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5个问题,让孩子告别心理创伤后遗症

时间:2023-09-15 10:36:25 心理 我要投稿

  一、确认恐惧的来源是否安全

亲子交流5个问题,让孩子告别心理创伤后遗症

  第1个问题:小兔子为什么跑?它害怕什么?

  如果孩子记不清,不妨重复下故事里的句子:中午,很安静,我在湖边睡得很香甜,咕咚,很响的一声,我被吓醒了。再问这个问题,一般孩子能回答:“小兔子害怕的是个声音”。妈妈接着问:“如果小兔子一开始不要忙着逃跑,先找一下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会怎么样呢?哦,那当时,它就会发现,咕咚是木瓜发出的声音。对不对?这样就不会有后面一连串好笑的事情啦。”

  爸爸妈妈可以由此来引导孩子,在听到突如其来的声响或感到突然的身体上的疼痛的时候,就要寻找声音或疼痛的来源,如果来源是安全的,就不必害怕了。

  二、在确认自身安全了以后,要冷静记下事情的经过、动手的人是谁。

  第2个问题,小猴子问小兔子为什么跑的时候,小兔子为什么不回答?

  故事里是这样说的,小兔子,小兔子,你跑什么呀? 小猴子在后面大声的问道。“我可没有时间搭理他,我怕咕咚追上来呀!”在这里,我们先要给予孩子这种害怕的心理反应给予充分理解,告诉孩子:妈妈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也害怕突然的咕咚声的!我那个时候吓得呀,心跳的好厉害,都快要跳出来了啊!但是呢,爸爸妈妈接下来怎么办嗯?先让心平静下来,让他不要跳得那么快,深呼吸5次,冷静一下,然后再慢慢去想,这可怕的声音到底是从哪来?

  所以,我们如果遇到了让我们特别可怕的事情或者人,首先要逃跑或者离开,但不能光顾着逃跑,然后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还要把事情从前到后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再后来怎么样的都要想清楚,记住。

  三、克服害怕,坚持到底。

  第3个问题: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多,小兔子跑得越来越快,为什么?

  我们知道了,小兔子害怕的是个声音,它从来没看到过,然后拼命的逃跑,小兔子跑了那么久,它有没有怀疑过?肯定是有的,但是,当它看到大象、小熊、小猴子也 拼命的跑的时候,它就不怀疑了,那么多人害怕,那我也应该害怕,都一起逃跑吧!

  可是,大象见过咕咚吗?没有。小熊见过咕咚吗?也没有。小猴子和小狐狸呢?也没有。结果一大群小动物在那里乱跑,却谁也没看清楚咕咚。

  然后,告诉宝宝,当我们回想那件事的时候,可能还会害怕,我们要记住“有爸爸妈妈帮我打败他,我不怕!”

  四、直面恐惧,揭开真相。

  第4个问题,我们开始把这个故事和孩子的现实经历联系起来,问孩子:“你见过咕咚或者其他可怕的怪物吗?”

  通过刚才的引导,孩子内心最深处的秘密,通过刚才循序渐进的引导,已经可以去触动了,孩子到底怕的是什么?

  这时,有些孩子内心的恐惧就能化解掉了,或者坦然的说“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但有些孩子,他们的回答是“见过”或者会慢慢的说出TA害怕的事物。

  还有些孩子,会把平时在电视里、绘本里和自己想象的,联系起来,虚构出一个“组合型怪物”,对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就得发扬“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了。

  五、赋予责任,鼓起勇气。

  第5个问题,小兔子不害怕咕咚了,为什么?

  因为小兔子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在水里的响声。那么这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面对TA害怕的本源。

  可是,也许孩子还是害怕,这时,可以拿给宝宝一个TA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小熊小老鼠都可以),问宝宝:“宝宝想不想做故事里最勇敢的狮子大王?”从而引导宝宝扮演狮子大王,并且说,“ 现在妈妈把小老鼠交给宝宝,小老鼠胆子特别小,他需要狮子大王来保护它,好不好?”

  给孩子赋予“身为强者”的责任,是让孩子鼓起勇气的最佳动力。

  简单总结一下,当确定孩子遇到了让他非常害怕的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引导过程吧:

  首先,要在确定肯定孩子真的存在一定的特别害怕的心理之后,才可以进行。

  我们通过5个问题,尝试和孩子共同领会以下五件事:

  1.当确认安全时,可以解除害怕的情绪和防卫行为。

  2.当害怕情绪占主导,人往往不会去思考,所以,需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仔细回想。

  3.在克服害怕的过程中,要警惕时不时跑出来的惰性,坚持到底。

  4.直面害怕的东西,探究真相。

  5.给自己一份“身为强者”的责任,加强挫败害怕情绪的动力。

 

【亲子交流5个问题,让孩子告别心理创伤后遗症】相关文章:

地震后孩子如何调节心理抚平创伤?09-03

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06-22

没妈的孩子心理问题06-25

父母离异孩子的心理问题06-27

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09-03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多08-23

容易忽略的孩子的心理问题09-11

如何应对孩子心理问题09-12

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09-12

心理创伤如何才能治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