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11-02 23:10:21 养生 我要投稿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1

  1、疏散风热

  蔓荆子是一种发散风热药,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如果患者是以风热感冒为主,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是以肝阳上亢或者阴虚阳亢为主,则需要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2、祛风止痛

  蔓荆子还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头痛、牙痛、痹痛或者是目赤等。如果患者是以风热感冒为主,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患者是以牙痛为主,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该药物治疗,但如果患者是阴虚阳亢,则需要避免使用,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image.png  

  3、明目

  蔓荆子还具有明目的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目赤多泪、视物模糊等。如果患者是以肝火上炎为主,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该药物治疗,但如果患者是以肝阴虚为主,需要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除此之外,还具有治疗肝气不足等功效与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出现不适症状,例如腹泻、腹胀等,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进行治疗。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2

  蔓荆子开花的时候,散发出一种幽香,随风传送,所以当地的村民又把它叫作“香姑娘”。这种被叫作“香姑娘”的植物可以固定沙地,你很难想象,那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是由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发出来的。

  中医认为,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本经》载,蔓荆子“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别录》称其“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

  蔓荆子的功效

  【性味】

  苦辛,凉。

  《本经》:"味苦,微寒。"

  《珍珠囊》:"苦,辛。"

  【归经】

  入肝、胃、膀胱经。

  《汤液本草》:"太阳经药。"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本草经疏》:"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功效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

  《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image.png  

  《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王好古:搜肝风。

  《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疏风清热的作用

  蔓荆子气清体浮,辛寒相存,走上入里,解表疏风,能宣肺气,清头目,为偏正头痛之圣品,常用于风热感冒,风水等证,

  祛风除湿的作用

  此为风湿邪留滞经络,阻痹气血所致,肢体关节酸痛,挛急,本品具祛风止痛效果,《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3

  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

  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蔓荆子、炒蔓荆子、蔓荆子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炒蔓荆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

image.png  

  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

  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适应性较强。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4-19

黄瓜对小孩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08-04

芋头的功效与作用10-04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10-04

玉米的功效与作用10-13

花生的功效与作用10-13

蚕豆的功效与作用10-14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10-14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