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

时间:2024-09-10 17:03:06 阅读 我要投稿

  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每到祭祀祖先的日子,每个人都会把它看得很重要,因为这是在感恩祖先的重要日子。虽然祭祀祖先是在感恩对方,但它也要更深的意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1

  每逢清明节,冬至,春节,我们都会祭祀祖先、追忆先人,为什么我们会把祭祀祖先这桩事看得很隆重?因为敬祖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

  在《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我们的心养成一个厚道、孝顺、感恩的心,而祭祀祖先是知恩报恩。祭祀祖先,是为了报本反始,缅怀祖德。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跟“悌道”。而孝、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

  “孝”是个会意字,意思是上面一半是个“老”字,下面一半是个“子”字,表示指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分不开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表示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表示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

  祭祀祖先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孝敬,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是不忘根本,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高尚德行的具体表现。对于千百年来的祖先我们永远不忘,感恩戴德。同时,我们知道了祭祀祖先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我们眼前的父母和师长们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

  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孝道呢?意义又何在?因为“孝”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我们要把这个根培植好,对于小娃娃们从小就要开始教好。一个人有孝,而从孝当中衍出来的是敬,自自然然诚敬心就能现前,才能对待老师真诚的`恭敬。“孝”对父母,“敬”对老师。然后我们把它发扬光大,推广开来,对待一切众生。看到跟我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以孝来对待他们;看到跟我老师年龄差不多的,用敬来对待他们。对待长辈、对待老人要孝敬。只要人人都懂得孝敬,这个社会多么美好、多么祥和!

  孝与敬不但是人伦的根本,甚至也是各个宗教神圣、是诸佛如来大道的根基。假若一个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人,即使孔子、佛来教,都不会有所成就,就算这个人修的善法再多,那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不可能成就德行。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没有根、没有本。也就是没有了根本。就好比,你摘下一朵鲜花,放到一个没有装水和泥土养分的瓶子里,花看起来很美,但是过了几天就会凋谢枯死。所以真正想成就圣贤君子,一定要从孝敬的根本开始修起。

  而祭祀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祭祖是以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弘扬孝道文化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活动,藉由缅怀祖先,我们得以回顾自己的根源,体会到历代先人们对于我们的爱与期盼。我们要记住祖宗的恩德,一定要发扬光大,这个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神都要非常严肃,那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为了看热闹,凑热闹,它不是唱戏表演。要很严肃,祭神如神在,好比祖宗在面前,这个才真正有意义。把祭祀看成是一堂功课,要这样来做才是正确的。

  最后,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真正了解祭祖的意义和目的,把孝敬发扬光大。在古时候,祭祀是世间第一桩大事,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的了。知道祭祀的目的是“慎终追远”,而它体现的效果是“民德归厚”,培养社会非常朴实厚道的风气。人心只要真诚、厚道,这个社会怎么会不祥和的呢?大同之世界,指日可待!祖德浩荡,福庇无疆,功虽有尽,历远弥光,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2

  

  祭祖的由来

  祭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如同其他神祗一样,对自己的子孙有施福降祸的能力。所以古人敬礼祖先,求其施福避祸,并供奉祭献,这就是祭祖的由来。

  未成年的孩子是没办法自己活下去的。这个时候,对于人类来说,理论上有两种选择:生而不养和生养合一。

  但是,人类不管是出于天性也好,还是出于后来提炼出来的责任和义务也好,不约而同地选择后者。因为唯有这样,人类的发展和文明才能延续。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所有人都欠自己祖宗的。否则,我们人类早就彻底消亡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今天的祭祖,可以理解为感恩的一种方式或者情绪表达。

  如果单纯依靠人性之中的自觉性和自发性,祭祖这种事情也很难普及的。

  大家记住一点,人性之中的自觉是往往是最可靠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比如有些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或者引导,但就是会对一些东西去坚守,无可动摇的那一种;有些人,你指望他去自觉遵守啥规则,但他却永远只学会遵守他自己的欲望。有人养孩子,也有人生而不养;有人感恩祖辈,也有人数典忘祖……人的原生状态一定是这样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处于无秩序状态”。

  但是大家想一想,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处于无秩序状态能行吗?一个人自由散漫、听天由命没问题,一个家庭呢?一个家族呢?一个部落呢?一个社会呢?

  单打独斗解决问题的范围永远是有限的。原始社会要发展、要进化,就必须要抱团取暖,因为他们虽然可以选择不跟人斗,但他们却时时刻刻要跟天斗、跟地斗呀。抱团取暖一出现,分工合作的本质就诞生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形成了。配偶、氏族、部落、社会、天下……这些概念慢慢形成了。

  那么怎么去约束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呢?

