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时间:2023-07-03 23:11:19 阅读 我要投稿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年除了传统节日之外,还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下分享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1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照顺序排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已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image.png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1、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陆游《大雪》

  2、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徐铉《春分日》

  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陆游《时雨》

  4、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陆游《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2

  二十四节气的排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个节气是怎么排序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image.png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节气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时间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image.png  

  24节气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3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它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且通过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这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春季

  立春,公历2月3-5日,是春季开始。

  雨水,公历2月18-20日,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公历3月5-7日,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公历3月20-22日,昼夜平分。

  清明,公历4月4-6日,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公历4月19-21日,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image.png  

  二、夏季

  立夏,公历5月5-7日,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旺盛。

  小满,公历5月20-27日,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公历6月5-7日,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公历6月21-22日,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公历7月6-8日,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秋季

  立秋,公历8月7-9日,秋季开始,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公历8月22-24日,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公历9月7-9日,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公历9月22-24日,昼夜平分。

  寒露,公历10月8-9日,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

image.png  

  四、冬季

  立冬,公历11月7-8日,冬季开始。

  小雪,公历11月22-23日,开始下雪。

  大雪,公历12月6-8日,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公历1月5-7日,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大寒,公历1月20-21日,天气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相关文章:

调理身体的顺序06-08

女士化妆顺序05-19

基本化妆顺序05-19

化妆顺序详细05-19

化妆教程顺序05-19

化妆的正确顺序05-11

洗完脸护肤顺序03-23

吃饭座位顺序图03-30

酒座座位顺序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