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作文

时间:2024-05-25 15:11:41 学习 我要投稿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作文精选[7篇]

学习作文 篇1

  七月二十一日,这个满怀着悲痛的日子,年仅20岁的武大电气工程本科学生赵小亭在贵州不幸遇难。今年暑假,小亭和去年一样,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报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一起前往贵州当志愿者,却被一块飞落的山石砸中头部;

  在贵州赵小亭和同学一起外出时在崎岖山路上被飞落下的岩石砸中头部,身材娇小的赵小亭顿时就倒在了地上,血流成河。小亭的几位同学都吓了一跳,花了4个多小时把小亭的遗体运出大山,原本只需要40分钟的路程,却用了这么长时间显得那么漫长.

  7月26日,小亭的骨灰魂归故里回到了她所热爱的家乡,小亭的父亲悲痛欲绝,古人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女儿成长的一幕一幕,贵州祭女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情伤痛,以及近在咫尺的故乡,或许已在他心中交杂出难以回味的乡情。是啊,自己最疼爱的宝贝女儿,在这一瞬间被死神夺走了生命,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快的让他难以接受,这世人难料的丧子之痛,令他悔恨莫及。雨,还在不住的.下,似乎老天也为这位花季少女感到惋惜但人死亦不能复生。愿中国再多几位“赵小亭”.

  美丽善良的小亭把她的生命留在了她为之眷念的大山里;用她甜甜的微笑播撒爱的种子;用她火热的内心抚慰着山区孩子的心。她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感动贵定,感动qin南的人们.让我们学习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竭尽全力、志愿服务的高尚情操;学习她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迹。

  小亭你一路走好。

学习作文 篇2

  张怡是我的同桌,她热爱乐于助人,是我们班人人皆知的热心肠。以前,我总是默默地瞧不起她,认为她故意在同学面前装热心肠,让同学们在评选班委是投她一票。但再从那次,我对她的看法起了很大的改变,并决定向她学习。

  就在上学期的一天,兴高采烈的我正走在去音乐室的路上,准备去上音乐课。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带鞋套,我不敢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连忙摸摸自己的口袋,也没有发现它的任何踪影。这下可把我急坏了。怎么办呢?,我不禁这样问自己。一般来说,没带鞋套就必须在音乐室门口罚站。当然这些人就成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我是第一次没带,但也必须跟几个经常光顾教室门口的老朋友站在一起。再说,我是班上的音乐课代表,是同学们学习的模范,站在那儿该多丢人啊。

  在这百般焦急之际,张怡来了。她看到了我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原因。我告诉了她事情的全过程,她听后,二话没说,马上跑去帮我借鞋套。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多少感到一些欣慰,心里对她也是万分感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就快上课了,张怡怎么还没有回来?我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安的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我终于看见了一个正向我奔来的身影,啊,那是张怡!我跑了6个班。终于在一班给你借到了她气喘吁吁的说,不断地用袖口擦着你额头的汗珠,但脸上却是微笑着。

  我接过那只来之不易的鞋套,感激地不知说什么好。也感到了那双鞋套正是同学间的友谊,朋友间的友情。

  张怡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我一定要学习她这美好的品质。

学习作文 篇3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跟上潮流,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要作,在工作上做得更出色。暑期我有幸读了《向孩子学习》这本书,读后让我耳目一新,感触很多。我现在身为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有时也为教育问题生感到困惑,为女儿的不听话而烦恼,读了这本书,让我的思想更进一步,是它教会我如何面对现在的学生,如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它教会我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让她能把我当成她的朋友。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成年人向孩子学什么,成年人为什么向孩子学习,成年人怎样向孩子学习。本书是各位课题组成员访谈诸位专家所记录的一些真实的事例所得出的向孩子学习的结论。本书中的各个小故事都很吸引人,并且每个故事都会让我从中吸取不同的经验,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为了人类的生命之树常青不老,在我们正值壮年的时候,更应该去发现并张扬这一代孩子的优秀品质。本书年选择的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个课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当然不是一昧的向孩子学习,而是要知道今天的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教授康丽颖说:同是跨过一条河,当年父亲走的是公路桥,而今天孩子走的是立交桥。桥发生了变化,两代人过桥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自己过公路桥时的感觉,但是没有理由告诉孩子走公路桥的人一定比走立交桥的人伟大。社会文化的传递肯定是由上一代向下一化传递,作童愈小,愈得接受上一化影响。但是这种传递过程到了一定年龄,到了15岁、18岁,情况就发生了变化。70岁的人要向50岁的人学习,这是肯定的,因为他接受什么都慢了,记不住了,守旧了。50岁的这一化肯定要向30岁的这一化学习。30岁的要向20岁的人传递好多东西。我们家就有个例子。我弟弟25岁,刚参加工作,我就得向他学习,因为他花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时间比我多得多。他可以直接从网上读各种报纸,从中了解各国对中国的任何事情的评价。这些事情我就做不到,虽然我有这个技术,但我没有他那么精通,接受新事物那么快。在饭桌上,我们可以从他那获得很多非报刊、非广播的信息。他每天可以从网上获得3万—10万字的信息,而且很快就能看完。现在还有很多15、13岁的孩子也能做到,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

