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学习,不如按年龄特点来教养

时间:2023-09-08 15:27:01 学习 我要投稿

  一至三年级学习、教养重点

吼孩子学习,不如按年龄特点来教养

  让孩子对学习有好的印象,别培养对学习的厌恶憎恨

  很多研究都发现,当我们处于积极、愉快的情绪时,我们大脑的学习能力更强。这时,我们有基本的安全感,所以敢于去探索,我们思维的层次较高。否则,在有压力、消极低落、自卑的状态时,我们本能地退缩到低层次思维里,我们的大脑关注的是生存而不是发展。所以,当看到孩子有错题,希望他提高时,发怒、吼他,只能让他变得更“笨”。老师们也应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感觉在学校很愉悦、安全,这样您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您班级的成绩才会比较好。

  另外家长正面、积极的态度,会让孩子对学习有个好印象,觉得学习是好事。您要记得——每次为学习而跟孩子生气,都是在强化他大脑里这个神经回路:学习是不愉快的,学习是坏事!这是在训练他恨学习。千万别这样做!因为他以后得学一辈子呢!

  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有初步自我管理能力

  十岁以下的孩子,不是特别善于在自己主观意志指导下,长期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事。对他们来说,什么事情做多了,就是形成习惯了。所以好的习惯,不靠家长的说教,而是靠你用各种方法带动他去做到。对幼儿,模仿是他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小学生,您可以想办法把这些习惯变成像游戏一样、变得形象化,让他容易做到。别贪多,一次做到一样,逐渐积累。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记》

  提高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做事能力的信心。在学习方面,就是对于自己能学会、能学好的信心。学霸的特点之一就是,相信没有自己学不会的。他们以后在工作中学一样新技能,都会比较有信心。他们遇到困难,会继续尝试更久,因为相信自己能搞定。小学生们在上学的前三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积累这种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这种自我效能感哪来的呢?

  有时,孩子是看与自己年龄、能力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的表现,来判断的,但是,更多的,他们是根据自己以往经验,积累出来的。如果有这些经历:遇到问题、困难,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靠自己克服了困难,进步了,他就会更加相信,下次也同样能做到的!多次这样经历的积累,就会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

  举例说,我女儿二年级时曾经数学不太好,最差考八十多分,当时班主任特意给我打电话。我还问,这算很低的分吗?老师不解地回答:“根据她的能力和各方面的表现,她应该分数拔尖!”她自己当时也为此烦恼。后来我们计划要多做点练习题,提高运算的准确率;有空时,她爸给她讲讲奥数题,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考能力。这样,很快她数学成绩上来了。

  三年级之后的暑假,我们整个假期除了一点作业,没做任何数学题。开学后,她数学又考到八十多了。这时她不发愁了,只是淡定地说,“哎!我又退回二年级那程度了。”然后不用我说,她自己多做点题,成绩又恢复了。后来她坚持按照进度做一本练习册,期中和另外一次大考数学都是满分。这些成绩让她对那本练习册开始有点“迷信”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做,劝都劝不住。

  大约二年级时,语文听写生字组词,她总会错两三个,基本上是生字写对了,但是用生字组的词不会。几次以后,我告诉她,每课挑重点生字查词典,组几个词。我说,赫敏也会这样做的,让你看看学霸是怎么复习的。她坚持做了几天。周末有空时我和她一起查,给她讲讲。有一天放学她高兴地说,语文测验得了满分!这次考试,有个“炼”字,全班其余同学都写成“练”,她复习到了,写对了。其实,字词在于平时多阅读,但必要时,来一次强化学习,也很好。学到几个字词是次要,关键是让她亲历:付出努力后,果然有收获!这种信念很有价值。现在四年级,我们对字词比较放松,因为阅读量大很多了。

