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可以把一本书读很多遍,将输入和输出有效相连接等。
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1
第一,想要高效阅读,必须学会运用“二八法则”
很多人在阅读一本书时,都喜欢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但是,读完了,往往什么都不记得了。
所以,你知道吗?这是一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帕累托法则”也称为“二八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内,80%的结果是从整体的20%之中产生的。
“二八法则”的规律同样也适用在阅读领域,从一本书中得到的80%的知识,其实是来自于全书的20%的内容。
所以,想要得到高效的阅读,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于书中那20%的内容啦。
那我们如何去找到那20%的内容呢?
首先,我们要重点阅读对全书的总结和概括的内容,这部分中往往含有本书最精华内容的概括,便于你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那我们就需要翻看目录部分,对照目录,找出“看上去最有趣”的一章,从最吸引自己的部分开始阅读,但先只读每段开头的那句话即可。
如果看了每段开头的一句话,你觉得有意思,那就继续阅读下去,如果感觉没意思,那就再回到目录页,选择看上去较有趣的章节,用上面同样的方法去阅读即可。
通过这样的.方法阅读数个章节,依旧没有引起太大的兴趣,那这本书你就可以不用看了。
所以,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不需要从开头一字不落地看到结尾,那样不仅很浪费时间,还没有效率,想要高效阅读,就必须学会用“二八法则”去阅读。
第二,读很多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很多遍
经常看到很多人的个人介绍:一年内阅读100本书,一年内阅读200本书.........虽然看上去阅读量确实挺高,但请问,这么多书,你真正看进去并且落地实践的有多少呢?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爱看书,那就是意味着他会读大量的、类型庞杂的书。但其实,你盲目地追从数量,其实,你和没看根本没有区别,因为你只读一遍肯定会忘记。
所以,读很多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很多遍。
艾伦凯伊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在人们进行个人化知识生产时所使用的电脑,也就是“个人电脑”这个概念的人物。
当时他读到《谷登堡星汉璀璨》这本书时,却花了半年的时间,反反复复阅读了数次。这本书非常苦涩难懂,很多人阅读,都看不懂。
但艾伦凯伊却用半年的时间只研究这一本书,最终得到了天启——“电脑最终的形态会更加接近媒体,而非计算机。”
假如艾伦凯伊在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就感觉看不懂而放弃了,那也就没有后来的“个人电脑”了。
所以,想要进行高效的阅读,并不需要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是要追求阅读的质量。
第三,将输入和输出有效相连接,才能保证不遗忘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总是会遗忘呀?
那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把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所以,想要进行高效的阅读,还必须要把输入和输出相连接,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才能让阅读实现真正的意义。
史蒂夫乔布斯曾在其自传中提到:他在大学里学习书法,而书法则对后来他开发苹果计算机的字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其实就是将他在学生时代学习书法的“输入”和工作时代设计字体的“输出”相连接了。
天底下没有白学的东西,你所有的学习,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用的上。
所以,想要进行高效的阅读,可以带着输入和输出必须要相连接的目的去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
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2
1、标题和作者。拿到一本书,首先应当看看这本书的标题(反映书的基本方向和内容),以及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文化)。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者看起来也比较业余,那就不用继续看了。不要浪费时间。
2、评论和目录。满足了第一步,接着看书籍的评论和目录。进一步了解书籍的内容和价值。看是否适合自己阅读,是不是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3、正文阅读。满足第一步、第二步,开始正文的阅读。可以采取从前往后的阅读,也可以挑选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因为根据二八原理。80%的精华在20%的内容里。
4、勾画要点。开启第三步的同时,自己感觉写的好的段落和句子可以用笔进行勾画,以便后面进行复习和归纳。
5、读书归纳。完成前面四步,这一步是重点。它关系到你是否从这本书里得到了收获。唯有对书籍进行归纳总结,这本书才能说我们读过了。很多人是看了很多书,但是基本看过就忘记了。
6、独自回想。要想进一步记住书的`内容和精华,我们需要放下书自己回想。可以在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在走路的时候,也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最重要的作用是:这是我们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佳方法。
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3
1、读完一本书后能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这本书讲了什么。
完成这个,你可以说你看过这本书,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读书第一遍,快速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脉络,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2、能够自己独立写出“深刻的读书笔记”
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时潦草读一下就结束了,其实根本没有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或是,只读到了文章很浅层的含义,这样不利于我们后续的读书以及个人读书能力的提升,如果你实在无法判断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读懂了这本书,可以试着写读书笔记或是观后感,它会让你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也会产生出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等,比较利于思维的发散。
3、隔段时间重新读。
有的书,读一遍是一种感受,隔段时间再去读时,你又会体会到不同的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一点没错。好比于年龄不同,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
我小时候在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时,我很喜欢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视角去叙述生活中发送的事情,我也很喜欢作者的祖父,觉得作者生活的小镇中发生的事情都很有趣,稍微大一点之后。
再次阅读,发现作者只不过是用轻松的“童年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旧封建环境下女性的悲哀、人性的好与恶以及人们的'傲慢与偏见。我似乎理解更深了,再大一点后,阅读这本书,我又似乎能在作者描述出的场景中找到共鸣,或是人性,或是对生活的态度...
最后来点自己的看法吧:
我认为的有效阅读是,读过的书会“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读过”知道故事情节这么简单。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对于问题的提出都很有益于读书!
【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相关文章:
怎样爱上课外阅读?03-04
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04-04
怎样养生才是正确的05-31
怎样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04-03
怎样的睡姿才是最科学的06-02
职场妈妈怎样做好孩子的早期阅读02-11
家长应当怎样引导孩子阅读故事书03-24
亲子阅读分享阅读的幸福02-20
怎样冷落男人最有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