  从本书中所调查访问的资料中也可以看出,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脑进入家庭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孩子。他们不仅获得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型“玩具”,找到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新窗口,也从中获得了一份自信,拥有了向自己父母解释电脑的权威性,寻觅到了在这方面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如,现在的小学生在新学期开始,自己用电脑为全班同学打课程表。班级组织春游,个别同学会从家里扛来摄像机,跑前跑后为大家拍摄,运用得非常自如,好多家长和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在学习和使用新科技成果方面,成年人常常不如孩子。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告诉你做人之道,向你传授学问,帮你解决疑难问题的人,皆可称之为师。古人在谈及教师资格时,并没有对教师的年龄做出说明。年幼者为师的人也不是没有。当年,曹冲称象的时候只有8岁,却惊动满朝文武,让那些耋耋老臣自愧不如。同样在今天,我们更有以年龄的大小判断人的知识的多寡,也不能认为孩子年幼就无法为师。

  当然向孩子学习是学习孩子的优点,受其积极的影响。今天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深刻的弱点,如在克服一定困难取得某项成功方面的动力较弱、在伙伴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勤劳勤俭表现较差等等。如何正确教导,指引学生呢?了解孩子是向孩子学习的基本前提。

  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世纪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我们要让孩子身上的优点发光发亮。

学习作文 篇4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走出舞蹈训练室。我一直声称自己是最好的舞者。我怀疑自己的能力。心里委屈,保留了最后的骄傲。当时,我清楚地看到路边的梧桐树喷着水,好像在嘲笑我。连路边的流浪狗都用充满不赞同的眼神看着我。突然鼻子一酸,哭着跑回家。

  我从小就爱跳舞,上了初中。我妈也报了舞蹈班。最近我们舞蹈班一直在为市里的舞蹈比赛排练。我在培训班水平不错。自然希望在这个舞蹈中尽可能突出自己。但是比赛前几天,老师突然板着脸说:“你让全队都不和谐了。如果你退下,让我看看。”剩下的人又跳完之后,老师终于笑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我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更换的事情,从那次事件开始,我陷入了无尽的自我反省和抑郁。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直到我看到它。

  在我去拜访亲爱的齐的路上,我看到了一条铁路,那是一条非常古老的铁路。我百无聊赖的看着它,铁轨下的铺路石光秃秃的,甚至有滑下去的趋势。我不禁想知道这条铁路能否运行火车。哦,一声大吼响起,火车飞驰而过。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铺路石在巨大的列车压力下仿佛活了过来,他们手牵着铁轨,扛着沉重的'列车。我看到他们颤抖着,颤抖着,却依然稳稳地抓着铁轨上快速行驶的火车。我的头脑一片空白,盯着铺路石,仿佛它已经打开了。

  铺路石有多小,但他们在工作中并不自我中心,团结一致,无私奉献,乐于奉献。他们紧密团结,形成的巨大力量可以保证列车的平稳运行。

  我终于明白我的问题是什么了

  这一次,在城市比赛中,我重新加入了球队。在这场比赛中,我没有刻意突出自己,而是配合球队的节奏。最后,我们获得了团队一等奖。

  我相信我会继续向铺路石学习,学习他们的集体导向、奉献导向、谦虚稳重的精神。

学习作文 篇5

  70 年前的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 小时学英语,一年能读林肯传;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 小时学英语,七年而不能读安徒生。

  那时候的老师,几乎没有人得咽炎;今天的老师,几乎没有人不得咽炎!

