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时间:2023-08-12 08:10:59 学习 我要投稿

  即理,知合,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1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与王阳明都出生于浙江余姚。每次在书中提起自己的家乡时,他都颇为自豪。因为能和自己钟爱的伟人出生时脚踩着同一片土地,实在是莫大的幸运。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悟后布经传道,一生度人无数,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领兵率军时,他又能出奇制胜、百战不殆,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

  王阳明一生经历坎坷,十三岁母亲去世,两次科举落第,至世宗上位才获得赏识。他晚年临危受命前去平叛,事成之后在归家途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给世人的食粮却是不可估量的。

  年少立大志,做圣贤。

  读私塾时,先生告诉王阳明,人最大的追求是要做官。但是他不这样认为,小小年纪就掷地有声地说道:“做圣贤!”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都说一个人格的伟岸之处,往往就在于对道义的坚持,就像王阳明擅长与人交往,却因为直言上疏即使被贬,之后他参悟学术,终于创下了阳明心学。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众多。

image.png  

  什么是心学?心即理也。

  那心学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要谈到王阳明的一个重要思想“心即理也”,就是去研究自己的内心去通达世界万物。

  著名的例子就是朋友问他岩中花树与内心的关系,他这样回答到:“此花你未看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灭,你看此花时,花的颜色你也明白起来,由此而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唯物主义者一定会说,在你看到花之前花本本来就是存在的。可在王阳明看来,不在心中的`花就不是花。有人说,就算你心中对事物的感情没了,但事物还在啊。

  王阳明说,心中没了,就没了。由此可见,心学拓宽的是心性的空间。王阳明高度关注人本身,在他看来天地间法窍之最深处,在人心处一点灵明。一个人如若死了,即使天地万物仍在,对这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知行合一的伟大力量

  说到心学,必然要讨论“心”是什么,在王阳明看来,心就是良知。王阳明对人性抱有高度期待,他认为:

  人心本来是善的、纯洁无瑕的,只是后天的物欲,遮蔽了一个人的内心。

  因此我们只要“去其蔽”便可以“致良知”,回归本心最为纯净的状态,所以即使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去其蔽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自我反省,另一种就是实践修炼,在行动中体认良知,知行合一。就像有句话所说的:“道理谁都懂,但是为什么要讲呢?”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思想脚步无差无别。知道了却不去做是不知道,做了却没有领悟是你没有做。不同于佛教的修身养性,王阳明认为天地间还有大善大恶,要达到心里的良知,必须行动起来。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名哲学家,更是一位实干家,知行合一在他身上显得极为雄辩。他位数文职,可一旦带兵,竟能战无不胜,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伟大力量。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2

  王阳明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王阳明“心学”作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对明朝中后期直至现代(甚至对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哲学思想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们挣脱朱熹理学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支持,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两方面都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另外,阳明心学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决人们的一些思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对年轻人如何立志和“事上磨练”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一、阳明后学流派

  王阳明去世之后,其学说曾一度遭禁,其弟子们建立了后学流派:江右王门、浙中王门、泰州学派等,王阳明的门生弟子继续讲学不止。王阳明一生学问与日俱进,宗旨屡变,不断臻于成熟化境,他的及门弟子也因性情与理解各异,虽共讲良知却各有特点,由此分出不同的流派。

  江右(江西)王门,代表人物有邹东廓、罗念庵、聂双江等,主张枯寂收敛的修养功夫。

  浙中王门主要代表是王畿。王畿(1498—1583)字汝中,别号龙溪,浙江山阴人,与王阳明同宗。其核心思想就是“真性流行,自见天则”。王畿提出“自信本心”的观念,能够自信自立,则不落小家相,而是出世“大豪杰”,“真豪杰”。他认为,“一生若要做个千古真豪杰,会须掀翻箩笼,扫空窠臼。”

  泰州学派的代表是王艮、李贽等。王艮的学说主要由独立自尊造命,淮南格物,与百姓日用是道构成。王艮之学中表现出强烈的积极用世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便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王艮提出“造命”说,人可以改变命运,创造命运。造命之说是王艮学说中最有价值的思想。“安身”说蕴含了争取人的生存权利与维护个人尊严的思想。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以及“满街是圣人”的提法,与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结合,传播到基层民众之中,对推动民众的人性解放与个性解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阳明心学在日本的影响

  16世纪初日本僧人桂梧了庵到中国拜见王阳明,是日本接触阳明学的开始。明清之际。江浙知识分子为躲避满清的迫害,许多人东渡到日本避难,著名人士为朱舜水。他们在日本传播阳明学,阳明学在日本逐渐取代程朱学说占据主导地位。明治维新时期,许多维新志士如西乡隆盛等都是王学信徒。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得益于阳明学。孙中山曾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

