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的心理辅导

时间:2023-08-31 09:52:49 心理 我要投稿

  “考试不要紧张啊!”这句家长常说的安慰语言,事实上对孩子产生的是负面心理暗示。昨日在徐汇区科委举行的刘博士心理阳光室考前心理放松辅导活动,吸引了众多临考学子和家长的参与,而专家也就考生和家长咨询的误区一一发出提醒。徐汇区康健街道等也将从即日开始陆续对考前学子进行自我冥想放松的训练,帮助克服考前焦虑。

  晚上看书突然“失明”

  两个月前,正在准备高考的蓓蓓开始看见荤菜就想吐,饭也吃得很少,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就觉得头脑“唰”地变得很清醒,辗转反复到凌晨才能睡着,可是第二天五点多她就会自动醒来。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一直名列前茅的她考砸了,她很沮丧,妈妈责怪她:“看,都是你不用功造成的!这几天你不是作业做到一半跑出来看一会电视,就是喜欢和我唠叨两句。”昨天晚上看书时,她忽然觉得周围一片黑暗,谁也看不见,她吓得大哭起来。

  社区社会事业示范项目、刘博士心理阳光室负责人刘素珍表示,蓓蓓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考前焦虑症,突然看不见是高度紧张后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暂时性失明,看电视、聊天正是下意识寻求缓解焦虑的手段,而家长的误解往往会加重孩子的紧张心理。考前焦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徐汇区康健街道的临考学子,就有50%存在考前焦虑,其中,1/3学生已达到重度焦虑状态。而多位来求询的初二、高二学生反映,虽然他们不是毕业班学生,但现在就提前感到紧张心慌,因为家长、老师已经开始为他们准备高考的复习资料,高三学生的备考气氛也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刘博士表示,这种慢性的考前焦虑可能会延续一年以上,逐渐影响“准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不要紧张”暗示“紧张”

  很多家长、老师喜欢在考前勉励孩子:“不要紧张啊!”根据心理规律,孩子潜意识中接受的只有“紧张”两字,越是限制他,就越会发生不想看到的局面。另外,孩子虽然懂得不要紧张,但如何能做到不紧张,他们并不明白。

  其中,一些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学生,虽然成绩相对优秀,但他们接受自己的暗示性也强,往往更容易感受到考前焦虑,同时他们的自我要求和期待远高于一般学生,心理压力也更大。有些优秀学生喜欢表面上说“不紧张”、故作洒脱,但他们只是把情绪封闭起来,而到考试时,他们表现得比一般人更焦虑。因为他们始终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焦虑:“我一向都考得很好,怎么会和其他人一样紧张呢?”刘博士指出,紧张是人体内的一种状态,和学习成绩并没有关系。

  对这类学生,首先要学会自我识别考前焦虑。考前焦虑的具体表现有出汗、呼吸急促、心慌、手湿、食欲下降、失眠、易惊醒等。紧张情绪会干扰理性思维,导致学生考试状态不佳甚至失常发挥,如果掌握放松方法,就可以把放松当作工具来代替紧张。

  自我冥想有助临场发挥

  相对“不要紧张”,外界的良性心理暗示更能帮助临考学子镇定情绪,而自我冥想放松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学习的一种方法。青春期的女性是相对情绪化、受暗示性强的人,是适合学习冥想放松的易感人群。

  自我冥想放松术的施术者方柏儒表示,自我冥想放松是一种浅度催眠,冥想过程中,首先对全身肌肉、关节、脏腑等部位进行彻底放松,而生理的放松能反射到心理状态,使紧张情绪逐渐缓解、消失。自我放松做得越多,不仅能帮助临考学生迅速进入高质量的复习状态,还会使他的放松能力越来越强,在关键考试前,他也许只需做几次深呼吸、做几个扩胸等舒展运动,就能使情绪稳定下来,从而使理智、思考、分析、判断、归纳能力都得到提升。

  在训练过程中,易感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快通过2至3次放松训练,就基本掌握自我放松的技巧,一般人通过6至7次学习,也能逐渐掌握其要领来控制紧张情绪。从下周起,徐汇区康健街道将准备对临考学子进行系统的自我冥想放松训练。

【考前的心理辅导】相关文章:

高考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08-26

考前要做好“心理缓冲”08-23

厌学症的心理辅导08-24

高考前调整状态的心理处方08-19

考前如何做好“心理缓冲”08-24

高考生考前、考中的心理调节08-28

学生心理受挫怎么辅导?08-25

心理辅导课简报05-21

最新高考前心理调适指南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