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巅峰时期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
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1
在领土疆域方面,清朝是有很大贡献的,其鼎盛时期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为1316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现在要大很多。
虽然晚清时期割让了不少领土,但其灭亡时其手里还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而清朝能拥有如此庞大的疆域,一是能打下来,二是能管得住。
清朝的领土肯定不是充话费送的,而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明清鼎革时期,尚没有国际合约来具体约定各国的边境的先例。所以清朝和明朝不存在领土继承关系,清朝对外扩张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国际上的制约,只取决于自己能不能打下来。
1644年清朝入关,并很快相继击败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和几个小朝廷,基本占有了原先明朝的领土——即汉地十八省。而这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有效控制的主要范围。
同时,清朝在入关之前已经统一了东北地区,降服了漠南蒙古。所以这时的'清朝已经拥有了历代王朝的主体范围。
不过清朝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此。
1683年,在清朝的持续打击下,割据台湾的郑克塽(郑成功之孙)投降,清朝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彻底消除了东南沿海的隐患。
与此同时,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持续向东扩张,击败了漠北蒙古喀尔喀部,并妄图吞并漠南蒙古,甚至进兵中原,对清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康熙果断出击,三次出击,其首领噶尔丹兵败阵亡。漠北蒙古喀尔喀部归降清朝。
不过噶尔丹虽死,但准噶尔汗国依然占有西域,甚至染指青海和西藏地区。最终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皇帝的努力,于1758年彻底击败了准噶尔汗国,从而控制了西域、青海和西藏地区,使清朝版图达到鼎盛。
但清朝的扩张并未停止脚步。1762年,乾隆发兵进攻缅甸,希望能控制中南半岛地区,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此后,清朝的对外扩张和大规模用兵便停止了下来。
清朝对全国的管理行之有效
清朝不仅能打下如此庞大的疆域,更能实行不同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对于汉地十八省,清朝沿用了明朝的行省制度。这一套管理制度非常成熟,无需多言。
同时,清朝又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力度。收降台湾后,清朝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1885年,设台湾省。
对于蒙古诸部,清朝则采用了盟旗制度,并与其亲善清朝者进行和亲。
盟旗制度严格划分明确了蒙古各部之间的领地范围,这不仅避免其产生内乱,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其再次统一,形成威胁清朝统治的势力。而清朝与科尔沁等亲善清朝部族的和亲联姻,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关系。
对于西藏和青海地区,清朝则派驻驻藏大臣和西宁办事大臣,统管西藏和青海地区,其职权和控制力远胜于历代。
对于西域地区,则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设新疆省。对于漠北地区,清朝则设立乌利雅苏台将军进行管辖。
清朝对于以上地区的管辖都是实质性的,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委任部族首领进行羁縻统治。
能打的下,又能管得住,所以清朝才能拥有如此之大的疆域。
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2
清朝和元朝的版图哪个大清朝与元朝哪个国土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为年代跨度的原因,人们对它的了解也最为详细。
电视上的清宫戏也成为不少人的共同记忆,除此之外人们还记得不少清朝的名人,林则徐、曾国藩等人。但是最让每个中国人铭记的还是清政府在为保全自己统治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割地赔款。
比如在《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就直接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我国领土主权损失惨重。但是谁又能想到,清朝覆灭之际,我国的国土面积竟还有1100万平方公里。
难道清朝前期真的对我国版图做出了突出贡献吗?
据估计与清临近的明朝末年国土面积仅有350万平方公里。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且看下文分析。
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就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接着一个王朝的建立,所以每个王朝的国土面积都会有些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王朝必然会继承上一代王朝的国土面积,比如明朝。
中国历史上元朝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可谓之最。
可惜元朝末年,元政府暴虐专政,激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位,在战乱中,元朝管控不甚,丢失了大片国土,所以当朱元璋成功登基之际,国土面积也只剩不到九百万平方千米。
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却凭借着自己的赫赫战功,硬生生将明朝国土面积打到了约一千万平方公里。
最辽阔的时候明朝疆域东北抵到了日本海,西南临近孟加拉湾,可见明朝初期的国力强盛。
不幸的是,明朝前期的国土面积已经是巅峰了。
明朝掌握领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中央直属管理,一种是收为自己的附属地,设有羁縻卫所。所以明朝很多领土面积都是没有直接掌控的,这些附属地会随着明朝控制力的衰弱而改变态度。
所以当明朝末年,国家危难之际,这些羁縻地也就自立门户了。而除去羁縻地,明朝末年实际上的国土面积仅有350万平方公里。
明朝覆灭之后清朝入关,取代了明朝统治,同时继承了明朝的领土,只是与明朝“放养”政策不同,清朝一直加强对领土的把握,甚至将明朝时期的羁縻领地都收复了,还包括了新疆、内外蒙古、西藏等地。
