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数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数学随笔1
今年秋季开学,我被分配到了一年级,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刚开始心里还是不适应的,记得刚工作那会儿,一直教了六年高年级,接下来交了三年级,二年级,亦可以说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教低年级的孩子,我是能够适应慢节奏的'教学的。不过,今年教一年级我可是都没想过,在我心里我觉得一年级最难教,教的是管理。后来想了想,每个年级都要勇于尝试。
刚开学一周,没有开始学习知识,每天就是给学生讲课堂制度,比如,上课铃声响了,要静息,静息的姿势;正确的坐姿;课前说桌上要放课本、铅笔、橡皮,文具盒不能放桌子上;练习本要夹到课本里;上课怎样行上课礼等等,感觉要说的太多了,只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几个老师都快抓狂了,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教一年级。
不过,在静下来后还是反思,为什么给学生说了规矩,他们就是听不懂?通过给孩子说话中,我发现我说话用的词语了孩子听不懂,给小孩子说话需要低下来,说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语言,另外他们没有学习的意识,身体语言也很重要。只要有耐心,对的方法,相信我的学生会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学生数学随笔2
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所以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
曾经教过的学生,班上有一个学生,每次考试他总是得二三十分,我也没太在意,以为数学本身挺难的,一些“笨”学生学不会也是正常的。直到有一天,我路过他旁边看到他竟然算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讲题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我认为能算对这道题的同学一定特别聪明,算对的同学有……”我知道他很高兴,虽然没有太多表现,之后的每一节数学课我都会关注一下这个后发现的“天才”。他果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之后他的数学成绩开始慢慢提升,不仅不在不及格的`队伍里,还常常列在优秀的名单里呢。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学生操之过急,只要不会就非打即骂,这样我们是好心办了坏事,也是在拔苗助长。所以我认为等待是上策,我们用心等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闪光的一刻,抓住这一刻给他肯定,表扬,我们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数学随笔3
数学学习不仅是获得答案,而是“了解答案为何是它”的过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学生亲历探索知识产生的全过程。要进行知识的探究必须的一定的经验积累,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探索知识就是水中月、无要木。郑老师的课堂从很好地组织了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效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中郑老师从玩俄罗斯方块入手,运用俄罗斯方块的情境图引入,来观察比较各种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出示课件,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梳理,从而使学生积累了“割补法”、“重叠法”等数学活动经验。
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角度体会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有变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画一画、标一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拼剪。学生在比较方法的过程中积累了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这样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处。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学习郑老师方式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学生数学随笔4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数字。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学生数学随笔5
一、对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
(一)“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建构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生在学习几何时,老师经常会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让学生自己拼各种不同的图形,这样可以使他们很容易的在自己动手过程中理解各图形的构造、原理及意义等等。就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原理时,老师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然后又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上面的案例可以体会出,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实质,就要使学生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知道几何图形的理解与把握,只有在操作与实际活动的探究中去进行建构,才能让学生能体会到空间既要有活动,也需要有思考,也才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动态表象能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培养其思维能力
学习“空间与图形”能够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能发掘出图形中所蕴含的各种公式、原理以及所包含的各图形之间的联系。按照皮亚杰的研究,动态表象是学生数理——逻辑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表象只能产生物理实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更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几何动态是几何观念形成的源泉。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先是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一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一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这就涉及到无限与有限的概念,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再如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毛线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是等长的点的轨迹。在第一学段教学平移时,老师可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我们在电视里看到鳄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整条鳄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它想吃的动物就更危险了,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达到这样的认识以后,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可以得到内化。两个案例都用了动态表象,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他们的思维由直接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使学生自己能思考问题,并能总结出教师需要阐明的不同原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是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建构
每个学生获得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它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或者老师的启发与引导,是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与活动中去理解、探索新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如老师在讲解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应提供大量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围绕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把握其大小,课后老师能肯定这一点,并提出建议:是否在学生大量生动的实践活动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提升到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这样既有丰富的过程,又有基本的抽象,学习的过程与得到的结果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具有了开放性,同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既抽象又具体。
