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点的学科,心理学作为一门对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领,下面分享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1
01. 心理学分支概览
虽然心理学的每个分支和类型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各有各的重点,但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
研究和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由于人类的行为千差万别,心理学子领域的数量也在持续地发展。
每种类型的心理学都代表着一个专注于特定主题的特定研究。
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领域:
1.研究:增加心理学科的知识基础。
2.实践: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1.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关注于精神病理学和异常行为。
它涉及研究人的情绪、思想、和行为模式,以识别、理解、和解决任何对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该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人员涉及评估、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焦虑和抑郁。
涵盖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心理治疗师。
2.行为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
行为心理学,也可称为行为主义。
这是一种学习理论,其基础在于所有行动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获得的。
诸如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些行为策略通常用于教导和修改行为。
例如课堂上,老师可能会使用奖励机制来教导学生表现良好。
行为心理学于20世纪上半叶被推向最高点,然而在 1950 年代变得不那么突出了。
目前,行为技术仍是治疗、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支柱。
3.生物心理学(Bio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也被称为生理心理学、行为神经学、或者心理生物学。[1]
生物心理学专注于大脑、神经元、以及神经系统如何影响思想、感受、和行为的研究。
该领域借鉴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以及神经科学。
从事此类心理学的相关人员,也会研究脑损伤和脑疾病如何影响人类行为。
4.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
临床心理学关注于精神疾病、异常行为、以及精神障碍的评估和治疗。
临床心理学家通常在社区、大学、学院工作。
你也可以在医院中找到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士,他们通常作为团队协作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医生、精神病学家、或其它的心理学家。
5.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 1960 年代,并以人是如何思考、学习、和记忆为中心进行科学研究。
此类专业人员通常研究认知功能,例如:
感知、动机、情感、语言、学习、记忆、注意力、决策、以及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经常会使用信息处理模型来描述思维的工作方式,这类似于将大脑运行当作计算机模式来研究。
6.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这种心理学亚型起源于查尔斯·达尔文和乔治·罗曼斯等人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一个涵盖多学科的学科。
除了心理学以外,这一领域也涉及到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遗传学等。
7.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其重点是心理治疗中备受各种心理症状困扰的'来访者。
从事此类心理学专业的人员,主要工作是帮助来访者改善其社交状态和情感健康。
以此解决来访者健康、工作、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困扰。
8.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跨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这涉及集体文化与个人主义的差异研究,以及不同文化下的情感、个性、和儿童发展的差异研究。
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 (IACCP) 成立于 1972 年。
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差异,这个学科也不断地发展壮大。
9.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一生的成长与改变。
这个分支试图理解和解释,人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改变。
其中包括生命过程中的身体成长、智力发展、情绪变化、社会成长、以及直觉变化。
发展心理学家会研究婴儿、儿童、青少年、或老年人的发育。
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包括从产前发育到阿尔茨海默病。
10.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涉及学校、学生、以及教育相关的问题,最常研究的话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类心理学研究人员会研究不同变量如何影响学生,包括学习障碍、天赋、以及教学过程。
11.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大脑与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实验心理学通常被视为一个独特的子领域,因为实验技术和方法会在心理学其它每个分支中,都被广泛使用。
其中包括:实验、相关研究、案例研究、以及自然观察。
实验心理学家会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工作,包括学校、研究中心、政府、以及私营企业。
其工作主要是利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一系列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
12.审判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
审判心理学主要负责处理与心理学和法律相关的问题。
这个领域的工作人员主要将心理学的原理于法律问题,涉及到犯罪研究和法庭系统工作。
审判心理学家需要负责多种类的工作,包括法庭案件中提供证词、评估涉嫌虐待案件中的儿童,以及评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能力。
许多情况下,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并非就是 “审判心理学家”,他们可能是临床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神经学家、或者辅导员。
