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

时间:2023-11-01 17:10:00 学习 我要投稿

  金猫、黄喉貂、云豹、狼类的动物。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1

  为何老虎不吃大熊猫?

  首先,大熊猫虽然是吃竹子的,但是它们却是食肉动物,因为在远古时期,早期的大熊猫就是吃肉的,后来是因为基因突变,才导致它们放弃了吃肉。

  现如今,虽然人工繁育的大熊猫,都是吃竹子,但是,在野外,却也有野生大熊猫吃肉被拍到的情况,而且还不少。比方说,在去年11月,我国陕西一带,就曾经拍到野生大熊猫啃食羚羊骨头的画面。

  而且近年来对于野生大熊猫的研究,也发现很多野生大熊猫的粪便样本中,都是含有没有消化完的动物残骸,这也意味着,在野外环境下,野生大熊猫仍然保留着“吃肉”的天性,只不过相较于吃肉来说,它们更喜欢吃竹子罢了。

  这也意味着,虽然大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不过,事实上这种动物却也是猛兽,而且和大熊猫同时代出现的物种,普遍都灭绝了,大熊猫却可以存活至今,这些都意味着,大熊猫是自然界中的强者,是具有很强的生存优势。

  所以,老虎想要吃大熊猫,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毕竟大熊猫也是很凶猛,攻击性很强的.动物,这两个动物到一起,还指不定谁吃谁呢,自然,老虎也就不可能吃大熊猫了。

  其次,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去吃另外一个物种,有一个必须的先决条件,就是这两个物种的栖息地是重合的,然而大熊猫和老虎的栖息地,却并不重合。

  当然,在四川和陕西一带的山林中,过去也曾经存在过老虎,比方说华南虎、秦岭虎,但是,它们却早就已经灭绝了,而且即使存活至今,从体型和咬合力来看,和野生大熊猫也是半斤对八两,谈不上野生大熊猫被老虎吃掉一说。

  更何况,现如今在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中,根本就没有老虎分布,甚至可以说,就连食肉动物都很少,又何谈老虎去吃大熊猫呢?

  大熊猫真的没有天敌吗

  熊猫喜欢爬树,喜欢在树上睡觉,是为了躲避天敌。

  主要敌人有四个。

image.png  

  1、金猫

  金猫,天性凶猛,外形四肢粗壮,属于肉食性动物。他们对于大熊猫来说是天敌,当弱小的幼年熊猫或者是残弱熊猫出现时,独居的金猫可以将其捕杀。

  2、黄喉貂

  黄喉貂,体态虽小,动作敏捷,可以捕猎大熊猫,野猪等大型天敌。

  3、云豹

  云豹是大熊猫最大的天敌。生性在众多天敌中算是最为凶猛的存在,除去人类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任何动物云豹都可以与之对抗。

  4、狼类的动物

  这些因为属于食草性群居动物,见到大熊猫自然不害怕。

  如果熊猫爬上树,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而且还可以耳听八方,这样更好地避免天敌,避免成为他们的餐中肉。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2

  一般大熊猫的智商相当于人类的3岁至4岁左右。熊猫非常的聪明,一般能从饲养员给放食物中挑选新鲜的食物,而且经过和饲养员长久的`接触后,能听懂一部分饲养员的话,能和饲养员进行短暂的交流,互动。

  大熊猫的智商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60多种。一般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image.png  

  大熊猫的体色主要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因此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特点。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3

  大熊猫的演化

  我国科学家在目前大熊猫生活的区域发现了一具史前大熊猫的化石,据分析,该化石来自于800万年前的始熊猫。相对于大熊猫而言,始熊猫体型较小,只有大熊猫的1/3,而且始熊猫全身颜色灰不溜秋,没有如今大熊猫黑白分明的颜色。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800万年前始熊猫并不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在当时它所处于的环境中,生活着体型硕大的剑齿虎,以及好斗的独角犀,还有数量较多的原始鬣狗等。在这种环境下,始熊猫需要伪装色来保护自己。

  依靠着猥琐发育,始熊猫存活了下来,并演化成了小种大熊猫。和始熊猫相比,小种大熊猫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时的地球已经迎来第四纪大冰期,而秦岭一带由于南北各有高大山脉阻隔,使得来自寒冷区域的水汽无法到达这里,因此秦岭以南地区成为了当时的生物避难所。

  此时有大量生物从其他各处来到这里避难,不仅有许多食肉动物,还有许多食草动物。在生存竞争压力下,小种大熊猫开始依靠竹子为食。

  其实竹子并不是适宜食用的食物,这是因为竹子营养价值低,且纤维较多,依靠竹子很难填饱肚子。但由于此时当地竹子众多,而且竹子恢复速度快,再加上其他动物抢占了大量生态位,以至于它们只能依靠竹子为食。