  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 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犹太小孩在12 岁的时候,要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100 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著。

  在中国,把三国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 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 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 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读了100 遍。

  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 遍,就能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念书,就是重复。

  重复是人类语言的规律。

  尽管英语单词数量巨大,然而,1%的单词构成99%的文字,99%的单词构成英语1%的文字。1000 常用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0%的文字;1000 个常用单词最重要,掌握这1000 个单词就掌握了英语90%的天下,这就是四两拨千斤。20xx 个基础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5%的文字。

  20xx 个基础单词是铺路石,念书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铺路石把羊肠小路铺成高速公路。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 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xx 小时的阅读积累。

  七十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人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100 遍,恰好是200 小时的朗读积累;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大的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0 本英语小说,200 本500 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xx 小时的阅读积累,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学习作文 篇6

  每一个未来都是对过去生活的检验,每一个现在都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小野的《自律力》,这句话一直让我受益匪浅。

  我以前自律力不足,拖延症严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作业任务总是拖沓,很多事情等到最后一天才去完成,这样拖沓也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上学容易迟到、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下、整天不在状态针对这种况我也想过改善调整,可每次都因为自己定为不足告终。

  这个问题团扰了我很久,直到一次寒假。寒假开始时,我和往常一样做了计划表后就不管了,刚开始逐能兢兢业业完成,后期抱着玩一二天没关系,大不了明天再补的想法消遥玩乐。哪知道碰上家里停电,我开始百无聊赖,一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边又无可奈何。

  做了很久思照斗争后,我还是决定拿起书读,可能是在停电的环境下我竟觉得这书越看越有趣味,忍不住想在书上写下些零散的心得体会。不知不觉中,一本书已读完,我却还觉得不够,开始写起被我遗忘多时的作业,回过头来才发现积累的作业已全部完成。中指上的茧微微抽痛,却抵不过我此刻的心潮澎湃,我像全身被净化后迫不及待飞出囚笼的轻盈小鸟一般自由轻松,真切体会到了如释负重的快乐。后来我明白,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中那种尽到责任后轻松愉快、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快乐就是这样。

  自那之后我终于开始自律,这种苦乐循环的人间趣味令我着迷。有自律的好习惯,我的成绩也开始稳步提升,再也没有出现过整天浑浑噩噩的状态。也终于明白:学习依靠自律,自律成就学习。

  根据《自律力》中提到的概念,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每一个现在都是过去的未来,每一个未来都会成为现在。因此,只有自律的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才能真正无愧过去,珍惜现在,不惧未来。

学习作文 篇7

  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干货。

  近年来,互联网的风口刮向知识付费产业。一时间,各大宣称知识付费的平台纷纷出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用户。这不禁让人们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

  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如有些平台的模式是平台花钱请一些“答主”,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题。

  而类似“得到”“小密圈”这样的付费专栏,则直接在用户和作者之间建立了金钱协议关系。所谓“1000个铁粉”定律,就是指你的专栏只要售出1000份,每份199元,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似乎是一个“知识人”体面的保证。薛兆丰的专栏卖出20万份,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更新了人们对教授的观念。

  不管模式是什么,“知识付费”的核心观念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从而节约自己的时间。某APP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本书有20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5000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你听一本书,只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读”200本书读人,那不是自己读,而是听别人读出梗概。

  到底什么是知识?就这个根本问题,人们都无法达成一致。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或者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知识”的.碎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济学的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人们用“海洋”这个词来形容知识,说明个人无论如何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对一个人来说,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兴趣,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人和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知识体系的不同。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

  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和网络热点一样转瞬即逝,对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来讲,实在毫无作用。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为什么付费听了一年,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我观察过薛兆丰专栏的数据,20万付费订户,但是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平均在2万以上,也就是说,只有10%的读者打开了专栏(更谈不上认真阅读了)。那些付费而又没有读专栏的人,他们购买的只是“我花钱购买了专栏”这个行为而已,这是十足的学习幻觉。这是“知识付费”热里最经典的场景,有知识,有付费,这是一个买卖,而和学习无关。

  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知识的获得,都要付出时间和辛苦的努力。幻想花钱能够买来捷径,最终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致富捷径。学习需要吃苦,试图偷懒的人,最后会一无所得。

【学习作文】相关文章:

学习的作文【经典】02-17

【经典】学习的作文03-02

(经典)学习的作文03-05

【精选】学习的作文03-04

学习的作文[精选]03-17

学习的作文[经典]03-09

学习的作文(精选)03-11

(精选)学习的作文03-08

学习的作文(经典)03-16

(精选)学习的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