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至元朝。
御史台是哪个朝代的1
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中丞原在殿中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与谒者台并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乌台的别称。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名称。御史台到明代改称都察院,一直行用至清末。明代都察院领有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以及十三道监察御史等,完全是监察机构。可是仅据周弘祖《古今书刻》所载,明代都察院刻书竟有33种之多,而且涉及许多部类。
1、是元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2、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
3、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
4、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
5、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
6、元朝在金朝行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中书省作为管辖新征服地区的.行政机构,其管辖的地域范围也和行中书省名称相对应,简称行省或省。
7、元朝确立的行省制度是我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直至今天都有深远影响。
8、从面积上看,元朝的行省数量少且面积十分广大。
9、前面讲到,元朝行省的设计是随着新征服土地逐渐设立的,因此元朝初期行省数量很少。
御史台是哪个朝代的2
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风闻奏事,没有司法权力。贞观间,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后,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词讼。从此,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主官,御史中丞副之,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中唐之后,御史大夫多缺,御史中丞为实际上的主官。宋代御史为寄禄官,不理御史台事,监察事务实际由门下省给事中、拾遗等官充任。金、元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并置,而御史大夫不理御史台事,仍以御史中丞为主官。
唐朝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专管京官、军队的监察事务,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右肃政台负责。稍后,左台也可以监察地方。两台每年春秋两季派出专使以四十八条巡察州县,春季派遣的称风俗使,秋季派遣的称廉察使。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成左右御史台。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废右台,次年复置,稍后再废。唐朝在洛阳也设置御史台,称东都留台。中唐以后,节度使、刺史等外官可带御史台官衔,称外台。
宋代元丰改制后,恢复设立御史台官署,职掌同唐朝,但不设留台,外官不带御史台官衔。
元代,御史制度空前发达,御史台直接在地方设立行御史台,与行枢密院、行中书省并立。
明代,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都察院,御史台之名遂废。但在文章中仍称御史台,如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清沿置。
机构设置
御史台到明代改称都察院,一直行用至清末。明代都察院领有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以及十三道监察御史等,完全是监察机构。可是仅据周弘祖《古今书刻》所载,明代都察院刻书竟有33种之多,而且涉及许多部类。
如《算法大全》、《七政历》、《千金宝要》、《武经直解》、《史记》、《文选》、《杜诗集注》、《千家注苏诗》、《盛世新声》、《太平乐府》、《玉音海篇》、《披图测海》、《唐音》、《适情录》、《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就都曾由都察院雕版行世。这实在是奇特的历史现象。
推其本质,大概有两大社会原因:一是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国家下令免除了书籍税。众所周知,什么东西只要一免征捐税,业者有利可图,社会上各单位和个人便会蜂拥而上。明代都察院也大事刻书,盖为免税多利所驱使。
二是明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故文化发达,对书颇有需求。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城镇人口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刻书有路可销,也有利可赚,故不少机构和私宅、书铺竞相刻书。
弘治十一年(1498年)金台岳家书籍铺刻印的《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订奇妙注释西厢记》,卷尾有一张推销广告性的'牌记,谓:“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次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充分表现了彼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状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不纳税,有利图,搞创收,补经费之不足,大概便是中央机关从事刻书的根本原因。
元朝御史台是中央司法机关吗
忽必烈召见由廉希宪推荐的汉人张雄飞,当议论到任职者多非其材,政事废弛时,张雄飞建策设立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同时,西夏儒者高智耀也向忽必烈建议,仿效前代,置御史台。忽必烈接受他们的建议,于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七月,初立御史台。以中书省右丞相塔察儿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以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的长官,照例也是专用蒙古人《元史·太平传》载:“(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拜御史大夫。故事台端非国姓不以授,太平固辞,因特赐姓而改其名”。太平非蒙古族,顺帝任命他为御史大夫,还得“赐姓而改其名”才行,可见非蒙古人不可任其职。
御史台设立时,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御史台不仅“纠察百官善恶”,也有指陈“政治得失”的职责。忽必烈敕令中书省、枢密院,凡事要与御史台官员同奏,这与宋制略有不同。
御史台建立后不久,曾奏言:数月间“追理侵欺粮粟近二十万石”。可见,捡括、料理财赋也是御史台的重要责任。御史台之下设殿中司和察院,殿中司由殿中侍御史统领,主管纠察朝廷百官。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司耳目之寄,任刺举之事”。
元建国初,曾立提刑按察司四道(即山东东西道,河东陕西道,山北东西道,河北河南道),分隶於御史台、行御史台,掌管监督纠劾地方官吏之不法行为,兼劝农事。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改称肃政廉访司,后来增至二十二道:内道八,隶御史台;江南十道,隶江南行台;陕西四道,隶陕西行台。
【御史台是哪个朝代的】相关文章:
o一哪个是开哪个是关06-03
冰箱off和no哪个是开哪个是关05-30
空调on和off哪个是开哪个是关05-31
冰箱o和i哪个是开哪个是关05-31
枕头哪个舒服04-28
开关哪个是关06-17
木乃伊是哪个国家06-10
最顶级的红茶是哪个04-21
红茶哪个级别最好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