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久坐;不宜久立;不宜久卧;不宜久视。
老年养生四不宜1
一不宜久坐。《黄帝内经》认为,“久坐者伤肉”,长时间坐着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使得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活动可使气血周流全身,全身肌肉得到濡养。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不宜坐得过多、过长。
二不宜久立。《黄帝内经》认为,“久立者伤骨”,长时间站立,腰就会酸。而“腰为肾之府”,腰酸即意味着肾出现了问题。而“肾主骨”,肾劳累了,也就导致了骨头的损伤。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因此要坐与走交替进行,活动筋骨,防止气血凝滞情况的出现。
三不宜久卧。《黄帝内经》认为,“久卧者伤气”,人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导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久而久之引起元气散乱,得不到凝聚,则人的精神更加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老年人除了夜间睡眠,要尽量少卧。只有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益寿延年。
四不宜久视。《黄帝内经》认为,“久视者伤血”,如果老年人习惯于长时间的看书读报,而又不配合适当的.休息与活动,或没分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面白无华或自觉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症。因此,老年人看书报杂志或电视以1?2小时为宜,期间要注意休息眼睛,防止眼疲劳。
不论你自己是老人,还是身为老人的子女,一定要记住老年人的这些养生之道,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培养清和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人要学会养生之道,也要多了解一些在自己这个年龄段的易患疾病,这样才能做好预防,远离疾病。
老年养生四不宜2
一、春季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俗有“春天猴儿面,一日变三变”之说,时而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时而冷风阵阵,寒气袭人,故春风春雨与健康有关。
穿着“宜春捂”,早春宜保暖。防风御寒。衣服要慢慢地减,不要一下子就换上薄衣服。另外,要暖足冻头,就是说棉鞋最好不要急着换,要暖脚,与此相反,帽子可以不用再戴了。晨练的时候不要出大汗,因为春季人体血气活和,经脉舒畅,肌肤松弛,人体阳气易发泄,所以要保护阳气,适宜小运动量,出汗多会耗心血,损阳气,对身体健康体不利。
睡觉“宜早起”,气温逐渐回升,“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居室”宜卫生”,室内勤打扫。置物要有序。
饮食“宜清淡”,春季利于失精血,化津液。食宜温。有助扶阳气,机体兴旺。
防病“宜紧弦”,传统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天由于温暖多风,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天外感较多,对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应引起重视。
二、夏季
夏季昼长夜短,暑气灼人,老年人耐受力弱,适应性差,生活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容易遭到破坏,因而容易中暑,发生多种疾病,产生不测,所以更要安全度夏。
情绪“宜防躁戒怒”, 盛夏阳光强烈、天气酷热,加上人体阳气旺盛,容易使人心烦急躁,老年人在酷热的天气里,一定要让情绪处于平静状态,不可过度劳累、激动。良好的心态是身体最好的.调节剂,可防止“五脏内火”的滋生。
饮食“宜清淡、营养,科学用膳”, 湿热的环境为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好的条件,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弱,夏季饮食一定要讲究卫生,不可吃腐烂变质食品,冰箱内食物必须经高温加热后方可食用。食物要以温、软、清淡为宜,不可过多地吃冷、肥、腻的食品,不可饮食过量。若出现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呕吐腹泻,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生活“宜有序”,起居“宜有常”,应夜卧早起,参加晨练,不可贪凉。
睡眠“宜充足、防风”,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起居方面要适当地晚些睡觉、早些起床。清晨空气新鲜,起床后可到户外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颇有益处。中午要适当睡眠,保持精力,但由于天热出汗毛孔扩张,机体易受风寒侵袭,所以不可露天或在树下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且因燥热,一般人睡得晚因而要用午睡来补充,但不可在凉风处和堂风口处及电扇旁午睡。 着装“宜宽松舒爽”,夏日服装为求简单、单薄,透气性好,款式上应宽松舒适,色彩要素雅大方,质地上能吸汗透气,内衣裤要一天一换。
三、秋季
秋季的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先是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到“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一些老年人由于自身调节能力减弱,这时往往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使老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此,老年人如想在秋季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在秋季的生活、行为就应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精神上“宜安定”,减少思虑情绪。降低秋季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维持心理平衡,注意解郁散结,保持欢乐情绪。
