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阅读理解作为初中语文考试中的半壁江山,也是同学们丢分最多的题型,语文的阅读理解想得到高分其实是有很多技巧,以下分享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1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二、线索(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例1】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题目的理解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7)吸引读者、新颖;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
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
答题技巧:
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意义两方面来谈。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③交代了描写对象;
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⑤点明线索;
⑥揭示文章主旨。
四、写景顺序
1.按方位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则前到后等等);
2.按整体和局部关系(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
3.按时间顺序(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2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文首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3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知识储备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衬托 对比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一)、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1:2006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
本文以 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 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第3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什么?”
(五)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六)仿写句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第4题的仿写句子: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答题指导
一仿句式结构:你的 要如 般 ,你的 要像 一样 。
二仿修辞手法:比喻,还应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三仿语法:填写的尽量是名词、名词、形容词;
四仿语意的内容和范围:应表达出与上下文和谐的句意,即希望孩子(你)对待他人要关爱、应珍惜与别人的交往与感情。
参考答案:你的话要如春风般温暖,你的笑容要像阳光一样灿烂。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相关文章:
阅读题必背公式06-12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06-12
初中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06-13
语文阅读题万能公式06-13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顺口溜06-13
BMI计算公式06-02
物理的密度公式以及符号06-05
计算最佳睡眠时间公式04-28
双色球计算公式技巧04-02
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公式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