  一种没有约束的社会关系是不可能稳定的。所以,必须找到关系的凝聚点和核心点。母系社会以女性为核心,父系社会以男性为核心,开始编织简单的社会关系网。

  咱们都是一个妈生出来的或者咱们都是一个爸弄出来的,咱们就是一家人,就得生死与共、同甘共苦。那么,如果有人不愿意遵守这样的规则呢?

  很简单,要么采用各种方法好好“教育教育”他;要么共同排斥他或者驱逐他,任其自生自灭呗。以血脉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又牵涉到一个问题:怎么去识别它呢?

  于是,姓氏等符号开始出现了,咱们有共同的爹妈、共同的祖先,咱们共用一个姓,一看就是一家人。

  还有一个问题,时间久了,怎么去识别越来越多的后来人还愿不愿意遵守那原始的秩序呢?

  你说这个人是孝子贤孙,那个是不肖子孙,你总得有评判依据吧。

  你说我不尊重祖先,但我对我爸妈很好呀,只是对你爸妈不好而已,但你爸妈毕竟不是我爸妈呀。这个时候,就可以看他祭祖不?

  你说你守规矩,但你不能选择性地厚今薄古呀,活人对你还有用,你就对他们好点,死人对你已经没啥实际性的价值了,你就不搭理了,那你这个人还是不厚道。看明白了没有?

  祭祖是一种道德、文明、礼仪,本质上更是一种秩序、规矩、约束。

  这种东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进化和演变,慢慢地也变成了一种统治工具和精神寄托。

  中国几千年历史,孝文化一直都举足轻重,大家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

  比如以孝治国的汉朝和明朝,我要找你的茬,或者要往你身上泼脏水,搜集或者罗织你不孝的行为,往往很有效果。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说自己是老天的儿子,自称天子,就是让天下老百姓都相信是天管地,老天派自己的儿子来管理天下,这是名正言顺的。

  老百姓敬畏皇帝,其实是敬畏老天,更是敬畏他们基因里自带的宿命和思想。讲白了,人,很多都是想不明白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多数事情的,所以先贤会用各种智慧、思想、方法进行简化、提炼,创作出各种公式、工具。你想不清楚没问题,你照着做就行了。

  你照着做你就是好同志、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你就能更高效直接地满足你的一些诉求,你公然违反它,那你就是自绝于人民,大家都会讨厌你、抵触你、孤立你,你自生自灭去吧.

  讲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像祭祖仪式这种东西,它其实就是一种信仰,更现实点地讲,就是一种工具。用来干啥?

  自我约束、相互识别,自我解脱、相互制约。

  祭祖的意义

  祖宗的英灵到底会不会泉下有知?这个问题谁也无法证明。但是,大家要相信它、敬畏它。因为你明白它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就不会抵触了。摆脱束缚其实也是人的天性之一,但是人其实是摆脱不了很多无形的束缚的,像祭祖这样的礼教大家就很难摆脱。不管是谁,在宇宙洪荒、天地规律面前其实都是渺小的,都有很多他无法选择的时候和事情。

  祭祖确实就是一种约束形式,但是前面介绍了,没有这种约束,人就无法形成一个有牢固向心力的群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你要不要遵守这种约束?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祭祖、祭神、祭天地、祭山河,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吃饱了没事干,是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是自欺欺人的自求心安。

  因为人们和社会需要它。历史上,为什么周公、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地位,能让人高山仰止呢?

  一种思想,其实背后就代表一种秩序、一个体系,这种东西才是真正能够牢牢地将天下人串联成一个整体的无形法宝。

  大家见过几个没有信仰的人能取得大成就?几个没有准则的家族能持续发展?几个没有文化的企业能做精做强?

  祭祖它确实是一种形式,但它背后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一种传承,你不祭祖、他也不祭祖,你和你兄弟凭什么是一家人?

  你们老王家、老张家,我们老朱家,这些姓氏文化凭什么推广和传承?

  你以后凭什么来要求你的子孙尊重你、爱戴你?你又凭什么以“自己人”的身份去请求帮助?

  像祭祖这种穿着文化外衣的礼仪、道德行为,其实是能以最小的成本来形成社会合力的。它就是一种软性规矩,有了规矩不一定成方圆,但没有规矩肯定是不成方圆的。

  为什么刘邦的“白马之盟”能起到巨大的保护皇权的作用?

  本质上是因为大家都认可家文化,天下是你老刘家的,我们如果强行要封王确实是坏规矩了。

  为什么董仲舒鼓捣出来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等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最强统治工具?

  还是因为家文化,天下是老天家的,皇帝是老天的儿子,老天的家业只有老天可以安排人来管理,谁适合当老天的儿子也只能是老天自己说了算。

  全天下那么多的人,皇帝怎么去管理官员、官员怎么去管理百姓、家长怎么去管理子女呢?