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自己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在法律或刑事案件中提供证词、分析、和意见。
13.健康心理学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生物学、心理学、行为、以及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研究。
这个分支涉及广泛的健康促进知识,以及疾病和病症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心理学家要经常处理与健康相关的问题,比如体重管理、戒烟、压力管理、以及营养。
再比如帮助病人面对疾病,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也在健康心理学的范畴。
14.工业与组织心理学(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简称I/O 心理学,主要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工作场所。
旨在提高工作场所的生产力和效率,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福祉。
I/O 心理学侧重于人为错误、产品设计、人体工程学、人的能力、以及人机交互。
其目的是改善人与产品以及机械的交互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产品损害,创建高准确性以及高安全性的工作场所。
I/O 心理学研究主题也包括员工态度、员工行为、组织流程、和领导力。
15.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
人格心理学专注于研究每个人独特的思维模式、感受、以及行为。
经典人格理论涵盖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及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不同的因素(遗传学、养育子女和社会经历)是如何影响人格发展和变化。
16.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学校心理学涉及到学校工作,比如学生的学业问题、情感、以及社会问题。
以此促进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合作,来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17.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关注于对社会行为的解释。
它着眼于不同的主题,包括群体行为、社会互动、感知、领导力、非语言交流、以及社会对决策的影响。
社会对行为的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非常大的一个兴趣点,其关注于人们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
其中的主题有从众、攻击、和偏见等。
18.运动心理学(Sports Psychology)
运动心理学研究心理如何影响运动、运动表现、锻炼、以及身体活动。
运动员通过相应的心理辅导,来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心理韧性、增加动力、以及减少相应的焦虑。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2
1,蘑菇效应(双刃剑,有好有坏)
蘑菇效应,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或公司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如果不注意,不给予及时和应有关怀引导,也会产生弊病,比如蘑菇可能由于得不到阳光和肥料,一直长不大。
2,旁观者效应(不报警是人性冷漠?)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由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于1970年发现,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旁观者效应的6个原因:1)社会抑制作用。2)社会影响结果,即人的从众心理。3)多数人忽略。4)责任扩散、分摊。5)情境的不明确性。6)评价恐惧(害怕别人说自己)。
3,搭便车效应(占尽便宜,一毛不拔)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搭便车效应使群体内的责任扩散,鼓励了个体的懒散。当群体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单独个体时,个人的投入与整体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不明确。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
1)损害成本承担者的利益和积极性。2)助长其它成员的惰性。
反映在整体的结果上就是:集体积极性下降,工作质量下降。
4,吊桥效应(不是因为人,而是因为场景)
案例一
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在一座长130米且仅靠2根粗麻绳悬挂在70米高空的吊桥上做了一个实验:那些从桥上走过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自己对站在对岸的異性有了心动的感觉。
案例二
午后,阳光明媚,你正在室外散步,突然一个无比帅气的男生(婀娜多姿的美女)向你走来,什么感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对吗?你一定觉得自己是紧张,感觉恋爱了。
同样的身体状态,被你归结为不同的情绪反应,不过是换了个场景罢了。也就是说,人们其实很难分辨当下的感觉是来源于人,还是因为场景,多半错把场景因素归因为人。这就是著名的“吊桥实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双因素理论”。
其实,过桥或散步的人并非真的对陌生的异性心动,他的心动是由吊桥、外部场景的刺激感引发的。研究者认为,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它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在这一历程中,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人们会在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换言之,情绪体验更多取决于对自身生理唤醒的解释,而不一定来源于真实遭遇。通过场景设置,唤醒爱人的情绪体验,让他或她快速爱上你。
5,雁阵效应(团结一致,走的更远)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省时,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
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能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惟有顽强拼搏、互助协作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一加一大于二;单打独斗无法成就事业。
6,镜子效应(为别人,己更好)
镜子效应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主要用于人际交往。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而变化。这是最狭义的镜子效应!同样的,在人际交往中,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相反你对别人不好,别人也对你不好!这就是镜子效应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时,或许他也不怎么喜欢你,但是只要你试着慢慢的喜欢他,逐渐的他也会开始喜欢和你相处。将心比心,人都是相互的!
