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早年被错误对待为什么没有得心理疾病

时间:2023-11-07 09:56:37 心理 我要投稿

  父母要做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支点。这就要求父母跟孩子之间,应该多进行有建设性和正面的交流与沟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求,寻求相互的支持和理解,这样,孩子才可能对未知、对生活产生积极乐观的信念。

很多孩子早年被错误对待为什么没有得心理疾病

  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引导孩子更多地激发自己的优势

  父母要教会孩子成为他自己,引导孩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是时刻盯着孩子的短板。要知道,孩子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自己人生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主体。他们会对发生于自身和周围的事进行积极思考,并赋予这些事件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孩子会主动对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生活进行觉察和加工。在温暖、支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对自身产生积极觉察和认知加工,产生内部动力和积极信念、拥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健康的成就期望,会更肯定自我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常常是紧张的,这是因为父母很少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更少利用孩子身上已有的有利资源,自然,父母对孩子施力的效果也比较微弱。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只需要做到三件事,即引导孩子思考“我是谁(Iam)”、“我有哪些优势(Ihave)”、“我能做到什么(Ican)”,就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了。

  与孩子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人类是群居动物,是社会性个体,我们的个人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的关系。而与人交往首要的就是“读人”、与人进行互动。从孩子的发展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刚出生的头一年,他们只能依赖于照顾者而过活;他们会通过哭声、微笑和眼神等与大人进行沟通,尝试与父母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也正是在与父母的尝试沟通和交流中逐渐习得自己的“读人”能力的。

  不同的是,有的家庭为孩子提供了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想法、情绪情感的机会,并能很好地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意图和想法;有的家庭却恰恰相反,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愿表达,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然地,孩子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和处理“我”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那些未与照顾者形成稳定关系的孩子,成人后大都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如,社交退缩、攻击行为、被拒绝等;而那些心理弹性儿童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会更积极,更愿意在遭遇危险时向他人求助,且不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当然,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明显更多,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更大。

【很多孩子早年被错误对待为什么没有得心理疾病】相关文章:

心理压力太大会导致很多心理疾病04-04

隔代喂养的孩子心理疾病多04-10

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预兆09-06

父母太依恋孩子是心理疾病09-07

缺乏父爱的孩子易得心理疾病09-20

老人教育的孩子心理疾病多!09-13

孩子学习钢琴好处很多08-31

为什么水面很多白条却钓不到08-09

为什么很多女人婚内出轨08-12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有你没?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