用架子车拉着婆婆到镇里修牙。在镇南头一个牙科诊所里,修牙的小小姐一看是给一位90多岁老人修牙时,怕有风险,就回绝了。老两口就拉着老娘跑到街北头,在街北头的牙科诊所里,医生说有300多的、还有500多的,征询他们要啥价钱的,xxxx就和婆婆商量说:“要换就换个好的,本人带着也温馨,吃东西也方便,就用贵的吧”婆婆同意后,医生给婆婆按装上了500多元的假牙,婆婆换后觉得特别满意,老两口看着老娘欢乐,本人也觉得舒心。 “真没想到你是她儿媳妇,我还以为是她闺女呢。前几天一个70多的来我这修牙,他小孩和媳妇让我用300多的骗老人说是500多的好牙。你们两口真少见,干脆我少收点,把零头减掉,收你们500吧”诊所医生明白真情后,仰慕地对xxxx夫妇说。

  xxxx豁达谦让的胸怀、真心实意照顾婆婆的境地不仅得到了兄弟姐姐的尊重,更是遭到了村、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被镇里评为首届“好媳妇”。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4

尊敬的各位领导、登电集团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我叫任xxx,现年53岁,家住登封市唐庄乡冯沟村,丈夫冯建中是登电集团供电公司一名员工,今天我有幸被评为”登电好媳妇“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姐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但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任教于唐庄乡第四小学,和建中结婚三十年来,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兄弟姐妹相处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因此家庭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唐庄乡”五好家庭“,多次被评为唐庄乡”孝敬老人的好媳妇“.我个人因爱岗敬业,也多次被评为”市、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级劳模“等荣誉称号。不论在家庭、在学校,我坚持我的做人原则”将心比心,用真心、爱心对待家庭成员,对待我的学生“.我认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一切,上级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在这里我再次表示感谢。

  一、柔弱的身躯挑起了家庭重担。

  我刚嫁给建中时,建中在部队服兵役结婚没几天建中就回部队了,一天放学回家,我看到家里正在剥蜀黍的婆婆穿了一件上衣,这件上衣我终生难忘,也不知穿了多少年,背上的全是手缝补过得痕迹,都已经看不出原来布料的颜色了,我没想到建中家这么穷,我当时就拿出结婚时别人给我添的一块布料,对婆婆说,妈,去做件衣服吧,以后你的衣服我包了,有我穿的就有你穿的,三十年了,婆婆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我给她添置的。建中在部队,那时我不但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幼小的儿女,还要教学种地,家庭的重担便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当时年轻的我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要工作,要吃饭,还要照顾好家里,晚上躺在被窝里不知哭过多少回,但哭过之后仔细想想还得生活,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他们,只有打起精神。我是个要强的人,干什么事都不甘落后,样样事情都想做到最好,为了家庭和工作两不误,我每天四点多就起床,先给公婆打好荷包蛋,放在桌上,赶早到地里干会儿农活,回来后开始做一家人的早饭,有时为了把地里的农活干完,回家晚,顾不上吃饭,就到学校去上课,在学校忙完教学,回家里忙家务,天天像个陀螺,不停地转呀转呀,一到晚上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公公婆婆都患有高血压,公公还有冠心病,照顾老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有天晚上,公公突发急病住院,当时在老人身边只有我一个人,我陪老人坐120去了医院,当时已经半夜时分,医生给公公简单检查后,说是急性肠炎先输上水控制住病情,等天明再做透视等检查,可是在唐庄乡医院,半夜找不到一个输液架,我就手举输液瓶,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一直坚持到天明,我靠墙整整站了五个小时,等到公公三瓶水输完,看着他安稳地睡着了,我才松了一口气,这是才发觉我的两个胳膊不停地发抖,又酸又困,两只手也不会拿东西,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心里也想,何苦呢,自己累成这样,天明再来不也一样?可是我听不得老人难受的呻吟声,他的一声声呻吟就像刀子剜我的心,每天看到老人安安稳稳吃饱睡好,我才能吃下饭睡着觉,我觉得咱们是普通人,也没有大的作为,照顾好家,照顾好老人,不给建中增加负担,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责任。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婆婆看到我忙前忙后也常常关心我”你也要照顾好身体,别因为我们把自己给累坏了“我都会安慰她”没事,我年轻,你们把身体养好我就高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重担有时真的是把我压的喘不过气来,家务活多干点没关系,最难过的是结婚前几年,没钱给老人看病,建中服兵役工资不多,孩子小奶水不足还要贴补奶粉,我的工资也不多,最怕最怕老人生病,可是屋漏偏遇连阴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我婆婆出去散步从门口的台阶上掉了下去,头上磕了好几个窟窿,腿上还有三处骨折,当时我正在学校上课,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往家跑,乡亲们帮忙把婆婆送到唐庄乡卫生院,我把家里仅有的五十元钱给婆婆交了住院费,我当时一月工资三十多块钱,其中还有二十是问同学校的老师借的,到医院医生就赶紧处理包扎,一直到天快黑了,婆婆在医院才安排妥当,我找亲戚帮忙照顾婆婆,家里小孩子邻居还照看着,还得回家去,可是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连当时两毛钱的车费我也拿不出来,我抱着三岁的大女儿,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走到家,到家时,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我老累呀,有时候想想我咋这么傻,嫁到这样一个家庭,吃这麽多苦,娘家的日子虽然不富裕,可是也没有艰难到这种地步,身心俱疲的我哭过,妥协过,也抱怨过,可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在我嫁过来之前我的父亲交代我的一番话:”到婆家后,对待公婆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不允许咱家的孩子里有不孝顺老人的人“.就是这句话时刻在宽勉着我,鼓励着我,让我没有累倒,让我一点一点把生活重担扛起来,只有把老人照顾好了,家庭和睦了,丈夫才能安心工作。