  1905年,日本海军名将之花东乡平八郎接连击败俄国两支舰队、从而获得日俄战争的全胜。

  天皇亲自举行庆功宴会,迎接他的凯旋。

  众人涌上街头,争相一睹战神真颜。

  这时,东乡平八郎的腰上携带的一枚印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印章上刻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image.png  

  三、阳明心学在中国近现代的影响

  阳明学在明清之际一度衰落。

  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列强侵略,于是又想起王阳明这位善于带兵打仗的读书人。

  康有为说:“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阳明先生,百世之师。”

  梁启超认为:“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近现代受王学影响较大的是蒋介石、毛泽东。

  1908年蒋介石到日本振武学校学习,感受到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他发现日本坚毅果决的维新志士都信奉阳明学,也开始阅读研究王阳明,达到心领神驰的仰慕程度。再加上王阳明是蒋的同乡,蒋介石到台湾甚至把他别墅所在的草山改名阳明山。蒋介石一生对王阳明和曾国藩的著作百读不厌。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到日本留学7年,在日本接受阳明学的影响,回国后在道德修身课里讲授阳明学。毛泽东从他老师那里接受阳明学教育,他曾经写过《心之力》的文章,杨昌济给他100分。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讲到物质精神的关系,特别突出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显示阳明心学的影响。

  毛泽东强调要发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显示出阳明心学坚毅果决、一往无前精神的影响。

  四、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一)要总结提炼“心学”蕴含的精神

  1、修身立志、锻炼人格、敢于担当的精神。

  2、在任何艰苦条件下都要有所作为的精神。

  3、无畏无惧,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升我们人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一些失“心”之人无处不在。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犯罪分子之所以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道德之心、良知之心、恻隐之心的缺失。这种缺失与其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的稳定性、自我的意志力等有关。

  如何找回这种缺失的良知之心呢?王阳明心学让我们看到希望,其整个心学体系用一句现代的话说是“让人成为一个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就是让人懂得‘正人心’、‘明学术’和‘破心中贼’。最根本的是要立志成为圣贤之人,有了圣贤之志,人就能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苦和艰难,通过自己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尽自己最大努力,就能成为自己应当成为的那样的善人。

  失去道德之“心”的现代人,将会陷入极端功利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剂道德文化良药,值得我们长久反思。

  (三)鼓励人们多做“事上磨练”的功夫,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事上磨练”,即是结合具体事物,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它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王阳明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是指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 的时候应多多立足现实。那种成天脱离现实冥思苦想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还害自己。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既不能做脱离实际的空想家,也不能做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应从实际出发,多多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即多做“事上磨练”的功夫。不管是学习也好、工作也好,还是社会生活也好,我们应大力提倡多做“事上磨练”的功夫。我们就可以减少失败的机遇,增加成功的可能性。磨练出精品,磨练出效益,磨练出和谐。

  (四)志向要远大光明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这般重视性地提出立志的哲学家,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写明,圣贤之路,唯有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把立志作为学规首位,可见立志在阳明心学中的地位。

  1、立志要趁早。志向立得越早,就越有精力和时间来塑造你的志向。

  2、志向要远大光明。远大志向就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而不是个人角度。

  3、志向一旦树立必须要全力以赴,绝不能半途而废。

  4、对于普通人而言,立志即为善,最低程度不要作恶。

  (五)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当代心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阳明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行原本就不是分开两个过程,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恶念,都已被赋予了道德行为意义上的恶,而行为上的恶举,也能反映到人的良知之上恶的遮蔽。而任何心态问题都只不过是一知一行上的不恰当和不时宜所导致的人心之疾,因此只要个体保持本心的澄明,不生妄念,并将良知扩充到事事物物上去,内心就是坦荡而明净的。

  其次,阳明说知行合一工夫,主要的侧重点在于说行,而不是说知。所谓“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在阳明看来,如果是真正的知,那么就必须在行当中体现出来,离开了行,根本就谈不上真知,所以行才是最基础又最为重要的。用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要有十足的行动力,空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树立一个志向,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努力的过程也是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只要按照这样的心态来对待事情,就不会感觉碌碌无为毫无目标,也不会因为没有努力而懊悔不已,至少努力奋斗的过程会让内心充实。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以快乐的心态面对生活,时刻遵循本心,并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对于国家、民族的关怀,小至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用实际的行动去践行内心真实的追求,做到知行的真正统一,内心一定是澄明自足的。只有内心澄明,才不会生出过度的欲望,也不会产生嫉妒、焦虑、抑郁、躁狂等心态问题。

  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依循良知的道德本能去做判断人与事,你就必然会“真知力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3

  为何王阳明在世人心中有如此地位和评价呢?

