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养生健康指导,中医养生之法博大精深,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医养身关于四季如何养生。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好多的养生专家,有的是资历宏厚,有的是自身实践,养生之法有的是可以置信,有的只是趁势卖狗皮膏药。下面介绍中医四季养生健康指导。
中医四季养生健康指导1
春季养生:
1、 多吃清淡食物:春季气候温和,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腐等。
2、 多运动:春季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球等,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夏季养生:
1、 多喝水: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2、 避免暴晒:夏季阳光强烈,应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引起皮肤晒伤和中暑等问题。
秋季养生:
1、 多吃养生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吃一些滋润养生的食物,如银耳、枸杞、芝麻等。
2、 保持情绪稳定:秋季气候多变,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应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冬季养生:
1、 多吃温补食物:冬季气候寒冷,应多吃一些温补食物,如姜、蒜、红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应注意保暖,穿暖和的衣服和鞋子,以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总之,四季养生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的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中医四季养生健康指导2
春季养生
精神调养:春应于肝,肝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所以我们应保持精神愉快使气血调畅,让一身之阳气适应春气萌生、勃发的自然规律。
起居调养:春季应晚睡早起,女性宜披散长发舒展形体,可信步漫行,使意志舒畅;同时要注意防风御寒,衣着既要宽松舒适,又要柔软保暖,有助人体阳气生发。
饮食养生: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以清淡为主,忌酸涩、油腻生冷;多食新鲜蔬菜如:韭菜、葱蒜、大枣等。
运动调养: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选择户外锻炼,如:散步、郊游、登山、放风筝等。
防病保健:春季是各种致病菌、病毒生长繁殖的季节,温热邪毒开始活动,所以我们应常开窗多通风,加强锻炼提高防御能力。
夏季养生
精神调养:夏季阳气旺盛外发,伏阴在内,宜腠理开泄,汗液外泄;夏季心气最易耗伤,宜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
起居调养:夏季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适当午睡,以保持精力充沛;衣服要薄且要勤洗勤换;居室环境应通风凉爽。
饮食养生: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宜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可适当用些冷饮,如西瓜、绿豆汤等,但切忌因食凉而暴吃生冷瓜果等;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
运动调养:夏季应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暴晒;居室环境应痛风凉爽,保证睡眠充足。锻炼宜太极拳、广播操、散步、游泳等。
防病保健:夏季湿热之邪当令,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使脾健胃和。
秋季养生
精神调养:秋燥易伤肺,秋季阴气上升,代谢不旺盛,毒素易储存,所以秋季宜收敛神气,安神宁志,使肺气得以清宣。
起居调养:应早睡早起,适当的运动,防止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阴气外泄。
饮食养生:燥是秋季的'主气,多吃果蔬和杂粮,少吃盐和糖饮料等,应该以滋阴、去火的饮食为主,如菊花茶、银花露、枸杞等,比如可多吃梨,生吃能清火,熟吃能滋阴。
运动调养: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致使津气耗散,运动以微微出汗为最佳。
防病保健:因为秋燥,很多人就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秋燥还容易伤肺,引起呼吸道感染,此时养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冬季养生
精神调养:冬季阴气盛极,万物收藏,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养藏之道,逆之则伤肾。所以冬季是闭藏之时,应该固密心志,保养精神,多活动以去除冬季的烦闷。