二、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空间与图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我认为“空间图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几何课程优势的基础上,在各个学段都增添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操作与探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情境、方式等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空间与图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和数学其他分支相比,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直观表达、动手操作、大胆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它在诱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创造想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对周围环境、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测量,还是有关观察、操作、猜想与设计,都需要学生亲身参与、亲手实践,其实践能力、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都将在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三)“空间与图形”是发展学生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程标准》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空间图形”在联系现实世界、构建直观模型方面,具有其它分支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空间图形”不仅包括度量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也包括直观感知、操作实践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几何直觉、空间想象和推理等。“空间图形”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空间图形”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积累多角度认识图形和刻画现实世界的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推理的力量,发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
学生数学随笔6
一学期来,本人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教育教学精神,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所教学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积极参加教材培训,培训后写出体会,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课堂上生成的知识做好教学随笔。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这样,提高了对数学课的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3、批改作业。我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二阶段:我在办公室批改,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并善于用激励性评语鼓励学生进步。虽然是数学作业本,我给的批语一般都在1-2行,来指出学生的不足和激励学生更加进步。这样分两个阶段,对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本学期我还让孩子们写数学学习周记,并给予激励性评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分层教学。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并且巧用幽默,善于运用体态语言,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学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给学生创造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与学校的专项研究,摸索其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3、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待加强:
(1)进一步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2)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随笔7
有些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而且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例如“体积”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先验性的。教学时,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里墙角的书柜之类的物品,想一想,这块地还能放别的东西吗?还可在讲桌上出示一个盛水的玻璃容器,把一块金属块放入容器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通过这样的演示,使学生理解了这是因为书柜或容器中的.金属块占据了一定大小的空间,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看得到摸得着的感知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空间”“体积”的实际意义,获取一定的空间观念。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条线段(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学生数学随笔8
无意中看到一片文章,吴正宪老师关于PISA夺冠引发的思考,即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我曾经也教过数学,对这篇文章颇有感触。
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评估中平均成绩第一,引发世界关注,同时也引来了各界有关管中国数学教育的思考和探讨。吴正宪老师在此文中阐述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针对数学教学提出,给学生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为数学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引领我们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
教书育人是数学教育的使命与责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会计算、会解题、会考试,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启迪,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培养,同样要重视。要使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学科走向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做对题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看做一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要在数学课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要守数学教学的规律,坚守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信息筛选、整理,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在提出众多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核心问题组织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鼓励算法多样化,思考方法多样化。把数学融入实际的生活中,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代入感,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产生探究下去的决心,这样也算是真正把数学运用在生活中了。同时,不能只靠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数学课堂,学生的讲是更好的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找到数学学习的捷径。
给孩子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学生数学随笔9
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良好习惯:
1.听得习惯。
因为因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数学学习中少不了聆听教师的讲解和倾听同学的发言。
听老师老师讲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会听老师讲解,养成边听边想的好习惯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特别是要听清楚老师所提的问题,老师的解题思路,老师所总结的方法,这些一般都与教学的重点有关。
听同学回答也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途径。认真听同学回答,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考,更能对他人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必要的补充。特别地,同学之间的思维水平比较相近,有时候老师的讲解未必学生能听懂,但是换作同学的语言后却能使人明白。
2.做的习惯。
其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习惯。包括:①按照要求认真操作的习惯;②认真记录的习惯;③及时整理的习惯。
其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 其三是做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①认真审题,仔细独立地完成作业的习惯;②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③阅读课本知识的习惯;④使用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与数学符号的书写等都要规范。
3.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积极开动脑筋,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将数学知识真正学会;并且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及时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或者及时把握住思想的火花,才能提高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有不断反思的习惯。对所学习的内容及时地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其思维品质。
4.问的习惯。
“提出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的习惯。
以上自己一点见解,如有不妥之处,烦请指正!!
