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心理压力
为此记者采访了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了解到从酝的数据来看,我校本科毕业生全员就业率保持?0%以上。尽管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创新高,就业的竞争还是相当残酷的。由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门槛越来越高,毕业生中数量比重最大的本科生面临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个人社会实践情况更为招聘者关注。所以在临场应聘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准备的有关综合素质的测评给毕业生们加重了很多心理负担。导致了很多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而这些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因此亟待解决,不容忽视。
心理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问题,本报对我校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等八个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心理障碍,包括对就业形势不明,对未来工作期望过低或过高,不能科学选择工作种类和就业地区等,以及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不清;二是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三是人际交往障碍,包括怯懦、冷漠,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存在社交恐惧等。
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存在于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性格因素或锻炼较少,很多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这往往引发社交恐惧,而社交恐惧又反过来导致对人际交往的愈加陌生,形成恶性循环。仅有16.7%的被调查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通过对相关问题答案的统计看出,有人际交往意识和倾向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堪忧。
而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43.3%的人将自己工作的首选地区放在了东部,仅有3.3%的人表示自己的首选地区会是西部。同时,高达86.7%人认为长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适合就业的地区,另有41.7%和38.3%的人同时选择了京津塘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西部的总和仅相当于珠江三角洲的比例,达到38%左右。在调查人员假设毕业生毕业后会去西部工作的情况下,去西部工作的原因,26.7%的人表示源于东部就业压力过大,41.7%人表示是政府政策优惠,同时仍有30%的人表示如果去西部工作会是出于个人自愿。可以看出,从就业趋向来看,毕业生就业已经发生转变,但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也引起了毕业生的重视。
对于就业的薪金,一半以上的人将自己的月薪期望值定在了20xx―3000元的范围内,不到40%的人期望3000―5000元的月薪范围。从就业趋向来看,20%的人看重就业的薪水,18.3%的人追求稳定的工作,而有将近一半的人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列为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条件。关于就业单位,占一半以上的人将政府机关列为就业的首选单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今年来出现的考公务员热现象。
在被调查人中,有61.7%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人希望在大四在校就读时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另有40%左右的人趋向毕业后考研,其中女生的比例占70%左右。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同时40%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一方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没有提早做好就业思想准备盲目选择考研的结果。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反映出了一些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51.7%的毕业生将自己最近生活的色彩描述为蓝色(忧郁)或者灰色(低沉),只有30%的人把黄色(代表欢愉)作为自己的色彩。笔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在“蓝色、灰色”的人中,女生占了64.5%的比例,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与男生相比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就业难度也相对较大。
而考研、生存压力,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都会导致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比较严重的焦虑担忧的情绪。同时在毕业生群体当中仍有很多人存在的过分的敏感和非常态的发泄现象。据记者了解曾有一名女生,进入大四之后脾气性情乖戾易怒,总是觉得周围的人话外有音,和室友的关系变得很紧张。而每年夏天毕业生离校期间都会有个别学生摔暖水瓶,严重的还会酗酒滋事,将自己的苦闷情绪蔓延到校园里。
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我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刘希庆老师为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压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谈到,在该如何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问题面前,目前的结果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即自己解决(比如理性思考、参加文体活动、看看休闲书籍)和找同学朋友倾诉是主要的方式。这些做法都有可取性,但是求助于自己的方式过于内向化,不利于压力的彻底解决。依靠同龄朋友,更多的只能得到感情上的同情和共鸣,难以再提升一个层次。“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也还在起步阶段,很多预期效果还没有达到。学生们遇到问题,一般还难以克服心理障碍来中心咨询。”刘老师介绍说,目前,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为毕业生提供的主要服务是进行标准化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特张及适宜范围。需要心理辅导的同学也可以提前预约时间做个别咨询,或是采用拨打热线电话或是在中心网站上留言等方式。“心理问题的出现虽然有普遍性,集中在毕业期间表现出来也反映了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心理常识和调控方法。所以我们也希望从新生抓起,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后面对考验就会从容自如一些。”刘老师如是说。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因为他们其中最敏感和最为活跃的一群,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如果说大学生的毕业心理是整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心理的浓缩和放大。那么如何去积极的面对和调试,则是我们所有在校的大学生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相关文章:
不容忽视的学生心理09-01
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障碍08-22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09-09
不良心理妨碍大学生就业08-10
大学生就业前需心理充电08-25
(热)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障碍08-26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种心理障碍04-18
就业矫正“心理按摩”08-22
?就业矫正“心理按摩”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