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冯至概括

时间:2023-08-30 08:10:54 阅读 我要投稿

  杜甫传冯至概括,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下面分享杜甫传冯至概括。

  杜甫传冯至概括1

  冯至写《杜甫传》时,没有同时代人对杜甫的记载,没有日记、信札可以参照,虽然查阅了大量史料,但这些史料在准确性上难以令人信服,比如,新旧《唐书》中关于杜甫的本传,不及两千字,冯至发现竟有十几处错误。这给冯至带来了不少困难,诗人只有在这方面“断念”,转而将目光投向杜甫作品本身。

  《杜甫传》实际上就是以杜诗为依据,将杜甫的作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冯至坚持将时代背景与诗人产生、现实生活与个人生活、诗人的政治热情与艺术追求、客观的叙述与主观的分析有机统一起来,可以说完整呈现了一个古代优秀爱国诗人的生活场景和风格画像。

image.png  

  冯至认为,杜甫从早年到晚年的诗作、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是首尾一致的,从《望岳》到《登岳阳楼》的自然风景诗篇,从《兵车行》到《岁晏行》的.历史实景再现,从“致君尧舜上”到“落日心犹壮”的个人情志抒怀,在冯至眼中,尽管心情、境界、旋律不一,但其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是贯穿始终,情怀如一的。

  杜甫传冯至概括2

  冯至小传: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毛泽东称赞他“做了一件好事”

  1905年9月17日,冯至出生于河北省涿州,原名冯承植。1913年(8岁),母亲去世,家境中落,幼年的冯至遭到同族人的奚落,颇受打击,形成了他内向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

  1917年(12岁),冯至从涿县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北京四中。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开始写诗。

  1921年(16岁),冯至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他首次以冯至的笔名发表诗作,引人注目,并加入浅草社。

  1925年,他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我是一条河》、《蛇》等传诵至今的'抒情名篇。

  1927年(22岁),冯至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从北大毕业后,他远赴哈尔滨教书。1929年,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从“五四”开始的中国新诗,充满着草创期间的简单、粗糙、浅白以及互相仿效的痕迹,而冯至从一开始便具有成熟的姿态,鲜明的个性,令人侧目。

  冯至的叙事诗最为有名,《吹箫人的故事》、《寺门之前》等新诗,在抒情中叙事,在叙事中抒情,作品幽婉、沉郁。鲁迅曾称赞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30年(25岁),冯至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

  1935年(30岁),他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国,任教于同济大学。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冯至随同济大学内迁。

image.png  

  1939年(34岁),他转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期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出版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等。

  1942年,冯至出版了《十四行集》,包含27首十四行诗,获得诗坛赞誉无数。

  抗战时艰,冯至潜心钻研和他一样身经国难的杜甫,发表了一系列与杜甫相关的文章。同时他还选择西方诗人歌德作为专攻对象,1948年结集为《歌德论述》出版。

  1949年(44岁),新中国成立后,冯至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

  1952年(47岁),冯至写的《杜甫传》连载发表。全书刻画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一生。这对正值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是一个有力的激励。

  毛泽东读了非常喜欢,他握着冯至的手说,《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1956年(51岁),中国作协决定创办《诗刊》杂志。

  组稿过程中,大家希望能在创刊号上发表毛泽东诗作,却又担心主席不同意。冯至认真琢磨后,建议这么写:“我们请求您,帮我们诗人办好诗人们自己的刊物……”。

  毛泽东看到《诗刊》寄来的的征稿函,怦然心动,欣然回信,接连投稿十八首。从此,毛泽东诗词传遍大江南北。

  1964年(69岁),冯至调任社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66年,文革爆发后,冯至作为资深诗人和学术权威,遭到批斗和迫害。文革结束后,他才得到平反。

  由于他在研究歌德、海涅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1983年,他获得德国慕尼黑歌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6年,他出版《论歌德》,对歌德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他还被聘为奥地利、联邦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德国最高荣誉——大十字勋章。中国作家中能获得如此多国外荣誉的,恐怕至今也尚无第二个。

  1993年2月22日,冯至病逝,享年87岁。

  杜甫传冯至概括3

  杜甫的代表作有什么

  杜甫的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代表作品

  杜甫的代表诗作有:《望岳》、《登高》、《春望》、《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等。

  1、《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2、《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image.png  

  杜甫主要作品如下:

  1、《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4、《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传冯至概括】相关文章: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简短概括08-08

完璧归赵故事概括08-28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07-04

杜甫的最著名名诗08-25

二十四节气概括介绍07-04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150字07-04

七夕节的象征意义简短概括06-29

30至45岁高档女装08-01

30至40岁女装搭配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