  二、孝敬公婆体贴入微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十年来,我用实际行动兑现现了我的诺言,用真诚的爱心赢得了公婆的信任,记得春季的一个下午,我刚放学,公公突发脑溢血,我赶紧找车,当时孩子还小,我把公公送到医院,晚上开始输液、输氧,整整一个晚上我抱着孩子守在床前,瞌睡了就站起来,整整一夜我没有合上一眼,第二天早上家里来人之后,我才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上班,公公出院后,落下了后遗症,行动不便,我就每顿都做可口的饭菜,细心照料、精心伺候,两年的时间从不感到厌烦,公公去世,我怕80多岁的婆婆寂寞,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与婆婆谈心,讲村里村外的新鲜事,逗婆婆开心,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婆婆有眼疾,看东西模糊,为了减少磕碰,我每天都把饭菜盛好端给婆婆,一日三餐,数十年如一日,这已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镜子,我所做的一切我的两个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孩子们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从来没忘记给奶奶带好吃的好喝的,回家帮奶奶洗头、洗澡、洗衣,养成了敬老爱老的好习惯,我的`心里很是欣慰。婆婆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刚入秋,我早早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褥子给老人铺上。婆婆做白内障手术时,我每天晚上到医院伺候老人,帮婆婆洗洗擦擦,同室的病友问我是老人的女儿?婆婆一脸幸福的说,这是我的好儿媳,比我亲闺女还亲的媳妇。就在前几天,婆婆因为气管发炎又住了医院,我下课去看她,婆婆不好意思地说,春香,我拉裤子上了。我赶紧帮她把裤子脱掉,看到裤兜里都成大便了,我端来热水给她一点一点擦掉洗干净,又给她换上干净的内衣裤子,让婆婆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我又端起弄脏的衣裤去洗干净。这样微乎其微的生活小事每天都有,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我都是精心照料,如今婆婆九十多岁了,(w w w . f w s i r . c o m)身体依然硬朗,精神舒畅,街坊邻居都夸她有福气,婆婆说”这都是托我二儿媳的福啊“我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给老人贴心的照顾,让他们舒心。从几十年相处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老人们对儿女的要求并不高,但必须要有真心爱心。

  三、明事理,重亲情,乡邻和睦。

  有人说,孝敬公婆是儿女的义务和责任,是的,对公婆我是如此,对待亲朋亦是如此,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关怀他们,使得他们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我婆家姑姑无儿无女,收养了一个儿子,可是却没有结婚,家庭生活困难,她穿的衣服大都是我做的或买的,隔三差五的都去看望他们,买一些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和她喜欢吃的东西。姑姑逢人便说:”我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对待乡邻,我总是将心比心,用真心换真心。人们常说”远亲比不上近邻“,我是个热心人,乡邻家里有大小事我都是第一个到,如有困难的,我也第一个伸出援手,因此大事小事他们都愿意同我交流,愿找我帮忙,三十多年来与邻里没有红过一次脸。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没有一点矛盾是不可能的,但遇事要平心静气,多想想别人,将心比心。婆媳之间,人与人之间,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关怀和宽容,家庭会更和睦,更幸福。

