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对细小的东西感兴趣

时间:2023-11-05 09:33:13 学习 我要投稿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孩子为何对细小的东西感兴趣

  紧握小木钉

  2岁的丁丁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入园的第三天,老师就发现他总喜欢手握一些很小的东西,小珠子、小笔芯、小线头、小纸片等等,并且是牢牢握在手心,好像生怕别人抢了去。

  一次工作结束后,他把一小木钉带出了教室,老师发现后,请他归位,可他紧紧攥着小拳头,无论如何都不肯放手。老师坚持请他归位,他始使用“对策”,说等奶奶来接他时再归位。老师答应了,他像攥着宝贝一样,一整天都把那个小木钉攥在手里。

  还有一次,他丢了一个小零件,着急地四处寻找,最终没找到。这件事让他惦记了一个星期,每天他都在找那个小零件,还反复让老师帮他找。

  他妈妈说,他在家也常常握着小玩意儿入睡,并且早晨一睁眼就要看到他的小玩意儿。他还常常为丢失的小东西哭泣。两岁的丁丁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从1岁一直持续到现在。

  孙瑞雪:

  一个时期内,幼儿手里总是紧紧攥着一些小东西……把物品贴身放置或攥在手里是儿童的行为方式。这可能给他一种感觉,一种拥有和不让这个东西转移的感觉。

  丁丁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滞后了,现在正在弥补,同时,占有的敏感期又在借助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来发展。

  非常奇怪,自然总是赐予人弥补的机会,一旦儿童获得了爱和自由,很多恢复机制便自动开启。但6岁过后,这种补偿成长的机遇就越来越小,因为成人无法克服自身的恐惧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在种种限制中,儿童的吸收性心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刚学会走路时,贝贝对她能够活动范围内的细小事物极感兴趣。在小区的喷泉周围散步时,贝贝看到地上有很多小彩灯,便蹲在地上用手指按呀按,抠呀抠的;平时走路时看到地上的瓜子壳、小石子、小纸条都会捡起来研究一番;和她一起讲故事时,大大的画面上她通常会指着角落里的小花、小草问:“这个?”

  一次,爸爸把买来的动物挂图挂在墙上,让贝贝认识动物,贝贝指着挂图上的图片一个个的问:“这个?”爸爸就一个个的说明解释,还不时地为每一个动物配音,贝贝听了很是兴奋。忽然挂图掉了下来,贝贝走上前指着挂图上方用来固定在墙上的小眼问:“这个?”爸爸想着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贝贝已经爬在挂图上很认真地研究这小孔的作用了,于是认识动物的活动无法继续。

  孙瑞雪:

  看微小的东西需要专注,需要耐心,需要聚精会神,需要时间。这些甚至比那观察的对象本身还重要。

  蒙特梭利说过,儿童在1岁半到2岁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使儿童掌握事物的细节,但这不意味着儿童总是这样的,一些成人想当然地认为关注细微事物是儿童所有时期的特征,这是把一种敏感期“泛化”地理解。儿童的敏感期很多很多,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固定,同一个敏感期中儿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幼儿园。她的孩子一岁两个月,刚刚会走。在参观时,我发现这个小宝宝总是停下来,去看地上的小东西。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粒绿豆。她捡起绿豆,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把它捏在指尖,并且还不时地用眼睛搜索着周围的地上,看还有没有绿豆。于是我也蹲下来,帮助孩子寻找。这时,一种感觉油然而生,生活原来可以与自然这样的接近。而儿童的生命就是这么的接近自然。

  一颗绿豆大小的石头粒、一根细细短短的小线头、一片指甲盖大的小纸屑,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可是它们却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好东西。孩子就是在这些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

  1岁到1岁半左右,是儿童能够将手的活动和整个身体的平衡联系起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腿是儿童的运输工具,把儿童从这里带到那里,而手就用来探索和工作。随着手和身体平衡的发展,儿童的手和腿都开始有力量了,他们的活动开始变得灵活起来。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细小事物的照片

  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微观的。儿童在能够实现行动上的自我控制后,就开始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增加对环境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简单图式不断地增加,并且不断地通过调节让本能的感觉活动上升到知觉状态。认知的过程就这样展开了。

  另外,在儿童的世界里,探索观察自然是他生命的一种特殊现象(和成人相比较)。因为这是生命自我创造的过程,所以儿童对整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兴趣,甚至是热爱。世界在他们面前生机勃勃,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在他们的耳朵里、眼睛里、嘴里、鼻子里、手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探索的能量。他们必须发展并越过本能感觉的阶段。这正是儿童的生命不同于成人生命的地方。成人用知识和大脑来理解世界,儿童则用自己的经历将环境内化了,这就是创造生命。这与忙碌的、感觉麻木的成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蒙特梭利说: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