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作文

时间:2024-11-25 14:55:04 学习 我要投稿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的作文

学习的作文 篇1

  我们很快就要读四年级下半学期了,在下学期中,我们的学习要更上一层楼。这样吧,我告诉几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先复习后做做业:回家后,要先认真地复习一遍学过的课文。

  写作业的时候有几点要求:

  1、不能看书

  2、不能问别人

  3、要有时间限制。写作业要像考试一样对待,就不会出现‘作业全对,考试不会’这种现象

  二、做笔记:做笔记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一种很粗的彩色笔。我看来,做笔记用这几种颜色最好,橙色是重点内容,蓝色是有疑问的内容,绿色是没有理解的内容,切记:没有理解和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然后把答案写下来。如果你平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以后可以把笔记纸一折两半,一半记录老师上课在黑板上写的内容,而剩下的一半可以用来记一些重点,或者是老师举的例子。如果我们平时能记笔记,这个对于期末的总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学期,我主张同学们都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目前的实际情况寻找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比如从前不及格的同学要力保及格,及格的同学要争取成绩优秀。一旦有了新的学习目标,学习来就会有方向感,因为是自己定的学习目标,也不会觉得是被迫学习,心态会好很多。有了新的目标如同有了新的方向,小鸟儿习起来会觉得更轻松愉快。

学习的作文 篇2

  第一, 上课听讲高效率。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是最重要的,老师把一些做题的技巧系统全面地告诉你,所以你必须集中精神认真听,有时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另外,应该尽量在讲课时就把知识点记牢,平时复习就更轻松了。

  第二,家庭作业认真做。家庭作业是考察我们知识掌握程度的,所以必须认真做,把上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好,把上课没听懂的好好研究一下,查漏补缺,以便全面地掌握知识。而且,家庭作业中有很多是考试中的题型,将这些题型熟练地运用,考试时做起题来会更快一些。

  第三,平时复习要仔细。“学而时习之”,每天都要复习学过的知识,而且要注意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复习时不要觉得已经学会了,就不去认真复习,其实有些地方还有疏忽。有时你复习到了,考试就考了,所以,复习的认真程度也影响了我们的成绩。

  第四,课外习题经常做。最好买一两本课外习题,要少而精的那种。题型全,每种有经典的一两道。每天做几道,跟着课程进度走,不需要“题海战术”,也能让你丰富题型。

学习的作文 篇3

  我现在用的学习用品很多,包括橡皮,尺子,自动铅笔,钢笔.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我的书包。

  它是蓝色的,由防水布制成,上面镶嵌着许多五颜六色的五角星,就像天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它非常漂亮!我所有的学习材料都被我的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第一层是餐具,第二层是作业书和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辅导班的书,第三层是我的绘画作品。书包的两边有两个小口袋。水杯可以放在里面。很安全!书包上有我最喜欢的角色——宇航员。每当我不小心做作业时,书包上的宇航员似乎对我说:“老师,努力学习!”;每当我上课认真的时候,宇航员似乎都会给我竖起大拇指,对我说:“老师,你太棒了!”

  书包,书包,要不是你,我的作业,课本.肯定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我喜欢我的书包,它陪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它带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最喜欢的学习用品]

  朱,镇中心小学3 (4)班的每年都要开学。我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文具,比如凯蒂猫的活动笔,可爱的卡通尺子和精致的书包。今年新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多功能文具盒。我非常喜欢它。

  铅笔盒整体上是粉色的,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粉色很温暖。铅笔盒的形状是扁平的长方形。它的顶部和底部有一个米老鼠和高飞图案。他们笑得像在嘲笑我们。铅笔盒上还写着“1928”。原来这个卡通人物出生于1928年。此外,上面还有一串英语,有些我不懂。我妈妈告诉我这意味着什么:爱你并永远在你身边的伴侣是你真正的朋友。听完这话,五六个小伙伴的名字突然在我脑海中出现。哈哈!原来我很幸运有这么多好朋友。