  我们知道,始熊猫曾经是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肠道较短,食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这也使得小种大熊猫在消化食物时,植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以至于微生物还未完全将营养物质分解,食物残渣就被排出体外。

  所以大熊猫只能拼命吃,每天吃10多个小时以上才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

  再者,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到来,使得生物竞争严峻,以至于很多生物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其中包括剑齿虎、蓝田人等,而依靠吃素的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

  由于当地已经没有了大熊猫的天敌,所以大熊猫在演化时可以保持较大的体型,也抛弃了保护色,开始出现了黑白分明的颜色,此时就演化成了巴氏大熊猫,体型更大,看起来更强壮,但却是素食主义者。

  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天敌,所以大熊猫逐渐舍弃了食肉动物的奔跑速度和灵敏度,演化成了憨态可掬的大胖子,不仅行动迟缓,就连吃东西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image.png  

  濒危的大熊猫

  虽然大熊猫依靠食素撑过了冰河世纪,但由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减少,再加上人类的猎杀,以至于大熊猫数量直线减少,一度达到濒危状态。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国把大熊猫奉为国宝,并且将其作为特级保护动物保护了近几十年,如果其他动物有大熊猫的保护力度,可能早就摆脱濒危生物的称号了,为什么大熊猫依旧很濒危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大熊猫的繁殖率了。

  大熊猫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未成年时要现场围观大熊猫片(呵呵),才能学会交配。然而大熊猫发情期间才3天,如果错过了这三天,自己又不知道该去哪里学习,以至于无法交配。

  在野外,大熊猫在未成年时会围观亲代的交配情况,但在动物园中,很多大熊猫没有机会观摩。但是饲养员们找到了一个好方法,给它们观看大熊猫片,这才使得它们的自然交配率从30%左右提高到了60%。

  大熊猫繁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两三年才繁殖一胎,每胎只有一个或者两只,繁衍速度非常慢。因此我们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大熊猫几十年,大熊猫数量也没有显著上升,仅仅是摆脱了濒危的标签,依旧属于近危生物。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相关文章:

选购野生蓝莓的技巧是什么09-19

鲨鱼的天敌是谁06-26

大熊猫的特点是什么07-08

梦见野生动物是什么意思08-24

美白肌肤的天敌食物禁忌08-30

梦见野生动物之梦到野生动物08-24

野生黄鳝的生活规律07-13

野生茶的功效与作用07-03

大熊猫的资料07-08

  金猫、黄喉貂、云豹、狼类的动物。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1

  为何老虎不吃大熊猫?

  首先,大熊猫虽然是吃竹子的,但是它们却是食肉动物,因为在远古时期,早期的大熊猫就是吃肉的,后来是因为基因突变,才导致它们放弃了吃肉。

  现如今,虽然人工繁育的大熊猫,都是吃竹子,但是,在野外,却也有野生大熊猫吃肉被拍到的情况,而且还不少。比方说,在去年11月,我国陕西一带,就曾经拍到野生大熊猫啃食羚羊骨头的画面。

  而且近年来对于野生大熊猫的研究,也发现很多野生大熊猫的粪便样本中,都是含有没有消化完的动物残骸,这也意味着,在野外环境下,野生大熊猫仍然保留着“吃肉”的天性,只不过相较于吃肉来说,它们更喜欢吃竹子罢了。

  这也意味着,虽然大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不过,事实上这种动物却也是猛兽,而且和大熊猫同时代出现的物种,普遍都灭绝了,大熊猫却可以存活至今,这些都意味着,大熊猫是自然界中的强者,是具有很强的生存优势。

  所以,老虎想要吃大熊猫,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毕竟大熊猫也是很凶猛,攻击性很强的.动物,这两个动物到一起,还指不定谁吃谁呢,自然,老虎也就不可能吃大熊猫了。

  其次,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去吃另外一个物种,有一个必须的先决条件,就是这两个物种的栖息地是重合的,然而大熊猫和老虎的栖息地,却并不重合。

  当然,在四川和陕西一带的山林中,过去也曾经存在过老虎,比方说华南虎、秦岭虎,但是,它们却早就已经灭绝了,而且即使存活至今,从体型和咬合力来看,和野生大熊猫也是半斤对八两,谈不上野生大熊猫被老虎吃掉一说。

  更何况,现如今在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中,根本就没有老虎分布,甚至可以说,就连食肉动物都很少,又何谈老虎去吃大熊猫呢?