学生数学随笔10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中,它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可以集中注意,激发动机。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理解。动手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战线,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有效的动手实践,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在“认识11-20各数”时,教师先组织学生摆12根小棒,同时思考:怎么摆酒能一下子看出小棒的根数?有的学生2根2根地摆,与的学生5根5根地摆,还有的联系认识10时形成的经验,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把剩下的2根放在旁边。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最后一种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12根,初步感受了技术单位“十”的作用。在继续操作小棒表示几个十几的数后,教师又让学生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十几的数都是有“1个十和几个1”组成,理解十几的意义。在计算教学中,也是先让学生操作,直观地感受计算方法,进而再将算法加以抽象。直观的操作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和运算的感性体验,因而对数感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数学随笔11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让学生选择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有的说五把尺长,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 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后,便可让学生围绕“在唱歌等评比活动中,各个评委给同一参赛者打的分不一样,怎样确定其最后得分?”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味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学生数学随笔12
平日里,去逛超市,总会让儿子看看商品的价格,掂量物体的重量。如:一个鸡蛋约重多少克?几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袋食盐多少克?2袋共多少克?20袋呢?怎样能快速算出答案?儿子答道:“用乘法!”我买了4棵大白菜共8.2元,儿子看了后说:“一棵大白菜约2元钱。”大街上商贩吆喝“香蕉十块钱六斤,快来买呀!”儿子能很快估算出每斤的单价。
渐渐地,我发现他对数学中的口算、笔算题不感兴趣。干巴巴写几道笔算题让算,一次两次还行,几次三番后,便斜歪着脑袋,无精打采。如何能调动他乐学的'积极性呢?偶然瞥见茶几下方的扑克牌,使我眼前一亮,计上心头。就和儿子玩扑克牌,把扑克牌当学具用。我的建议儿子立刻采纳,原本无斗志的模样,一下子精神抖擞。
起初,我随意抽两张扑克牌,儿子快速算出这两个数的和、差、积。之后又增加难度,先把牌洗均匀,分牌后随便说出一个数字,如:20,运用手中的扑克牌,可使用加减乘除拼算式,可一步计算,可多步骤计算,结果等于20.边拼算式边讲算理。比如:8、9、3三个数连加等于20;13、11、4可说成:13加上11再减去4等于20……边玩我们边总结,如何运用手里的牌更合理,解题方法更灵活简便。看谁拼的又对又快,先出完者为胜。
儿子喊着还想再玩,那就玩编应用题吧。我随机抽出两张扑克牌,作为编题时使用的数,并指明要编的应用题是加法或减法,是乘法或除法。儿子思考瞬间,便很恰当、流利、完整地按要求把应用题叙述下来,并解答。起初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延伸到两步计算应用题……
不知不觉中,通过“思”“说”“编”“算”,儿子的口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快,越来越强,思维也越来越敏捷了。无拘无束,玩中乐学,笑脸如花,自豪得很哪!
儿子,你的喜悦也感染了我!
学生数学随笔13
今天的数学课中,读题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读题是审题的前提,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认真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和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做好铺垫。“题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读题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到之中,心到为重,让学生用心去读,并与思考同步,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
1、把题目读正确,不读破句,不添字和漏字,学会独立阅读题目。
2、会解释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弄清题意。
3、会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的意思。
例如,芳芳家买一把椅子花了68元,买一张桌子比椅子多花20元,这张桌子多少元?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读题,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并分析题意。
师:说说芳芳家买了什么?
生: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师:椅子多少钱?
生:68元。
师:“买一张桌子比椅子多花20元”,这句话中的“多”是指谁多?是指买桌子花的钱多,还是买椅子花的钱多?
生:买桌子花的.钱多。
师:多多少钱?
生:20元。
师:那求这张桌子多少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生:68+20=88(元)。
学生通过读题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抽象概括。有效的数学读题既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随笔14
教学心得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下。但是一定要切实上好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的开头导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课堂的开头导入好了,就能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那么怎样导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我校开展数学公开课,我们有幸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两节数学课,这两位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的导入对学生很受启发。比如:《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课本上设计的导入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般小数的加减法进而直接开始探讨新授内容。教学时可以从课本出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从去年我校测量过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出发,通过设疑解决谁比谁高、谁比谁重的生活化问题来引导学生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教学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再如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课本上的设计是通过男女学生的过河乘船来导入进行教学的。事实上我们有好多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乘船的经历,并且不懂“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的含义,因此教学时把学生的“过河乘船”改成“咱班学生坐汽车参观动物园”,这样一来,有好多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数学随笔15
这节课,我直接根据整数乘法意义来推导小数乘整数意义,学生们理解很快。在计算时,我让学生们先猜测这处算式的积可能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去交流探讨有没有办法算出来?在学生汇报中,有学生说可将13.5元看作135角来算。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没有再让他们去对表格1500×10;150×10;15×10;1.5×10;0.15×10对比交流,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是就此让学生写出了算式,然后盖住单位让学生发现数字的变化。13.5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由此推出小数乘法的计算可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只是看因数扩大了几倍就将积缩小几倍得出正确的答案。但在学生练习中我才发现有些学生连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都不会,不得不边上边补,害得我课堂练习差点没处理完。
在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中,我选择了照顾学生的生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我想虽然有时可能不能完成计划,但学生获得的可能比强行完成计划要好得多。
【学生数学随笔】相关文章:
学生数学随笔04-20
学生数学随笔(15篇)04-20
数学教学随笔04-09
数学教育随笔04-12
数学教学优秀随笔04-14
关于数学教育的随笔04-11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04-07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04-07
初中数学教学随笔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