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习惯,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生命是一个宏大工程,精美的装饰只有在大构造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实现,小习惯的价值必须依附大习惯的价值而存在。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成年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
印度古谚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以前很多年我都非常喜欢这句话,觉得其中充满智慧,它不仅充分表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可以决定命运),而且点出了培养习惯的方法,就是“播种行为”。
一个行为反复重复,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习惯。一般我们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很自然地就想到要让孩子反复重复某一好的行为。因为我们认为,只要维持足够的时间,就会习惯成自然。
但是最近这两年我慢慢发现,我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反例。比如,以前在父母家我从小维持了多年的某些较好的卫生习惯,在自己成家之后却荡然无存;同时妈妈多年身体力行并极力推荐的饭后刷牙习惯,我原来从未做到过,而在前不久自己闹了一次牙病之后,就毫不费力地达成了。
当我开始反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时,我发现不仅习惯,即使日常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一整套的心理机制在发挥作用,就如同海上的冰山一样。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永远都只集中在眼前可见的冰山一角(习惯和行为),而对海面下潜在的巨大冰山(心理)毫无知觉,我们实际上很难做到有效的干预,也许还会弄巧成拙。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心理和人格的状态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习惯不过是一种表象,是其中的一个媒介而已。
简单举个例子吧。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在我看来,学习不能仅仅简单地归为习惯的问题。
学习首先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专注力从小就被破坏的小孩,如果你不去关心他心理的缺失,他是永远都不可能养成专心听讲、专心写作业的习惯的,因为他做不到。
其次,学习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充满兴趣主动学习的孩子,也许他并没有养成每日先写完作业再去玩的习惯,但是他的学习很可能比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每日在家长监督下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更加优秀。
事实上,有学习能力又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表现得比较优秀,而且他们也往往表现出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别的家长看到这些孩子身上的好习惯,就希望克隆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却根本不了解这些好习惯背后的心理基础,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收效不大。
【靠强化,就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相关文章:
养成好习惯教育随笔04-07
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08-03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09-01
如何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03-01
养成好习惯教育随笔14篇04-07
如何让孩子养成持续阅读的好习惯04-03
和孩子一起养成阅读好习惯03-19
养成四个好习惯,孕育健康宝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