起居调养:谨奉天时,宜早睡迟起,固守元阳,以养真气;保持室内温暖,避免严寒的侵袭。
饮食养生: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保阴潜阳,例如鳖、龟、藕、白木耳、芝麻、核桃等都是有益的食品。养生家多提倡冬季饮食养生宜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食后摩腹,缓行百步。
运动调养:积极参加运动锻炼,但早锻炼不要起得太早,一般在太阳出来后锻炼为宜,且避免在大风、大雾、大寒、大雪中锻炼。
防病保健:人体生物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减慢,所以冬季进补总能使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贮存在体内,滋养五脏。
中医四季养生健康指导3
一、春季如何养生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精气慢慢升起来。春天不要压抑自己,拂逆它就会伤肝,到夏季就会寒变。春季要多吃五谷,豆子,它们是种子,主生发。比如五豆粥;吃春饼,各种蔬菜卷在饼子里,新鲜的蔬菜也是生发。但一定吃应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体也是这样,在春季生发。这时有旧疾的人特别容易复发旧病,这是人体的本能,希望借春天的生机来冲击身体里的病灶,把病邪赶出体内。我们如果顺应这个天机,合理的调养就会治好旧病。
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人体的生发主要靠的是肝气。春季肝气特别旺,过旺就会打破身体其他藏腑的功能,肝气又不能压抑,就要合理的转化和排泄它,称为舒肝理气。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的。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口苦可以吃小柴胡丸或冲剂;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开,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外有风寒、内有肝火相逼,对肺脏来说叫“木火刑金”,咳嗽不止。这时要泄肝火。敲打胆经、三焦经通肝气;对心包经进行刮痧活肝血;对背部刮痧去寒气。
春季有人腿常抽筋、腹泻、困倦,属“肝旺脾虚”之症,可服逍遥丸、参苓白术丸、大枣薏米山药粥以健脾养血,脾血充足,肝脾便相安无事。
常常按摩足大趾与二趾之间骨缝中的太冲穴,可排泄肝火。
二、夏季养长
夏季属火,是散发的季节,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该出汗时要出汗。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夏季是气血通畅的季节,如果违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就伤了心。夏季主发散,主生长,散发好了,生长好了,秋冬才有收藏。夏季可借阳气的充足来赶走藏在身体里的积寒,却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空调使寒气加深。因为空调会打乱人体的`条件机能,抑制散发。
睡眠十分重要,寅时全身气血重新分布,再熬夜也不能过三点,平时11点一定要睡眠。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中午的休息十分重要。
夏季饮食要清淡而富含营养,多食羹,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苦夏的人要服一些袪湿健脾的中药。
三、秋季养敛:
秋季天高气爽,清明透彻属金,在人体是属肺经,肺脏为娇贵的藏腑,十分怕燥。秋燥:是天地正气,但会伤肺经,秋季要滋养肺阴。秋季人也要由夏季的散发状态转入收敛,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如果违背秋季之道,会伤肺脏,冬季不藏。
秋季在脾胃健康的情况下可食厚重的食品,特别是苦夏的人,秋季胃口开了,可以补补;可以吃一些滋润肺阴的东西,如银耳、百合、麦冬、梨、葡萄。秋季一是要防止感冒,外感风寒时,及时在背部刮痧,把寒气逼走。二是平息肝火,不要内火伤肺,按摩太冲穴。
先天肺气不足的,畏寒怕冷,气短语低,可用艾卷灸督脉的命门,腰部的肾俞,肚脐下的关元,肾经的太溪等穴,温经通脉滋补肺虚。按摩和针灸肺经的中府穴,可以补肺气。
四、冬季养藏: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藏得主才保证春季的生发。冬季一定要养,要穿暖,要吃一些厚重和营养的东西,喝一些醪糟酒,大补气血。冬季可吃一些汤剂,比如羊肉汤、牛肉汤。
在冬季的冬至要进补的。冬至:阴气到极致,一阳生。冬至前吃当归羊肉汤,冬至后吃虫草老鸭汤。前养阳,后养阴。在冬至的前后四天,用艾条灸肚脐。
冬季的重点是补肾,补元气,元气药品是补不了的,只有五谷、豆类食品可以补元气。多煮几次腊八粥喝,五谷、五豆俱全,入肾补精气,可以冬季养好肾阴。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比如: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些黑色食品都进肾经,滋补元气。另外吃一些中成药调理肾经,如阴虚火旺的人,可以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肺阴虚),菊杞地黄丸(肝火旺)。肾阳虚的可以服用一些人参、鹿茸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