  一个一个地、一条一条地测试观察吗?现实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咱立个规矩,看你遵守不遵守呗。咱们祖祖辈辈都讲究孝顺,你特么六亲不认、铁石心肠、自私自利、数典忘祖,那我还能认为你是一个好人吗?

  汉朝的豪族、两晋的门阀、隋唐的关陇贵族、两宋以后的地主,哪一个不是以家族为基础衍生出来的?

  明白“规矩”、“秩序”的意义了吗?

  儒家倡导“善恶有报”、释家倡导“因果循环”、道家倡导“承负三生”,其实都是帮助我们完成自我救赎和解脱。有些人遇到一些想不通的事情,容易走到思想的死胡同里走不出来,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人问”、“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等偏激的想法应运而生。

  其实,像祭祖这种事情就能帮你解释,你祖宗做了好事,他可能没有享受到了福报,但是福报落到你头上了,所以你要感激你的祖宗;同理,你也要多行善积德,你的'子孙大概率有福报,他们才会感激你。你若老是做缺德事,即便你没有遭受什么现世报,但你的子孙后代要帮你承受各种报应,他们以后就会念你的好,你的香火就不旺盛了。

  “祭祖”的现实应用

  前面说了,“祭祖”是一种礼仪、文化、道德、秩序、规矩,总而言之,是一种形而上的潜规则,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意义重大。那么,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用好这种无形的工具呢?阴阳并济、虚实结合,才是道。所以大家首先不能去抵触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唯心和唯物,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你的应用场景和调配比例是什么。有些朋友对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进行全盘否定,这其实是不对的。比如,把“祭祖”理解为完完全全的封建迷信,就过于偏激和狭隘了。这是一种思想文化,你得学会去用它。怎么用?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识人和谋事。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大家有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身边太鱼龙混杂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可以信赖?

  通过“祭祖”这种隐形文化去识别他们就行了。

  很简单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敬畏自己的祖宗、不关爱自己的家人,你觉得他还会真正对谁掏心掏肺?

  再扩散一下,你要识别一个人,先看他守不守规矩、讲不讲原则、有没有道德、受不受约束,比如朋友之间要讲义气,结果一有利益冲突,人家就不把你当朋友了,这种人你还能把他当朋友吗?

  比如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些人为了钱毫无底线,这种人你就只能跟他谈利益不能跟他谈感情;

  比如有些人话永远是说得漂漂亮亮的,但事没有一件做得踏踏实实的,你就千万不能与之共事,插科打诨倒是可以;比如有些人,大家都在遵守某个积极的规则,他偏要出风头地来搞破坏,不管他有没有道理,这种人都不值得深交。

  总而言之,识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利用自己的已知条件去做参考嘛。你认为孝顺、善良、真诚、感恩这些品质很重要,去识别他们身上有没有就行了嘛!但识人也很复杂,因为你自己要是啥也不懂,你的已知条件就会非常有限,你的参考维度就会相当有限,一个低层次的人是很难识别一个高层次的人,比如有些浅薄的人到处喷人,有些人他喷完了可能都没明白别人的言行含义是什么。

  现代人比较讲究“资源整合”,那啥是资源呢?有形资源是资源,无形资源也是资源,甚至比有形资源更重要。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这些都是谋事的高级路径。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人去谋事。

  比如你想做一个关于孝文化的产品,你找那些不孝顺父母、不关爱家人的人谋划,那不是鸡同鸭讲、背道而驰吗?

  比如你想寻求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个自媒体的产品,你可以多跟他交流一下自媒体文化和理念方面的东西,看看他的意见和观念,若是他的负面能量表达到了一定程度,赶紧撤,不要犹豫,这种人一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比如别人找你来商量某个事情或者寻求某种合作,不要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先听他的介绍,如果他是一个可靠的人,一定会给出可靠的方案的,并且会用很接地气的方式跟你沟通的。

  若是对方一上来就给你满嘴跑火车,你该敷衍就敷衍,该拒绝就拒绝,你的时间也是有成本的,别浪费了。

  总之,像“祭祖”这种形而上或者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只要运用得当,是个好东西。其他事物,也大抵如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祭祖”也代表国人骨子里“落叶归根”的情结。

【为什么祭拜祖先的意义】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04-16

祭拜祖先有哪些意义04-21

为什么祭拜祖先后不能回头04-25

为什么祭拜祖先要用菊花04-20

为什么祭拜祖先的食物不能吃04-20

祭拜祖先的禁忌04-21

为什么祭拜祖先不给女孩子去04-25

梦见坟地祭拜祖先04-20

祭拜祖先用什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