  圣人高度

  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创立阳明心学,核心主张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古人一向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五岁的王阳明第一次开口说话便会背诵《大学》,十二岁在私塾读书时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大事?”并答“天下第一等事乃为圣!”自幼立志做圣人,为之后王阳明为圣贤做出诠释及证明。

  “时穷节乃现”来说王阳明再好不过了。王阳明三次参加科举,前两次皆下第。他的父亲开导安慰他说,此不中下次勉而中矣。王阳明沧桑的笑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而为之懊恼为耻。“寻常人往往遇事慌乱,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为之不乱。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练。

  二十八岁第三次科举进士及第,开始从政生涯。四十七岁因功被封为新建伯。 阳明先生一生三次平定祸乱,荡平盗贼。其文韬武略,世所罕见。然而无论当官,被贬,或行军打仗,总不忘记讲学,讲学为第一要务。五十六岁因肺炎加重,告老还乡。临终之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是知善知恶的境界。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心学深度

  作为儒学的一门家学—阳明心学,推溯自孟子,发展自王明阳。先生对自己心学总结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源没有善恶的区别;只是有意念的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人的良知看到善会喜欢,看到恶会憎恨;为善去恶是格物,纠正错误的事情,且有好的作为都是出于对事物的理解。

  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弘治二年,王阳明遍读朱熹著作,为了实践朱熹“格物致知”,“格”了七日七夜竹,什么都没发现,人却病了。“守仁格竹”就自此产生。此后反对程颐朱熹“格物致知”方法,以理无穷,格之则未免烦。

  心的纯度在阳明心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去人欲存天理,格人欲为天理,心即理也。这便是先生的心与理共生共存关系。去蔽心欲,归心之本,志存大善。只要最终目的是好的,心是光明的。王阳明在平叛宁王时,用假传圣旨募兵。他已经成为心体自由的人,政治,道德,法律已经不能制止。一心在横,人当驰者。若心无自由,心无光明,则无王阳明。

  公元1506年,34岁的王守仁因冒犯大阉刘瑾,贬任贵州龙场驿驿丞,一个掌管驿站的不入品小官,在人迹罕至的西南边镇,王阳明潜心研究,龙场悟道。终于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致良知说。

  在王学看来,良知人人具有,商贾之人,田夫,市民无一例外。虽终日为市,不害其为圣为贤。但能不能致那良知,要看你心诚坚否。若不忍去“致”,即便有良知,也是种浪费。就是王阳明曾说过的人孰无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

  鲁迅先生曾说过,单是说不行,最紧要的是做。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对说和做的悟道。行与知是一体,欲复良知本体之先即行知合一。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二者相为表里,不可分离。

  行必且知,否则不能到行;知必为行,否则不能算知。公见之知行合一尤甚,其下可传道授业解惑,上马便征战沙场立功,当省今人。其江西剿匪,事宁之乱,更为美谈。

image.png  

  本质宽度

  心即理涉及心与物的关系。阳明先生认为天下之事又有心外之理乎?即理在心中。可预防社会失范的法律法规可以纯粹物化,为其外之刚,若理在心,则法律化道体之身。因此,阳明之学道于德为甚有益,即道德意义在于德性之自成。在理论上,道德建设理论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建设是主体自律的内在要求,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心即理对于解放思想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大都人云亦云,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认知。阳明先生认为人应该不被情绪左右,良知的展开需要致良知,致良知则将他推广于事物。是良知之自见。

  “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致良知说是一条道德人格的前进路线,体现了人性最纯粹的光芒,不仅照亮我们自己,而且还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为私心而中断,为物欲所遮蔽,不能因不同一而自我否定。

  这一点,可醒今人荒凉之、利之、俗化之心,抵御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只需将良知做到“致”,就是把道德真诚的仁爱之心发挥出来,去应对万物,使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而不行,并不是真正的所知。人们做不到是因为工夫还不到,参透了自然就可以做得到。阳明心学告诉我们,须在日用伦常之间,于礼乐刑政之间,为善去恶,从根底去除改变。

  知行然以其爱亲,以修身齐家,以尽伦尽职,为政事。人们做为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且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知行本为一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一点给予道德实践、自我改善的勇气,道德修养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来完成才有意义。

  阳明心学不仅是人性的回归,也是向前的动力。至圣至贤、卓立千古的阳明先生一生所悟出的王学,令人各得内心之光明,破其桎梏,奠定一生格局;令人思古追慕先贤,获得民族前进力量。阳明心学的智慧,正是今人内心踌躇,求同存异时的定心丸,正是解决当今社会道德松弛、信仰缺失的精神良药。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相关文章:

龙虾的主要食物07-07

鸡的主要食物07-10

坚果的主要品类07-26

大脑最主要的部分05-24

蛇的主要特征07-25

鱼的主要特征07-20

服饰主要包括哪些07-04

墙体散热的主要途径05-18

空气的主要成分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