在心理学中,镜子效应被定义为:互相喜欢或是亲近的两个人会产生类似的行为。
7,罗森塔尔效应(相信就能做到)
效应起源——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岛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力翁,酷爱艺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爱不释手,整日深情注视。天长日久,女神竟然奇迹般复活,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说明,期待是一种力量。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理论。此理论中有一个我们最常听到的例子:两个病人同住一家医院,其中一人患了癌症,而另一人并无大碍。但医生把两人的诊断书弄混了。结果那个真正的癌症病患得知后整天心情轻松,开心地在医院住了一段日子便健康地出院了。而那个原本身体无恙的人却终日活在对死亡与病痛的恐惧中,最后真的罹患绝症,在抑郁绝望中死去。
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暗示:当别人给予充分信赖和期待时,我们就能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达成自己的意愿,眼前的困难便会得到解决。反之便会被低迷的情绪主宰,最终失败。
8,踢猫效应(控制自己,不让坏情绪扩散)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9,鲶鱼效应(激活同行,实现共赢)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现在用来指企业应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企业,一切互相促进激励。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鲶鱼效应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具体是指组织管理部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以激活原有员工的活力,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荡效果。海归人才回国以后,往往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鲶鱼效应。
10,羊群效应(一只羊跑,其他羊也跟着跑)
羊群效应,也称羊群行为、从众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不管不顾,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
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尤其是跟风的股票和理财投资领域。
2008年,华尔街经济危机,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危机和恐慌迅速在全球开始蔓延。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有时也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都是在借助羊群效应。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3
首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在人的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形成最初的印象;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就比较不重视了,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
另外,第一次上课,第一次上主题班会,第一次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与学生第一次谈话等等,都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就会给以后的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马丁·路德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目标感,进而导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但动机是否必定产生相应的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所激发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平时,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经常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这样,通过分步目标的逐步实现,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善意的“谎言”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产生了心理暗示,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关注和期待,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上课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时常用一个满意的目光、激励的动作去鼓励学生,给他们传递“我能行”“我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心理学知识: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有研究表明,遗忘过程在识记后很快就会发生,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几小时遗忘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如在识记停止后20分钟,遗忘了需要41.8%时间内所学的内容,两天后,遗忘了72.2%时间内所学的内容,到31天后,只比两天后多忘6.7%时间内所学的内容。
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学习中往往是按照上课听课,课后做作业的模式去学习、生活,只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临近时,才“临时抱佛脚”,匆匆地进行复习,这样做当然学习效果就不大,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及时复习”的记忆原则。
一是要及时复习,较多地复习,防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遗忘,这好比“加固建筑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采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复习时,单纯地一遍遍阅读的效果并不好,应当在材料还没有记住以前就不断地试图回忆,复习效果可以提高。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为积极的过程,有利于记忆;
三是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复习。可以用阅读、背诵、问答、整理笔记、比较、练习等多种方法,让信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到达大脑皮层,对同一内容建立广泛地联系,加强记忆。
心理学知识:归因理论
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方面的因素。
1. 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如果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学习好是由于能力高,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高气扬;或认为学习差是由于能力低,那他就会丧失信心,只好听任失败。
3. 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任务困难,那他就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或认为自己学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对困难任务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学生学习上取得成功之后,要及时引导他们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如归因于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更加发奋学习,而不是把成功归于侥幸、运气、学习条件、他人帮助等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心理学知识:得寸进尺效应
这是因为人们总愿意把自己整饰出首尾一致的印象,如他一旦表现出助人为乐的言行,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也要继续下去,当然,要求的提出要适当。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时、适地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则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如对一些上网打电子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转变,也可以采用“得寸进尺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出要求。
例如第一天允许玩1小时,第二天减少到50分钟,以后依次递减,逐渐脱敏,从而改掉不良习惯。总之,在工作中,向学生提出“小步子,步步高”的要求,往往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类型】相关文章: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03-13
心理学知识有哪些03-14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技能03-12
果实的类型有哪些11-09
坚果的类型有哪些07-26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点03-10
心理学知识点有哪些03-14
畸形耳垂类型有哪些10-12
交流的方式有哪些类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