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女孩‘男性化’并不会造成‘假小子’。它培养的不是留‘超短发’、穿男性服装这样的外表‘假小子’,而是在教育上不强调女孩传统社会化价值观,在追求上引导她们‘男性化’。”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张雷教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她们在个性上能够迎接挑战,能力更加全面,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教育下,“假小子”不再只是负面的叫法,被很多人当做有个性的代名词。
女孩“男性化”不是假小子
“教育女孩‘男性化’并不会造成‘假小子’。它培养的不是留‘超短发’、穿男性服装这样的外表‘假小子’,而是在教育上不强调女孩传统社会化价值观,在追求上引导她们‘男性化’。”张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枚枚也表示,家长以教育男孩的方式培养女儿,不是单纯的“男性化”,而是现代社会对两性要求的改变。
在她看来,传统社会,男女社会性别各有特定内容:男性强调坚强、果断、勇敢;而女性侧重温柔、善解人意。这是男权社会下女性完全依附男性、不独立的产物。现代社会,女性走出家门,社会上男女平等、相同的工作机会、相同的竞争压力,使得传统的性别内容发生改变,一些女孩也表现出过去男孩的特征,比如独立、具有竞争意识,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这些女孩“男性化”了。
这样的独立意识,一般都是从小培养的,一旦父母有意地把女儿培养得更适应当代社会竞争,他们就会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教育方法。张枚枚举了一个例子:过去几岁的小男孩摔倒,父母会让他自己起来,如果男孩疼哭了,父母可能还会说“男子汉,怎么能怕疼”;而小女孩摔倒后,家长就会抱起她,耐心安慰。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男孩习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女孩觉得完全被保护。不过,现代的很多女孩父母已经放弃了这一模式,像对儿子一样要求女儿。
当然,女孩新社会性别价值的建立并非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张枚枚认为,女孩“男性化”一般在初中阶段表现最明显,这就不完全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而更多地来自女孩自身学习选择,周围环境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以及名人效应。
“男性化”后的困扰
女孩“男性化”是世界现象,并非中国特有。“但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无疑加速了这一转变”,张雷说,“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有传统性别差异价值观,教育儿子和女儿的方式会有不同,一般会希望儿子长大当领导,女儿选择教师、翻译等职业;而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偏向于使用更多男性价值观去教育女儿,比如他们也希望女儿长大当领导,管理他人。”
在欧美国家,女权思想已兴起多年,我国则刚刚兴起。可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加快了女孩思想“男性化”的过程,使得发展有些过快了,难免带来“过犹不及”的困扰,使一些女性比男性更“男性化”。
此外,女孩“男性化”后还将面对进化心理特征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张雷表示,这涉及进化心理学的内容,人类从远古以来亿万年的基因沉淀,使得某些心理特征不会随着
社会环境、文化而改变,比如择偶心理。即便是在当今社会,男性最终选择的配偶也往往更符合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要求:温柔、细腻、忠实与柔美。
其实,不仅是男性,女性在择偶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进化心理的影响。“在远古狩猎、采集生存模式下,男性只有足够强壮,才能猎到野兽。当代,纯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已经很少,强壮与否似乎不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女性择偶时同等条件下依然青睐强壮的男人,这也是基因沉淀的结果。”张雷说。
虽然进化心理难以改变,但是“男性化”的女孩也并非一定婚恋坎坷。张枚枚表示,女性的理想状态是既有适应社会的新优点,又保持传统女性的优点。在这个女性打破过去依附的社会内容,重建新的社会性别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需要女性有一定成熟度,才能同时拥有男性特征“刚”的一面和传统女性“柔”的一面,并知道何时该“刚”,何时该“柔”。
她介绍,对整个群体而言,女性社会性别的改变还处于过渡期,需要很长时间。目前有些“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的极端现象,正说明这种无序状态。世界各国都面临这种无序状态,只是有些国家起步较早,进入有序状态也会早些。
大脑觉得“我是女孩”
目前,越来越多的父母用同样的方式教育男孩和女孩,不刻意灌输传统社会性别内容,长大后男孩和女孩是否会拥有相近的意识?
长期从事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北大心理系教授沈政表示,生物学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就对男孩、女孩的社会性别意识发挥了作用。在受精卵形成的第一周,胎儿已经决定了性别发展方向。两三个月时,男胎儿就会产生自身的雄性激素,以对抗母体内的雌激素环境;而女胎儿是不需要的。这就反映从出生前,男孩就有对抗、竞争的潜意识,而女孩比较顺其自然。
出生后,激素仍在发挥作用。男孩体内含有比女孩高十多倍的雄性激素,使男孩表现出更高的活力,更愿意寻求刺激,更爱冒险。“当然,激素要产生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年龄才会起到作用,但是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却是与生俱来的。”
沈政向记者解释了构成男孩、女孩大脑差异的灰质和白质。近代医学通过核磁共振精确地计算出灰、白质的容积,发现男孩灰质较发达,每立方毫米神经细胞数更多;而女孩白质,尤其是脑结构间,如大脑小脑间、左脑右脑间等距离较大的神经纤维更发达。
沈政告诉记者,这就形成了男女大脑差异的生物学基础,使得男性更适合专业性工作,善于思考;而女性擅长把握信息,脑各部能前后左右快速统一,轻易感知周围环境,尤其是所接触者的情感、行为变化,富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情感丰富、变化大,也难免有点敏感,在这些方面男性就比较迟钝。
这样的生物学差异,使得女孩即便按照男孩培养,也往往体现出一些传统女性特质。不过,沈政强调,教育中不能忽视男孩、女孩生物学的差异,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它,把其看成是唯一决定因素,这样会造成社会刻板性别模式,抑制个性发展。
【心理假小子向传统说拜拜】相关文章:
对不起,跟宠物说拜拜09-04
[荐]对不起,跟宠物说拜拜09-05
对不起,跟宠物说拜拜(实用)09-13
女生说拜拜是什么意思08-24
向老婆表白最浪漫的话怎么说07-10
男人说先做朋友的心理06-26
怀孕了,就要跟宠物拜拜么?09-04
男的说分手做朋友什么心理06-22
由“捏捏族”说心理关怀08-10
指导孩子与嫉妒心理说再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