饮食“宜清润”,饮食调理以防燥扩阴、滋肾润肺为准,少用椒、葱韭、蒜等辛燥食品。多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甘蔗、乳品等柔润食物,强调暖食,禁忌生冷。
睡觉“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人体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阴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睡眠时间稍延长,免受凋零冷落之象的影响,也可减少小血栓的形成。另外,为增强体质,耐寒锻炼从秋天就可以开始了。
衣着“宜秋冻”不宜早加衣,使肌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强抗病能力。注意秋燥“,秋季天气干燥,老年人如果饮水少、长卧床、少活则易生便秘;高血压病人发脑溢血,危及生命,所以要多吃水果蔬菜等。也可早上起床后揉腹一次,揉50下左右就可以了。
四、冬季
冬三月是闭藏的季节。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河水结冰,田地冻裂,是阴盛阳衰的现象,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老年人易受风寒,要避寒就暖,应以养精蓄锐为主,内心有什么事也要往好处想,冬天养生以养“藏”气为主。
着装“宜防寒保暖”, 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如果室温过低,老人的手脚就很容量冻伤;而如果室温过高,内外温差过大,又很容易感冒,老年人一定要随时注意保暖防病。衣服尽量穿得宽暖,棉鞋要稍稍大一点,在鞋底的垫上均匀地撒一层生附子末,然后用棉布缝好,放在鞋里,这样可预防冻疮,使双脚气血流通。
生活“宜有节”,起居“宜有常”,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等太阳出来了再起床。早睡是为了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身体,迟起是为了养阴气。
饮食“宜进补”,多吃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并适时进补。药补不如食补,阳虚之人多吃羊肉、鸡肉、牛骨髓;阴虚之人多吃鸭、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天气晴朗“宜锻炼”,冬季遇到好天气时可适当进行户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增强体质;在冷空气中锻炼,可增加神经调节机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大风、大雾、雨雪恶劣天气,不可去户外。
初冬时节,一些传染病很容易流行,其中对老年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流行性感冒。为了有效地预防流感,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居室内部要常通风,床头经常摆放几只橘子或一小瓶薄荷油,也可用米醋熏房间,这样可祛除病毒。有一民间验方可以提高御寒能力、减少发病,即用大枣10个、生姜5片每晚煎茶喝即可。
心理卫生“宜讲究”,冬季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都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应避免忧伤、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刺激,老年人应保持乐观、愉快情绪。
另外,讲一下冬季老年人养生六不宜:1.不宜夜间憋尿;2.不宜门窗紧闭;3.不宜蒙头睡;4.不宜饮酒御寒;5.不宜取暖失度;6.不宜小疾不治。
老年养生四不宜3
一、饭后忌吃水果
饭后吃点水果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生活习惯。食物进入胃部以后,需要经过l~2小时的时间进行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水果会被先前吃的食物阻挡而不能被消化。会引起,腹胀、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
二、饭后忌饮浓茶
饭后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饭后喝茶会使胃中没有消化的蛋白质同鞣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另外,茶叶还会妨碍铁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三、饭后忌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要大10倍之多!因为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增多
四、饭后不急于洗澡。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则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最好先休息1-2个小时,再洗澡。
五、饭后不急于散步。
饭后立即散步,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特别是老年人,会引发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建议饭后休息30分钟,待食物有所消化再活动。
六、睡觉。刚吃过饭,消化系统正在处于一个消化阶段,全身的血液都会在肠胃道集中,如果这个时候睡觉,人的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家中肠胃的负担,血液也会分布不均,导致饭后脑部供血不足,甚至会导致中风,这点一定要引起小伙伴们的重视,建议饭后30分钟以后在睡觉。
【老年养生四不宜】相关文章:
老年人养生方法08-02
老年人养生保健08-25
适合老年人夏季养生的食物04-09
推荐冬季老年人养生好方法08-03
四种人不宜喝乌龙茶04-13
床上不宜放的东西08-09
鞋柜不宜放哪里07-01
跳槽不宜等待伯乐08-24
四季养生秘诀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