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心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4-06-16 13:19:02 心理 我要投稿

  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下了不少缺乏父母照管的孩子,形成了“留守一族”,我们学校仅二年级组四个班就有近一百个留守儿童。伴随着一个个“空巢”家庭而来的留手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何关心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农村,留手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着一场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巨变。当他们理应享受童年欢乐的时候,却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困惑和无助悄然袭来。他们没有准备,没有经验,缺乏指导,从而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人际关系明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大部分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的愿意参加。

  2、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3、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心态

  “留守儿童”有的是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有的是好友监护,还有少数是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5、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6、自卑心理比较普遍

  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

  二、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的解决对策:

  1、“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多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经常与“留守儿童”促膝谈心,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学校教师经常在节假日把留守儿童带回家和他们一起过节,跟他们辅导,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此外,学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在课余时间,学校还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的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联系监护人,与监护人交流。学校老师经常利用有利时机(如家长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电话、书信、家访等)与监护人交流,使老师、监护人相互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学校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努力发展特长教育,让“留守儿童”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使他们也在成功中得到体验,增长才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就会过得充实,而且富有意义,这样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就会形成。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的一个产物,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去关注。

【如何关心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关文章:

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09-07

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06-25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11-23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09-13

学校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11-19

幼儿心理问题如何发现09-11

如何应对孩子心理问题09-12

如何发现宝宝的心理问题11-05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