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者认为,小儿的性格是在生理状况及内在动力与客观环境之间(例如婴儿期对大人的完全依赖与不信赖之间,2-3岁小儿的自主感与不自信之间)的矛盾中发展的。矛盾解决了,小儿就进步,矛盾处理得不好,发育就停滞,并可能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一些小毛病,甚至为长大后的精神性疾病埋下定时炸弹。
因小儿心理矛盾造成的小毛病有哪些表现呢?一句话,它们都是与饮食、便尿及身体动作有关的小儿行为。现在一一道来:
拒食,小儿从9个月到2-3岁常常喜欢在饮食上玩花样,有时非让他自己拿奶瓶或杯、匙他就不吃,或者一样食物重复了几次他也不要了。如果父母强迫他或贿赂他反而会造成食欲减退,而且以后在任何事情上他都成为家中的小霸王。
遗尿症,2-3岁还不能控制小便可能是小儿比较幼稚,或是在训练小便时要求过急造成过分的紧张。已能控制而后来倒退的往往是在发生了不愉快或紧张的事件之后,如妒嫉小弟弟的出生,或不适应学校的环境。
啃指甲,多在小学低年级开始,往往在集中注意做功课或看电视时就不知觉地啃起指甲来,有时造成指尖皮肤的损伤。过去认为是精神紧张的表现,但学校教师过分强调小儿剪短指甲可能也是诱因。可对小儿说清不要啃指甲的道理,但不可责骂或讥笑。
口吃儿童口吃与情绪紧张有否关系现在还不清楚。有一点值得家长和保育教师注意的是3-4岁小儿的所谓生理性口吃。在小儿迅速发展语言的这个时期,说话还是不很流利,免不了有时会结结巴巴,这与较大儿童和大人的口吃有本质的不同。父母不应该着急,也不要提醒孩子把话说慢一点,或者叫他重说一遍。如果这样,反而会造成紧张,并可能把“口吃”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