  做一个好儿媳,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了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了内涵。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5

尊敬的各位领导、登电集团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我叫吴xx,是咱们登电集团热电公司冯金良的妻子,我和在座的所有人一样,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不算贫寒,夫妻也非常恩爱,今天我想向大家讲述一下我们家庭的特殊经历,就是想说,只有残缺的爱,没有残缺的家庭,只要有爱存在,我们的家庭就是永远的港湾,因为,爱就是一束光,只有照亮别人才能温暖自己。

  1986年,我和丈夫冯金良结婚,那一年,我刚满23岁,也是从结婚的那一刻起,我就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角色转换,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儿变成了肩负责任的媳妇。在婚后的20多年里,我为这个家庭无怨无悔地奉献着我的青春和我全部的爱,也正是因为心中有着满满的爱,所以再多的付出和辛劳,我都感觉值得。

  我的婆婆去世的早,我的公公就和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老人身体很好,老公工作顺利,一家人过得幸福安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5月,公公因一次意外摔伤导致半身不遂,老公每天都要上班,因此照顾公公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我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我每天给公公按摩,遇到天气晴朗时,就把公公推到院里晒晒太阳,让他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和村里的老人聊聊天,排除一下老人孤单、寂寞的心情。

  因公公年龄偏大,病情也不太稳定,几乎所有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我每天都要给他喂水喂饭、擦屎擦尿、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作为儿媳妇,我总是主动承担起为他洗澡、理发、捶背,剪指甲的责任,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好意思让我来伺候他的隐私生活,说实话,从我内心来说,我也挣扎过、犹豫过,害怕村里人会流言蜚语,说三道四,但是,当看到公公因大小便失禁,那不安的眼神和无助的表情后,我认为我这个儿媳当得太不不称职了。他是我公公,也就是我的爸爸,为何我要有这么多的顾虑呢,所以,在我说服自己的同时,我也对公公说:”爸,从我嫁进冯家的那天起,我就是您的女儿,这么多年来,您也一直关照着我,如今,您病了,我伺候您是应该的,我只是在尽我的本分,再说了,金良天天上班也很辛苦,我们不能让他上班的时候再想着家里的一堆事,您说是吧?“公公听了我的话流着泪说:”春英呀,这个家多亏有了你呀,我生病了,很不幸,可我也是幸运的,因为能有你这么一个深明大义、精心伺候我的儿媳妇。“

  公公生病以来,他的生活起居都是我一人打理,有时丈夫回家刚好赶上父亲失禁把床上弄的一塌糊涂后,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在他发愣的时候,我就已经把公公翻到干净的地方,麻利的收拾停当,并对仍愣在一旁的丈夫说:”你把爸抱到凳子上,我把床上收拾下!“在我的细心照料下,公公在生病的两年多里,身上没有长一块褥疮,情绪状态也很好,没有其他老年人生病时的焦虑和烦躁。

  11月,公公由于年岁已高,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衰减,在家里安详的老去了,在他出殡的那天,我长跪不起,哭成了泪人,村里的'人都说,就是亲闺女也做不到这点啊,老冯没有遭什么罪,多亏有了这个孝顺的儿媳。

  送走了公公,原以为,我们的家庭会平静下来,可是,祸不单行,灾难再次降临到我们这个小家庭中,给我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是一个到死我都会不忘记的日子,7月20日,儿子冯晓博骑摩托车在回家的路上与一辆出租车相撞,导致头部大面积撞伤并引发大面积出血,在经过市人民医院七天七夜的奋力抢救后,最终也没能挽回儿子年轻的生命。

