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影响研究1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有生力量,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总的来讲,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活跃、积极、乐观、向上,并且智力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近些年来,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使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休学、退学乃至自戕等事件时有发生,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以吉林大学历年新生普查结果和咨询室来访量为例来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吉林大学在2006年以《大学生健康调查问卷》(UPI)为测量工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的结果显示:总分超过25分并在“有轻生念头”这一项上做了肯定回答的学生占参加测试学生总数的1.59%;而觉得自身健康方面有问题及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分别占测试总人数的22.18%和21.54%。同样以UPI为测试工具,在2002年对新生进行的普查中,在这三项的比率分别为1.34%、19.64%和21.22%。这表明大学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
2006年以《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对近5000名大学新生进行的测试,大致揭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根据SCL-90的评分标准,各因子分大于等于3个标准差的一般认为可能有比较明显心理问题。据此统计,被测学生在各因子可能有比较明显心理问题的占总测试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躯体化 4.50%,强迫25.17%,人际关系敏感 19.37%,抑郁 11.13%,焦虑 9.18%,敌对9.27%,恐怖4.85%,偏执 11.86%,精神病性 9.7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学校咨询室共接待来访学生近千人次,来访学生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新生适应、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由情感问题导致的心理不良症状等几方面;其中低年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较多,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这些实际情况都提示我们,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他们潜力的充分发挥,个别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强调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对情感的抑制。中国又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人际依赖和人际制约,人们多有郁闷无处诉说之感,从而深化了情感危机。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人们常常把心理疾病与道德问题等同起来,大多数人对心理疾患特别敏感、忌讳。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1986年10月在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现代社会下,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源: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社会岗位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大学生长期承受较高的学业压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还要承受高校并轨后学费大幅度上涨带来的精神压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年级的学生因就业问题产生了较强的精神压力,许多心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稳定阶段,脆弱的心理素质,社会经验的缺乏,在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也就在所难免。
(二)家庭环境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家庭教养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个性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在家庭结构方面,近年高校就读的独生子女学生比例增多,家庭破裂、重组的比例增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凸现,贫困学生能否正确对待面临的困难,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成为影响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综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三)学校教育
反思学生的整个学校教育阶段,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仍然还在,高校里盛行着实用主义思想,对智力培养的过度偏重导致了对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思想和心理方面问题的忽视。尤其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中,适应、学习、交往等新问题的出现和累积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显现出来。大学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因此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育人态度、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得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在学校中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投入心理教育,及时疏导各种心理烦恼和困惑,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现。
(四)自身原因
大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这些客观存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考虑的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和人格。当前我国还处在改革阶段,社会处于转型期,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社会认知才能适应大环境;大学生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和情感把握能力,是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全统一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一小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总之,大学生形成客观而正确的自我认识、稳定的自我体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重视培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力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述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往往综合起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小而言之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大而言之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社会主义事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果已迫在眉睫。
(一)营造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类媒体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正面宣传,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师资、场地和设备,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家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建立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信息互补,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更为重要。
(二)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开展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讲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邮件咨询,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渠道等,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问题预警、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在各院系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建立心理互助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身边;加强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每位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目前,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看,许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科研滞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深入研究。由于结合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方法的研究少,高水平实践性应用理论研究薄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影响研究2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内容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
1. 发展问题。这类的咨询对象属于心理基本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咨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质量,追求更完善的发展。例如,怎样处理好社会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怎样获得更多的朋友、选择什么职业更有利于自己发展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2. 适应问题。这类咨询的对象属于基本健康、但学习生活中有各种烦恼、心理矛盾时有发生的学生。咨询的目的是排解心理烦忧,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这类的问题主要有:学习成绩不如意而忧虑,陷入失恋痛苦而难以自拔;人际关系不协调而烦恼;远离父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焦虑;环境改变而自我认知失调等。
3. 障碍咨询。这类咨询的对象属于有心理障碍、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为此苦不堪言、影响了正常生活与学习的学生。咨询的对象是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平衡。例如焦虑性神经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
总结看来,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学业问题、人际关系的调整、恋爱与性问题、个性情绪问题、个人发展前途问题、健康问题、其他问题(包括家庭问题、经济困难、出国、危机状态等)
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校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进行处理:学校需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依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感兴趣的事情去发展才能;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评价;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并坚定信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影响研究3
来自中国卫生部的消息说,日前,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在联合召开的中国学生常见病会议上指出,心理行为问题和伤害已成为现阶段影响中国学生健康的新问题。
消息说,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升学就业压力增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些心理问题和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等健康危险行为明显增多。
此外,中国中小学生的伤害死亡率是疾病死亡率的'两倍,成为首位死因,农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总体上超过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死亡率上升也极为迅速。
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伤害事件方面出现的一些变化特点,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如,因学习压力重、家庭和人际关系不良、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自杀事件正在逐步增加;因车祸导致的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因缺乏自我防卫意识和能力,导致伤害较以往增多。
因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健康危险行为和伤害已成为新世纪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影响研究】相关文章:
孕妇心理问题对胎儿的影响11-15
产妇心理问题对自身生话的影响10-30
产后新妈妈的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11-16
妈妈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10-11
不要让妈妈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宝宝09-1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09-29
哪些心理问题会影响到幸福感09-07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健康04-14
孕期心理问题对胎儿和孕妇有什么不良影响?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