  这个文具盒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多功能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铅笔盒的正反两面与其他铅笔盒不同,因为文具可以放在两面。前面足够深,可以放一支笔,里面有一个笔筒。反面相对较浅,可以放一把尺子。铅笔盒前面有两个按钮。当我轻按它们时,我会分别弹出两个小盒子。一个盒子有卷笔刀,另一个有橡皮。只要我有它,我不怕铅笔变厚后找不到卷笔刀,橡皮擦也因为乱扔而丢了。我拿起铅笔盒,发现旁边有一个小盒子。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好奇地打开它,原来是一个迷你电风扇。只要增加了钮扣电池,电风扇就会转动。当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我可以享受凉爽的微风。

  这真是一个独特的铅笔盒,充满了我母亲的爱和殷切的期望。我会珍惜它,好好利用它,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妈妈的苦心。

学习的作文 篇4

  学习是个广泛的概念。“读书”即校内学习,也是庞大学习领域内的一环。处在所谓“知识爆发”的现代社会里,读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这里的读书,不仅限于学校的`功课。功课以外的读书,由于可以自由选择,自然就比较容易培养出兴趣味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出四条途径:

  一、 无所为。就是要把学问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为别的目的而做学问。

  二、 不息。就是“天天”读书,“天天”才会“上瘾”。

  三、 深入研究,趣味总是慢慢来的,像吃甘蔗,越往下吃越好吃。

  四、 找朋友。趣味好比电,越摩擦电越多。

  以上的“苦功夫”,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把书读出趣味来。

学习的作文 篇5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其规律则成,违背其规律则败,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螺旋式提高的过程。遵循学习规律,得学习方法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学习方法选择得当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共勉,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

  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

  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就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战胜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你才会学在乐中,乐在学中。

学习的作文 篇6

  5月13日,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先进事迹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亏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贵州人民的回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祉尺遮盖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语“候确”的音译。“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传这里从高到低原有3个大海子,高处的水漫出来流到第二个海子,再流到第三个海子,绵延不绝……“海雀”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学习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习的作文】相关文章: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8

学习的作文07-19

学习的作文07-19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的作文

学习的作文 篇1

  我们很快就要读四年级下半学期了,在下学期中,我们的学习要更上一层楼。这样吧,我告诉几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先复习后做做业:回家后,要先认真地复习一遍学过的课文。

  写作业的时候有几点要求:

  1、不能看书

  2、不能问别人

  3、要有时间限制。写作业要像考试一样对待,就不会出现‘作业全对,考试不会’这种现象

  二、做笔记:做笔记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一种很粗的彩色笔。我看来,做笔记用这几种颜色最好,橙色是重点内容,蓝色是有疑问的内容,绿色是没有理解的内容,切记:没有理解和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然后把答案写下来。如果你平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以后可以把笔记纸一折两半,一半记录老师上课在黑板上写的内容,而剩下的一半可以用来记一些重点,或者是老师举的例子。如果我们平时能记笔记,这个对于期末的总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学期,我主张同学们都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目前的实际情况寻找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比如从前不及格的同学要力保及格,及格的同学要争取成绩优秀。一旦有了新的学习目标,学习来就会有方向感,因为是自己定的学习目标,也不会觉得是被迫学习,心态会好很多。有了新的目标如同有了新的方向,小鸟儿习起来会觉得更轻松愉快。

学习的作文 篇2

  第一, 上课听讲高效率。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是最重要的,老师把一些做题的技巧系统全面地告诉你,所以你必须集中精神认真听,有时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另外,应该尽量在讲课时就把知识点记牢,平时复习就更轻松了。

  第二,家庭作业认真做。家庭作业是考察我们知识掌握程度的,所以必须认真做,把上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好,把上课没听懂的好好研究一下,查漏补缺,以便全面地掌握知识。而且,家庭作业中有很多是考试中的题型,将这些题型熟练地运用,考试时做起题来会更快一些。