  7月27日10点左右,医院的专家告诉我和丈夫孩子无生还希望时,我哭的昏死了过去,等我醒来时,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在我还不能接受失去孩子的噩耗时,丈夫却对我说想要捐献孩子的器官,我当时就惊呆了,丈夫这不可思议的想法立刻引起我强烈的反对,孩子这么小就和我们阴阳两隔,他还让孩子在死后遭受这份罪,我坚决不同意,在和丈夫的争执中,我再次的昏死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当我慢慢醒来时,看到丈夫伤痛的眼神,感受到他紧握着我的手,在剧烈的颤抖时,我冷静了下来,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孩子走了,他又何尝不痛苦呢?我为啥不听听他的理由呢?我强忍着悲痛的心情听了他的想法。

  丈夫说:在你哭昏过去的时候,医生说,我们的孩子虽然没有了生命体征,不能再救活,但是儿子的其他器官都很完好,如果,能把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就能救助更多的家庭。我不想让其他的家庭再承受和我们一样的丧子之痛,所以,我才有了捐献器官的想法。

  听了丈夫的话,让我想到了我们村里的一个男孩,他比我家孩子大一岁,因白血病没有找到合适的骨髓捐赠者而失去生命,想到这里,我也理解了丈夫的初衷,就对丈夫说:咱们的孩子活了二十多年,一直也没给这个社会做过什么贡献,如今,儿子走了,如果这时他能为社会做些好事,也算是他来生的福报吧,我想开了,让医生看着办吧,只要是儿子身上有用的器官,我都同意捐献。只是我不希望这些事情太过于张扬,我怕有些人会以为我们为名图利。

  7月27日14点11分,医生宣告晓博死亡。15时30分,儿子遗体中的两只眼角膜、两只肾、肝被成功做手术摘出,被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带走,并于当天晚上分别移植给需要的患者。看着孩子的器官被医生带走的那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了,和丈夫一起瘫在床头上大声嚎哭起来。当得知儿子器官的捐赠至少让两双眼睛重获光明、三个人得到新生时,我和丈夫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因为我们知道,儿子用他特有的方式活下来了。

  可是,儿子遗体捐赠这件事最终还是被村子里的一些人知道了,并且传出了许多的传言,有人说,我们把儿子的器官买了125万元钱,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整个人都瘫成了一堆,我恨,恨老天的不公,儿子小小的年纪就把他从我们身边带走,我恨,恨周围人的不理解,本是为了救助更多不幸的家庭,却把自己推到风头浪尖,让大家以为我们为了名和利而出卖孩子的器官,那段时间,我常常在家哭了这场哭那场,不愿出门和大家照面,直到省红十字协会、市委领导、登电集团各位领导多次来我家慰问后,那些凭空而出的谣言才慢慢的消失。

  如今,我和丈夫都在努力从沉痛的阴影中走出,有时我们会受邀参加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器官捐献的道德力量。

  在演讲的开始,我给大家说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你们听了我讲这么多,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你真的幸福吗?我想说的是,你看我作为一个儿媳妇,虽然没有福分照顾婆婆,但是,公公的最后岁月,是在我的悉心照顾中度过的,儿媳妇这个角色我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良心!我的儿子走了,我的儿子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在我眼里,他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作为一个母亲,能让自己的儿子获得永生,我也问心无愧!作为妻子,我和金良恩恩爱爱,我们要好好活着,用我们的讲述,让爱的接力永不停歇,让我们的爱能够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爱是一束光,照亮他人,温暖自己!谢谢大家!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6

  xx,57岁,家住慕仪村二组。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婆婆今年以92岁,她有气管炎、风湿病,一到冬季病情就加重,尤其近几年以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长期照顾,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端饭、烧炕、买药、大小便的事都是她亲力亲为,从不让别人操心。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是一位在村民中有良好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7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在XXX镇却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一家五口居住在XXX社区8委13组50平米的小房。家中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均为残疾人,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儿子XXX和儿媳XXX这对年轻的夫妻身上,他们虽无感天动地之举,却于天长日久中感受真情,面对生活上重重困难,他们孝敬老人,相互扶持,彼此关爱,度过生活中的难关。

  01孝在关爱中彰显博大

  20xx年8月14日,XXX的父亲XXX被1万多伏的高压电击伤,造成二度重度烧伤,在延边医院抢救、住院时间长达1年多才保住了性命,不但左胳膊被截肢而且还留下了电击伤严重的后遗症。那时年仅23岁家乡是湖南省的XXX在得知董父因伤住院的`情况下,她不远万里一个人远离自己的父母来到了XXX镇,她不但没有因为XXX家庭有了不幸而嫌弃他,而且还在不是董家儿媳妇的前提下,在董父住院期间像女儿一样端茶递水,忙前忙后,她懂事、孝顺为的就是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树立康复坚定的信心。

