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岁半了,会说许多三个字的词和句子。一次,给儿子穿了一件新t恤,儿子特别高兴,伸着胳膊蹒跚地走过来说:“妈瞅瞅。”“嗯!真漂亮。”得到表扬后又向爷爷走去:“爷瞅瞅。”爷爷用骄傲的口吻说:“好孙子!真好看。”待全家都夸他的新衣服漂亮后,爷爷也换了一件新衣服向他炫耀,结果儿子语出惊人地说:“爷讨厌。”逗得全家人开心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我不由得反思:他怎么会说“讨厌”这个词,跟谁学的呢?正在埋怨着,突然脑海中闪现着我和老公开玩笑时说过的话——原来是自己教会了孩子,还能怨谁呢!从那以后全家人说话都小心起来,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影响了孩子。
当儿子无意间说出了“讨厌”时,我总是给他纠正:“不对,不能说讨厌,不好听。”可是越这样说,儿子越重复“讨厌”这个词。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好心纠正反倒在给孩子加深印象。我和全家人商量好,只要儿子说“讨厌”,我们就装作没听见,继续做自己的事。儿子见没人回应,便转移了注意力。过了几天,便很少从儿子口中再听到“讨厌”这个词了。
孩子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表达习惯,我们无意间的一句话,孩子就有可能学了去,拿来用,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点评:想要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首先要自律。不论在家里在外面,孩子都有可能学到一些不好的语言,有些孩子还会经历一个特定的时期:说狠话(例如“我枪毙你”,“我把你踢到百货大楼去”等)、脏话,这是孩子在实验语言的力量,冷处理就行了,勃然大怒或者反复纠正其实是强化了孩子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