所以根据历史记载,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就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
当然后期清政府割地赔款,导致国土缩水了两百万平方公里。但是仍然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交给了民国,奠定了今日中国领土的面积。所以说清朝在扩充疆域方面看还是有一定的贡献。
如果不是清朝的迅速扩张和收复失地,或许这些被明朝放弃的领土也不会被收回来。
当然问题要辩证的方式来看待,清朝虽然在前期拓展了疆域面积,但是最后却卖国求荣,为了所谓的支持和脸面丢掉了部分领土,甚至还任殖民者在自己的国境内肆意妄为,改造殖民地。
而也有不少网友对当时清朝末年的领土面积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民国建立前夕,清政府早已是众叛亲离,所以各省都是以独立的方式加入民国的统治,最后清朝宣统皇帝退位的时候,他实际掌控的统治面积不过一座故宫而已。
这就是所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对待历史也要有这样的态度,对待历史真相认真钻研,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带入自己的思考才能在发现历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3
清朝的最大象征是什么
一、顺治皇帝的痴迷使佛教的影响在满洲贵族之中快速普及
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土中国以来,知道南北朝时期才开始迅速壮大,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皇室的支持使佛教进入繁荣时期。佛珠也开始被大量用于中国中土佛教之中。由于地理的不同,在制作过程中只能够因地取材。按照佛教制式,佛珠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类不同的类型。其中持珠,就是佛教徒手中持念的佛珠。清朝的朝珠起源于藏传佛教的佛珠,早在女真还未入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贵族之中就已经开始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且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部首领通常也会把上好的佛珠当做贡品先给他们的“大汗”(也就是后来的皇帝)。不过此时佛珠配饰并没有完全普及,也不是强制性措施,完全属于个人自愿。
朝珠的真正普及是因为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虽然是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但他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能力,完全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功劳。同时顺治皇帝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虔诚的程度达到了痴狂的程度。清宫档案中记载有一群和尚就在宫中,随时为顺治皇帝服务。虽然关于顺治的去向扑朔迷离,清朝官方的说法说他是病死的;野史中的说法说他因为爱妃去世而出家。无论结果究竟如何,他对佛教的推崇是真实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朝帝后朝服的画像中可以看到,前期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没有佩戴朝珠,但顺治的皇后却佩戴了朝珠。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而康熙以后,历代帝后的朝服像中均佩戴有朝珠。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朝珠制度是在康熙时期正式确立,并由皇帝本人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
二、朝珠逐渐成为清朝贵族和官员之中身份等级区分的象征
进入康熙时期之后,佩戴朝珠逐渐成为一种硬性规定。在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雍正皇帝》中出现了李卫冒充官二代去当铺兑当珊瑚朝珠的.故事,可见在康熙晚期佛珠已经完全普及,成为官员的必备之物。换句话说,此时的佛珠已经和官服胸前的补子、帽子上的顶子一样,成为了区别官员身份高低的一种凭证。
形成正式制式的朝珠全部都必须挂在脖子上垂于胸前。朝珠的数量一共108颗,这是硬性标准,不能多也不能少。每27颗之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具体的佩戴要求:凡皇帝、后宫嫔妃、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御前侍卫和在京官员等,都必须佩挂朝珠,上等的朝珠也成为皇帝赏赐官员的常用之物。
不过朝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品级过低的官员和一般的百姓坚决不能佩戴,如果逾越,一经发现以大不敬之罪论处。对于佩戴朝珠的用料,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一个官员胸前所佩戴朝珠材料的好坏,可以判断出这个官员的品级高低。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区别很大,其中大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连亲王、郡王这样的高级贵族也不能使用。
此外根据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场合的衣服,所要佩戴的朝珠类型也不同。皇帝祭祀天坛时,穿蓝色的朝服,要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坛时,更换为穿明黄色朝服,佩戴琥珀朝珠;在日坛朝日行礼时,穿红色的朝服,佩戴红珊瑚制成的朝珠;在月坛夕月礼之时,穿白色朝服,佩戴绿松朝珠。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日、月(不得不说可真是麻烦,感觉当真不如历代中原王朝的冠服,想想那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场景)。此外有封号的命妇也可以佩戴朝珠,她们在穿着吉服参加普通活动时,只需佩挂一盘朝珠;但若遇重大活动如祭祀大典、接受皇帝册封时,则必须穿着朝服并佩挂三盘朝珠。
怪不得清朝人都会佩戴佛珠,原来是有讲究的,真是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文化与象征
【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相关文章:
杜洛克黑猪最大能有多大08-08
世界上最大的蘑菇有多大08-22
清朝最后的宫女去哪里了08-02
清朝的乾隆有几个皇后08-22
清朝有名的姓氏有哪些08-23
清朝有潘安这个人吗08-20
清朝溥仪父亲载沣的晚年结局07-22
清朝雍正多少岁死的08-02
水的密度多大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