  02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

  20xx年也是XXX结婚的第三年,她的婆婆突发脑出血,家人东挪西借凑足了医药费抢救老人,为了更好的照顾住院的婆婆,XXX日夜守护在病房,终于在四个月后婆婆有了知觉,但却留下了后遗症瘫痪在床,出院后XXX毅然担起照顾婆婆和公公日常起居的重任,从不抱怨。20xx年4月份,婆婆被查出乳腺癌二期,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婆婆心里明白自己的病情恶化了儿媳的负担更重了,总是唠叨:“活着干啥啊?”为了不让婆婆自责,XXX总是开导婆婆说:“妈,谁也不想自己生病,家有一宝不如有您好,您好好养身体,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03孝在颂扬中流传沉淀

  百善孝为先,7年来,她对公婆不离不弃,孝敬公婆,敬重公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居民,提起她,邻居们都会竖起拇指,给她点赞,她的事迹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XXX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8

  今年36岁的xx,是陇县东城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社区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

  今年84岁高龄的公公原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卧床在家。为看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一向很困难,15年前未嫌弃赵家父子家境贫寒的她,嫁给了丈夫赵江海,嫁到赵家公公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蔼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自我的.一片真情投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照顾着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在1995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前列腺病,xx和丈夫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疗,但效果都不太好,应对病情,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xxx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说你必须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公公疾病的期望,四外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着公公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辞掉了自我心爱的工作,在家照顾。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xx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经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公公的亲属都说:多亏了xx的细心照顾,王亚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公公是我份内的事,公公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公公xx回答说:公公早年丧妻,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xx。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9

  xxx,36岁,xxx镇第四村三组。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长辈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多年来,她没有同婆婆妯娌之间从未“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平时,丈夫和弟弟弟媳他们都在外打工,婆婆随弟媳他们到宝鸡帮助照看孩子,公公在家打临工,她在家一边照管她的两个孩子,一边作家务。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把家里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公公操心。邻里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0

  我叫XXX,一个普通农村妇女,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二十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五口之家,有朴实的公公,有勤劳的丈夫,有聪明听话的一双儿女。二十多年来,生活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爱孩子,邻里和睦;工作中,热情奉献,爱岗敬业。我们在平凡中坚守,用点点滴滴诠释家与爱的真谛。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我结婚的第三年,我的婆婆患脑出血瘫痪在床。出院后我就义不容辞的担起了照顾婆婆的义务,侍候瘫痪婆婆,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别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喂饭、洗脸,洗澡、穿衣这些都是每日必须要做的。老人吞咽困难每餐要特意熬粥;随着病情加重,老人对稀饭也难以下咽,就只好每餐变着花样给人蒸米糊、煮馄沌一勺一勺喂给给婆婆吃。更难办的是老人大小便失禁,多的时候一天要换7、8条裤子,那时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尿布,老人不仅行动不能自理,也丧失了语言能力。需要什么只能通过咿咿呀呀的发音和比划,但我都能不厌其烦的'领会她的意思。没过多久,亲戚邻居都说,我照顾病人的水平都能赶上专业的护工了!在婆婆瘫痪在床期间,我坚持亲自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喂药,洗尿片。六年如一日,可我毫无怨言。后来,我婆婆的两个女儿总是在我耳边说:咱娘跟着你,我们不来也很放心,那看咱娘干干净净,脸吃的胖乎乎。问及这几年来侍候婆婆的经历,我很自豪地说,我尽心尽力了。

  婆婆去世后,剩下公公与我们同住,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无微不至的把公公照顾好,一年四季的新衣,我总是提前备好,为了让公公打起精气神,我甚至把家里的钱,都交由公公保管。多年来,我公公走到哪里都说:我这哪是娶了个儿媳妇啊,这分明是多了个女儿!这是最真诚的评价,也是我们相处状态的真实写照。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我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今后,我要更加简单朴实,一如既往用心中的光和行动的爱,让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共同建设我们和谐的大家庭!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1

  xxx,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27年如一日地为她的小家默默付出,辛苦操劳。一举一动全都被周围人看在眼里。她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人选。