  又想起来,三年级时有区里统考,老师们都很紧张,每天强调这个考试如何重要,搞得她也挺紧张。她说语文考试时她正写作文,另外一位老师进来,她以为时间到了,紧张得不得了。老师问你怎么了,然后告诉她,还有大把时间呢!后来四年级时市里统考,老师们仍然强调,但是这次她开始明白了:平时复习好了,那么,时间应该都是够用的;考试题是按照平均水平出的,不会难到哪去……

  其实,小学低年级,孩子们所做的就是适应学校学习生活。他们通过一次次经验,逐步形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从幼儿园时不知“作文”为何物,到三四年级时,基本搞清楚了,上学是这样一回事。他们锻炼出了基本的应对能力,大致能胜任。

  对各科最初的理解要端正,不要仅仅追求表面得高分

  低年级家长,有时难以自控,为了让孩子的成绩在班级群里比较好看,为了少被老师点名,而对孩子过于要求完美,用大量的机械练习占据了他所有时间。

  这样做的代价是:

  1.损害学习兴趣,倒了学习胃口;

  2.只关注表面的表现,孩子没机会去感受、探索,发展多方面能力,这些深层能力的滞后高年级后会体现出来;

  3.孩子没有机会练习自主学习,不会自我管理,缺乏做事的主动性。

  不追求表面的完美,其本质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信心,相信他以后能有提高。

  高年级学习、教养重点

  摸索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习习惯,在小学高年级以后、中学、大学,都将深化为学习策略。策略,有更多主动的成分,是一个人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是他自主决定的做法。

  学习策略包括很多:制定目标和计划、根据不同任务寻找最适合的方法、控制你的注意力、自我监控、寻求帮助、评价与反省等等。

  能进行自我调节式学习的人,他们有比较高层次的“元认知”,就是说,他们随时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思维状态和路径是怎样的,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更高程度的监控和把握,好比是他们头脑里有个小导师,在对他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估和调整。

  这些如何教孩子呢?

  在小学低年级时,孩子自己不太容易自觉形成这些习惯,家长即使教他,他思维能力有限,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一个可能有效的办法是:家长多谈论这些。您谈论自己比谈论孩子效果好。比如,您跟他分享:“妈妈最近必须两天内读完这本书,时间太紧了,怎么办呢?我想到两个办法:每天少看手机;快速浏览每章最核心的内容……”孩子听着,等于是在观摩。经常听到家长谈论所使用的策略、思考的过程、评估反思修改,孩子以后就比较容易在自己学习时,用上这些,有这样的思路。

  从小学中高年级起,可以逐渐带动他去做。做法有:

  1.第一步总是提醒他去体验、感受。比如带他分析错误,你觉得这说明哪部分需要加强。

  2.给孩子选择和决定权,让他自己安排,尝试各种做法,练习自己判断。留给他的任务尽量是宽松些的,不是过于具体的。

  3.事后问孩子一下,让他回顾做法和效果,养成总结的习惯。经常让孩子给你反馈,以后他就逐渐有这种自己给自己反馈的习惯。(学习策略以后详细写)

  家长不要想: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别问,就按我说的做。那样总也带不出徒,总得贴身陪读,太累了。孩子也烦,从来不觉得在为自己而学习,也不能练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您一定记得,随着他长大,要教他练习自我管理,逐渐给他更多空间去自己决定。

  对小学孩子,也不要标准太高,他会做不好、有反复,家长得根据他的情况看,究竟能放手多少。

  满足求知欲,打开广阔的视野

  孩子在九岁、十岁后,常常会有特别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好像刚刚从梦里醒来一样,看着周围新鲜的世界,什么都想了解!这种对知识渴求的劲头,如同一个突然身体疯长的孩子饭量激增一样,他渴望了解所有未知的领域!他们像五岁的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一样,每天脑子里都冒出无数个新增的关注点。这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关,也是这个年龄段心理成长的表现。

  我特别想给家长的一个建议就是:

  在放学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的时间都用来做学校的任务,要给他们留出来阅读课外内容的时间!周末、假期更是如此。家长要顺着他的求知欲给备足料。您多和他聊他关注的那些领域,一起查找资料,买有关的书,多带孩子去书店逛。顺便说句,我在孩子小时候很少带她去书店,觉得书店的书质量一般,不如我在网上找到的书好。但现在我经常带她去书店,因为她能阅读的范围更广了,在书店她很享受自己浏览挑选的感觉。

  家长不一定要孩子学太多兴趣班和补习班,多了,哪样也很难能多投入。但要留出时间让他广泛自由地涉猎。

  形成自己的学习动力

  九岁、十岁这个阶段,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孩子对事物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话,都批判地听,绝不盲从。比如,他们开始对老师的一些做法表示不同意,会指出哪里不合理。对家长就更是如此了,有时孩子会像两岁时那样,你说是黑的我就一定要说是白的。你推荐的书我才不看呢,我要自己挑。

  很多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开学前不那么盼着上学了,原因就是如此——上学?给个理由先。过去,我女儿是本能地要当个好孩子,所以,老师、学校和家长的要求,她都努力去做。除非有大的分歧冲突,否则并不想太多。九岁以后,她是习惯性地质疑。上学、努力学习,对她现在来说,需要有个让她自己真心认同的理由。

  好在,这么大孩子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十岁时,他可能对未来已经有很多想法了,他们对未来有很多美好的、天真的梦想和憧憬。(我女儿现在的梦想是要发明、设计很多东西,专利数超过爱迪生。她小时候还梦想像巧克力工厂里面的旺卡先生一样,带领别人参观自己的大城堡、大别墅。)如果是这样,那么,家长一边支持他不断探索自己的目标,一边让他明白学校学业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形成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的动力。

  让孩子形成自己认同的学习动机,这不是一次说教就能完成的,这是要持续努力的事。这些做法会有帮助:读人物传记,了解有成就的人的成长历程;对受教育过程有了解;对社会运作方式、各个行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有经过自己努力,对外界促成变化的体验;家长和孩子分享自己求学、工作、创业的经历体会……

  当然,即使孩子看似有自己的动力了,他也不一定能在行动里做到。我们大人也是新年计划时信誓旦旦,一个月都没能坚持。所以,在孩子有雄心壮志时,提醒他做出具体的计划,或许有点用。对于十一、二岁以上的孩子,这个从目标、雄心壮志,到计划、行动的过程,可能完全发生在他自己内心里,家长都无从知晓。

  多参与学校活动,增强归属感

  有些孩子,如果在校学习或交往方面遇到困难,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开始不喜欢上学。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除了帮他解决具体的学习和其他方面困难,还要多想办法,帮他增加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增强归属感。比如,加深与老师的连接、与同学们的友谊,鼓励孩子多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多为班级建设做事。

  一项德美两国科学家所做的跨越50年的面向高中生的调查表明,“对学校感兴趣。在学校负责任地完成各项任务、拥有良好的写作和阅读技能,这些可以培养的行为和习惯,与未来较高的收入以及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

  我女儿现在上学,比较吸引她的,是今天有机会和哪个老师有怎样的单独沟通了、哪个男生说了什么搞笑的话、她参与的活动有怎样的进展了、她帮助的同学英语成绩提高了……当然,每天的学校生活不可能都是他们认为的好事,但总有些这样的小确幸,让小孩珍惜,让学校生活不那么枯燥,回忆起来有很多美好。

 

【吼孩子学习,不如按年龄特点来教养】相关文章:

孩子学习才艺的最佳年龄08-19

孩子学习不主动怎么办09-01

【经典】孩子学习不主动怎么办09-07

孩子多大年龄时学习舞蹈比较好呢?08-30

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04-28

把握才艺学习的最佳年龄08-19

孩子不爱学习不专注的原因原来是这样09-02

女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好处07-04

不生孩子的好处07-03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