  第三,平时复习要仔细。“学而时习之”,每天都要复习学过的知识,而且要注意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复习时不要觉得已经学会了,就不去认真复习,其实有些地方还有疏忽。有时你复习到了,考试就考了,所以,复习的认真程度也影响了我们的成绩。

  第四,课外习题经常做。最好买一两本课外习题,要少而精的那种。题型全,每种有经典的一两道。每天做几道,跟着课程进度走,不需要“题海战术”,也能让你丰富题型。

学习的作文 篇3

  我现在用的学习用品很多,包括橡皮,尺子,自动铅笔,钢笔.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我的书包。

  它是蓝色的,由防水布制成,上面镶嵌着许多五颜六色的五角星,就像天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它非常漂亮!我所有的学习材料都被我的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第一层是餐具,第二层是作业书和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辅导班的书,第三层是我的绘画作品。书包的两边有两个小口袋。水杯可以放在里面。很安全!书包上有我最喜欢的角色——宇航员。每当我不小心做作业时,书包上的宇航员似乎对我说:“老师,努力学习!”;每当我上课认真的时候,宇航员似乎都会给我竖起大拇指,对我说:“老师,你太棒了!”

  书包,书包,要不是你,我的作业,课本.肯定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我喜欢我的书包,它陪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它带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最喜欢的学习用品]

  朱,镇中心小学3 (4)班的每年都要开学。我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文具,比如凯蒂猫的活动笔,可爱的卡通尺子和精致的书包。今年新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多功能文具盒。我非常喜欢它。

  铅笔盒整体上是粉色的,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粉色很温暖。铅笔盒的形状是扁平的长方形。它的顶部和底部有一个米老鼠和高飞图案。他们笑得像在嘲笑我们。铅笔盒上还写着“1928”。原来这个卡通人物出生于1928年。此外,上面还有一串英语,有些我不懂。我妈妈告诉我这意味着什么:爱你并永远在你身边的伴侣是你真正的朋友。听完这话,五六个小伙伴的名字突然在我脑海中出现。哈哈!原来我很幸运有这么多好朋友。

  这个文具盒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多功能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铅笔盒的正反两面与其他铅笔盒不同,因为文具可以放在两面。前面足够深,可以放一支笔,里面有一个笔筒。反面相对较浅,可以放一把尺子。铅笔盒前面有两个按钮。当我轻按它们时,我会分别弹出两个小盒子。一个盒子有卷笔刀,另一个有橡皮。只要我有它,我不怕铅笔变厚后找不到卷笔刀,橡皮擦也因为乱扔而丢了。我拿起铅笔盒,发现旁边有一个小盒子。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好奇地打开它,原来是一个迷你电风扇。只要增加了钮扣电池,电风扇就会转动。当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我可以享受凉爽的微风。

  这真是一个独特的铅笔盒,充满了我母亲的爱和殷切的期望。我会珍惜它,好好利用它,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妈妈的苦心。

学习的作文 篇4

  学习是个广泛的概念。“读书”即校内学习,也是庞大学习领域内的一环。处在所谓“知识爆发”的现代社会里,读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这里的读书,不仅限于学校的`功课。功课以外的读书,由于可以自由选择,自然就比较容易培养出兴趣味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出四条途径:

  一、 无所为。就是要把学问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为别的目的而做学问。

  二、 不息。就是“天天”读书,“天天”才会“上瘾”。

  三、 深入研究,趣味总是慢慢来的,像吃甘蔗,越往下吃越好吃。

  四、 找朋友。趣味好比电,越摩擦电越多。

  以上的“苦功夫”,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把书读出趣味来。

学习的作文 篇5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其规律则成,违背其规律则败,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螺旋式提高的过程。遵循学习规律,得学习方法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学习方法选择得当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共勉,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

  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

  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就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战胜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你才会学在乐中,乐在学中。

学习的作文 篇6

  5月13日,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先进事迹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亏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贵州人民的回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祉尺遮盖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语“候确”的音译。“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传这里从高到低原有3个大海子,高处的水漫出来流到第二个海子,再流到第三个海子,绵延不绝……“海雀”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