  孝老爱亲,教子有方育幸福

  她孝敬公婆,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20xx年,公公突然离世,婆婆伤心欲绝,她更加孝顺婆婆,家务活从来不让婆婆干。帮婆婆洗澡、剪指甲、洗衣服…,婆婆常说“我儿媳妇人好”。天不遂人愿,20xx年10月份婆婆突然瘫痪在床,她全心全意照顾婆婆,翻身擦背,洗脸喂饭,收拾二便,天气晴好时,她将婆婆抱到院子里晒太阳,帮她按摩肌肉,在她的照顾下,婆婆身上没出现一处压伤,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她不愿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钱是挣不完的,可是孩子要是长歪了就一辈子都毁了”。丈夫在外打工挣钱,她在家带孩子,顺便干点零活补贴家用,家里经济不宽裕,可孩子该交的学费,该买的资料她一点也没少给孩子。两个女儿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她深感欣慰。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

  她坚韧、自立,跟着师父学习刷涂料,骑着辆破旧的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沙子磨红了眼,手掌被磨出血泡……别人讥讽她“刷大白那么脏,哪是一个女人能干的活”她把这些冷嘲热讽和身体上的疼痛都转化为更大的动力。师傅带她进门,她再带丈夫进门。现如今刷涂料已经或为了她和丈夫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让曾经嘲笑她的人哑口无言。

  现在的生活她深感满足,她认为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2

  她xxx,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多年如一日服侍患有严重高血压、并伴随有偏瘫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上虞市道墟镇新里港村的好媳妇严xx。

  严xx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1967年与新里港村村民章福友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不富裕,可是家庭关系很和睦。公公去世后,她精心照料年迈的婆婆,多年来如一日体贴入微,从无半句怨言,在当地传为佳话,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婆婆早年驼背生活基本不能自理,06年开始更是卧睡在床上。多少年来如一日,她精心照顾和伺候婆婆,给婆婆做饭、梳理头发、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在家里,她总是一口一声“妈”,亲热地叫着老人。早年条件不好,老人与自我分开过,每每刮风下雨,严xx心里就放不下老人,风再大,雨再强,老人的吃饭时间不能误,不能让老人饿着,自我顶着风冒着雨把老人安顿好后才回家吃饭。老人心境不好发点小脾气的时候,严xx就把委屈往自我肚子里面咽,暗暗劝告自我,自我也会有老的一天。

  当家里的`条件改善了,有了空置的房间,严xx为了方便照料婆婆,把婆婆接到了家里。婆婆缝人就夸自我的媳妇好,说自我是新里港村最幸福的老人。确实如此,亲戚邻居都说这样的好媳妇在哪也找不到,村里的其他老人都向严xx的婆婆投来羡慕的目光,说老人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因为婆婆患有高血压,在饮食上就异常挑剔,有很多禁忌。严xx从来不嫌麻烦,专门做既有营养又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饭菜,婆婆的口味在家里排在第一位,这甚至引起了孩子们的不满,可是经过严xx的教导,孩子们都懂事的理解了专门为奶奶定制的饭菜。婆婆心境不好就陪婆婆聊聊天,疏导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基本卧床不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严xx自我也有头疼病,还要带小孙子,但她硬是撑了下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严xx的婆婆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带小孙子上学,严xx每一天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床前,服侍婆婆吃好早饭后再送小孙子上学,晚上接好小孙子伺候老人睡下后还要收拾家务到半夜才能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走进老人的房间,屋子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齐齐。夏天,严xx不顾自我的头疼病,每一天给老人洗澡,洗衣服;冬天给老人床上铺得厚厚实实的,睡觉前给老人被窝里放上热水捂。她从不怕老人脏,不闲老人烦,耐心细致地照料着老人。有一次老人不细心把便盆扣翻在地上,严xx没有半点怨言把它收拾干净,反过来还安慰老人,心疼婆婆,老人有时候粪便不畅,她强忍着脏臭帮老人用手扣,经常反胃连饭都吃不下。她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婆婆的失误,用心照料婆婆,让婆婆安享晚年。