  大熊猫真的没有天敌吗

  熊猫喜欢爬树,喜欢在树上睡觉,是为了躲避天敌。

  主要敌人有四个。

image.png  

  1、金猫

  金猫,天性凶猛,外形四肢粗壮,属于肉食性动物。他们对于大熊猫来说是天敌,当弱小的幼年熊猫或者是残弱熊猫出现时,独居的金猫可以将其捕杀。

  2、黄喉貂

  黄喉貂,体态虽小,动作敏捷,可以捕猎大熊猫,野猪等大型天敌。

  3、云豹

  云豹是大熊猫最大的天敌。生性在众多天敌中算是最为凶猛的存在,除去人类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任何动物云豹都可以与之对抗。

  4、狼类的动物

  这些因为属于食草性群居动物,见到大熊猫自然不害怕。

  如果熊猫爬上树,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而且还可以耳听八方,这样更好地避免天敌,避免成为他们的餐中肉。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2

  一般大熊猫的智商相当于人类的3岁至4岁左右。熊猫非常的聪明,一般能从饲养员给放食物中挑选新鲜的食物,而且经过和饲养员长久的`接触后,能听懂一部分饲养员的话,能和饲养员进行短暂的交流,互动。

  大熊猫的智商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60多种。一般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image.png  

  大熊猫的体色主要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因此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特点。

  野生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3

  大熊猫的演化

  我国科学家在目前大熊猫生活的区域发现了一具史前大熊猫的化石,据分析,该化石来自于800万年前的始熊猫。相对于大熊猫而言,始熊猫体型较小,只有大熊猫的1/3,而且始熊猫全身颜色灰不溜秋,没有如今大熊猫黑白分明的颜色。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800万年前始熊猫并不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在当时它所处于的环境中,生活着体型硕大的剑齿虎,以及好斗的独角犀,还有数量较多的原始鬣狗等。在这种环境下,始熊猫需要伪装色来保护自己。

  依靠着猥琐发育,始熊猫存活了下来,并演化成了小种大熊猫。和始熊猫相比,小种大熊猫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时的地球已经迎来第四纪大冰期,而秦岭一带由于南北各有高大山脉阻隔,使得来自寒冷区域的水汽无法到达这里,因此秦岭以南地区成为了当时的生物避难所。

  此时有大量生物从其他各处来到这里避难,不仅有许多食肉动物,还有许多食草动物。在生存竞争压力下,小种大熊猫开始依靠竹子为食。

  其实竹子并不是适宜食用的食物,这是因为竹子营养价值低,且纤维较多,依靠竹子很难填饱肚子。但由于此时当地竹子众多,而且竹子恢复速度快,再加上其他动物抢占了大量生态位,以至于它们只能依靠竹子为食。

  我们知道,始熊猫曾经是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肠道较短,食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这也使得小种大熊猫在消化食物时,植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以至于微生物还未完全将营养物质分解,食物残渣就被排出体外。

  所以大熊猫只能拼命吃,每天吃10多个小时以上才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

  再者,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到来,使得生物竞争严峻,以至于很多生物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其中包括剑齿虎、蓝田人等,而依靠吃素的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

  由于当地已经没有了大熊猫的天敌,所以大熊猫在演化时可以保持较大的体型,也抛弃了保护色,开始出现了黑白分明的颜色,此时就演化成了巴氏大熊猫,体型更大,看起来更强壮,但却是素食主义者。

  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天敌,所以大熊猫逐渐舍弃了食肉动物的奔跑速度和灵敏度,演化成了憨态可掬的大胖子,不仅行动迟缓,就连吃东西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image.png  

  濒危的大熊猫

  虽然大熊猫依靠食素撑过了冰河世纪,但由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减少,再加上人类的猎杀,以至于大熊猫数量直线减少,一度达到濒危状态。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国把大熊猫奉为国宝,并且将其作为特级保护动物保护了近几十年,如果其他动物有大熊猫的保护力度,可能早就摆脱濒危生物的称号了,为什么大熊猫依旧很濒危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大熊猫的繁殖率了。

  大熊猫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未成年时要现场围观大熊猫片(呵呵),才能学会交配。然而大熊猫发情期间才3天,如果错过了这三天,自己又不知道该去哪里学习,以至于无法交配。

  在野外,大熊猫在未成年时会围观亲代的交配情况,但在动物园中,很多大熊猫没有机会观摩。但是饲养员们找到了一个好方法,给它们观看大熊猫片,这才使得它们的自然交配率从30%左右提高到了60%。

  大熊猫繁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两三年才繁殖一胎,每胎只有一个或者两只,繁衍速度非常慢。因此我们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大熊猫几十年,大熊猫数量也没有显著上升,仅仅是摆脱了濒危的标签,依旧属于近危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