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族
前秦苻坚是什么族1
氐族贡献
据《前秦史》记载:西晋时,内迁各族和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对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晋书·食货志》曰:“京兆自马超之乱,百姓不专农植,乃无车牛。”
仅仅数年,在曹丕统治下,关中面貌大变:“编户皆有牛,于田役省赡。”这固然是京兆太守颜斐重视农业的结果,但与大量善于田耕的氐人更密不可分。羌人及其他胡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远不如氐人,在关中农业生产中,只有氐人才和汉人一样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社会经济、风俗习惯
氐族是一个以定居农业为主的民族,其定居农耕生活可追溯到东周。板屋是古代西部汉族和氐族住宅建筑的普遍形式。《诗经·秦风·小戎》曰:“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有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天水、陇西二郡,尤其是天水以南武都郡春秋以降为氐族聚居区,“民以板为室屋”,当然包括氐人在内。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条提及氐人传统分布区上邽一带“乡居悉以板盖屋”。
前秦苻坚是什么族2
前秦是藏系氐族建立的国家,按说会歧视汉人,但其君主苻坚是坚定的“无国界者”,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氐族贵族樊世就因侮辱汉人过甚而被砍头。
苻坚一直致力于民族融合,曾在与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对战时主动退兵,前燕却以“外交官当时失言”为由,不肯如约割让土地。
苻坚大怒,任汉人王猛为辅国将军,亲率精兵攻陷前燕国都,前燕自此灭亡。
占据绝对优势的苻坚却没下狠手,而是赦免了前燕皇帝,并将其后妃、王公、百官及四万子民带到长安,同时将自己的部分子民送往东方,意在促进民族交流。
王猛劝苻坚对异族的善意适可而止,否则会伤及自身。
信奉理想主义的苻坚无所畏惧地对王猛说:“我想实现‘四海归一’,所以很需要你。”
于是,基本统一华北后,苻坚又开始讨伐归附东晋的汉人政权前凉,并于发兵前在长安为其君主张天锡建了府邸,好让人家尽快入住。
前凉很快投降了,三年后,苻坚又攻下东晋的襄阳,起因竟是仰慕那里的史学家习凿齿和名僧释道安。
不用说,这两个“异族人才”都被苻坚收入囊中,曾坚守襄阳的东晋刺史朱序被俘后,也获封度支尚书这一要职。
有意思的是,当时主动为苻坚做内应的李伯护,却以“不忠”的罪名被砍头。
有格局、有追求的苻坚,像集邮那样拉拢各族人才,每次战前都要下令:某某是我看中的人,只能活捉,谁也别想伤他半根汗毛!
他麾下的王猛、姚苌、慕容垂、乞伏国仁等异族名将,都是如此“搜刮”来的。
最搞笑的是,他发动淝水之战前,特意给东晋的三位大佬安排了官职—司马曜是尚书左仆射,谢安是吏部尚书,桓冲是侍中。可惜这场大战的结果是苻坚惨败。
善待异族也就罢了,苻坚竟对本族颇为嫌弃。
他设了很多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护匈奴中郎将、云中护军等名称还算正常。
但西戎校尉、南蛮校尉之类的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哪有君主如此钟爱本族的蔑称?
一次,氐族贵族樊世与王猛对骂,苻坚大怒,事后骂道:“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老氐!”似乎完全忘了自己也是“老氐”。
苻坚还曾志得意满地说:“蛮夷都顺从我大秦!”谢安满脸“黑人问号”:老弟,难道你不是蛮夷?
苻坚尤其热爱汉文化,具体操作就是重视教育、兴办学校,更具独创性的是让后妃也入学读书。同时,官员入学后还要不定期地考试,不合格者会受处分。
就连将领也必须去专门的学校学习兵法,这大概是中国史上最早的军校了。
有些部下吐槽:“怎么能让没带过兵的文人去教打仗呢!”苻坚意识到自己搞得过火了,但仍觉得武将多读些书没错。
苻坚向来礼待儒生,还带头祭拜孔子,建立了全套的礼乐制度,水准之高连东晋都自愧不如。他动不动就引经据典,甚至效仿汉文帝归还西域的汗血宝马。
在他的引领下,前秦朝廷仿佛成了“复古社团”,众人纷纷COS历代先贤,画风颇为清奇。
原本苻坚能凭超前的思想引领整个时代,在王猛的带动下也干了不少破除封建迷信的事,但王猛死后,他开始大搞封建迷信,遇到祥瑞就改年号,并决定要在统一天下后去封禅。
当然,这些野心最终都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