  孝在传射中放射光芒。在严xx的悉心照料下,她的婆婆谢xx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已经101岁的高龄,卧在床上,但仍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左邻右舍都说如果没有严xx的孝敬之心,谢xx活不到今日,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要尽孝心并不难,难的是数年如一日的孝敬。严xx的儿女在她的感染下,也十分的孝顺,尊长爱幼,他们都说要以妈妈为榜样,让自我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和睦。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3

  家住周家乡核桃峪村第一村民小组的周秀琴,现年46岁,全家现有四口人,母亲、丈夫、儿子和她自己。周秀琴1981年9月经人介绍,嫁给核桃峪村小伙杨元。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了解她的人都称赞她既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又是一个新时期的好妈妈,将来肯定还是一位好婆婆。她的平凡事迹一直被村民们赞叹不已。20xx年,她的家庭被评为“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和“十星级家庭”。

  一、孩子说她是好妈妈

  周秀琴有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全乡和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特别是晚上的家庭作业需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除寒暑假外,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那个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孩子每遇到难题,她就深入浅出的帮助解题,直到完成作业后才和孩子们入睡。就这样,她成为孩子们名符其实的.家庭教师,邻居们都夸她教育有方。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孩子们的穿衣住行也随之提高,甚至出现攀比心理,她经常教育孩子们:“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和别人比学习,从小吃点苦,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二、丈夫说她是好妻子

  婚后二十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外搞生意,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还种植中药材、烤烟等经济作物,年收入2万元以上。即使在紧张繁忙的烤烟季节,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

  三、老人和邻居说她是好媳妇

  周秀琴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她刚结婚不久,婆婆就到县城给几个上学的弟弟、妹妹做饭去了,家里留下个80多岁的爷爷,她一直照顾爷爷到下世,后来,公公因病去世了,她又和年迈多病的婆婆生活到现在,二十多年来,她没有嫌弃过爷爷,更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而是默默地赡养着老人,爷爷和婆婆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她听到后却说:“公公已去世,几个弟弟妹妹都在外工作,我不养活谁养活呢,再说人人都会老的,我将来也要给我的儿子娶媳妇呀”。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二十八年的媳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如今,在周家乡核桃峪村说起周秀琴,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她是“标兵媳妇”!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4

  赵淑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秦岭乡董集寨村赵淑珍同志。

  一、孝在宽容中彰显博大

  赵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岭乡麻山头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赵淑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94年嫁入秦岭乡董集寨村,与现任村支部书记的有志青年董晓明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来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赵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规。

  赵淑珍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赵淑珍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

  二、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赵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赵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赵淑珍虽然离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儿女相继成家,家境日渐宽裕,赵淑珍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

  这些年,丈夫董晓明由于家庭劳动力少,又要忙农活,又要为村上的.发展谋出路,谋计划。丈夫董晓明有时情绪不好语言冲撞了老娘,赵淑珍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赵淑珍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三、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

  在王爱的精心照料下,赵淑珍有两个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5

  xxx是xxx街道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一直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中,她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处理的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工作中,她是领导、同事和家长们认可的好老师。家庭里,她是丈夫、公婆认可的好媳妇。

  自结婚后,xxx多年如一日的操持家务、孝顺公婆。七年前,公公不幸遭遇车祸,伤势严重。在公公度过危险期后,丈夫因工作繁忙,无法经常去医院探望,她就不顾自己工作一天的劳累,下班后就往医院跑,和婆婆一起照顾伤重的`公公。询问病情、学习护理,每次到医院她就让婆婆歇一歇,自己去忙前跑后,闲下来就和公婆聊聊天,鼓励公公坚持康复,同病房的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闺女,公婆和亲戚们更是对她赞不绝口。

  公公出院后,家里的平房不适合行动不便的公公康复,xxx主动提出让公婆随自己和丈夫一起在城阳居住,方便照顾老人。婆婆原本还担心自己照顾老伴心有余而力不足,知道儿媳的决定后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再也不发愁了。从这以后,他们就一直生活在一起,多年以来,xxx从来没有和公婆红过一次脸、高声说过一句话,丈夫都说,她这个儿媳妇做的比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还要好,公婆更是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经典]12-28

好媳妇事迹材料12-11

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2-11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2-28

(优选)好媳妇事迹材料12-11

好媳妇事迹材料(必备)12-11

【荐】好媳妇事迹材料12-11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优选】12-28

[热门]好媳妇的事迹材料12-28

(实用)好媳妇事迹材料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