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

时间:2023-08-30 14:52:40 阅读 我要投稿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指的是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和北汉。

  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1

  后梁

  后梁太祖——朱温

  后梁,五代开始的第一个朝代,五代十国之一。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梁朝实行两京制,东都开封,西都洛阳。后梁太祖朱全忠朱温,于文德元年(889年)灭强敌秦宗权,占据中原,而后又东征山东诸地,称霸中原,于天佑元年(904年)挟唐昭宗迁都洛阳,后弑杀唐昭宗,控制中央。最终于天佑四年(907年)废唐哀帝即位,建立后梁。

  朱温篡唐后,原唐河东镇李克用、西川镇王建、淮南镇杨渥、凤翔李茂贞等北方强镇均不承认梁朝,仍用唐天复、天佑之号。同年(907年),蜀王王建也称帝,建立了前蜀。

  当时南方割据势力多表示归顺梁,朱温遂晋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占据两浙的钱镠为吴越王,据有广东一带的刘隐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王审知为闽王。梁太祖疑功臣,迫使镇州(今河北正定)的赵王王镕和定州(今属河北)北平王王处直,于开平四年(910年)起兵反梁,与晋国结盟,并向晋王求援。

  乾化元年(911年)初,李存勖率晋军以及镇、定联军击梁军于柏乡(今属河北),经过一日激战后,梁军大败。后梁建立后,李克用依旧奉唐室年号,拒绝承认后梁,以复兴唐朝的名义,与后梁相对抗,朱温和割据河东李克用的晋国展开旷日持久的对峙,公元923年,李克用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并在同年攻打后梁,最终后梁首都汴京被攻破,后梁灭亡。

  后唐

  后唐(923—936),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也是这个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后唐一度被视为 中兴大唐的存在。

  中和三年(883年)沙陀族将领李克用因收复京师长安有功,被封 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大顺二年(891年),受封晋王,建立 晋国。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 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祐年号, 晋国成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胁。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死后,子 李存勖即晋王位。923年,李存勖在 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李存勖并没有按传统以自己的王号“晋”作为新朝的称号,而是采用“唐”作为国号。然而为了区别李渊建立的.“唐”和石敬瑭建立的“晋”,故称呼 李存勖称帝前的政权为“前晋”,称帝后的政权为“后唐”。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五代十国五代之一,又别称为石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开国皇帝后晋高祖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初都洛阳,后迁都东京开封。后唐建立后石敬瑭任河东(山西)节度使,石敬瑭成为当地军民最高 指挥官。后唐皇帝李嗣源死后后唐内部互相侵压,石敬瑭受李从珂的猜忌,因此内心渐渐产生了反唐的念头。

  公元936年,后唐末帝李从珂决定将石敬瑭调离河东时,石敬瑭在太原正式举兵反唐。由于石敬瑭在河东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后唐的进攻,因此石敬瑭决定求助于契丹。作为条件,他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image.png  

  十六州分别为:【幽(北京)、蓟(蓟县)、瀛( 河间)、莫(任丘)、涿( 涿州)、檀(密云)、顺(顺义)、新( 涿鹿)、妫(怀来)、儒(延庆)、武( 宣化)、蔚(蔚县)、云(大同)、应( 应县)、寰( 朔县)、朔(朔县)】。契丹和石敬瑭的联军打败了后唐,攻入洛阳。后唐灭亡,石敬瑭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后汉

  后汉(947年-951年),五代之一,五代的第四个朝代,后晋时期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石敬瑭建立后晋时,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汉的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及山西、陕西的大部,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

  前蜀

  前蜀,五代之一,建立者舞阳人(河南舞阳)王建所创建,都城位于成都。公元903年,王健受封为蜀王,906年又在成都设立行台。907年唐朝被后梁禅代,王健与淮南弘农王杨浯诸道,以兴复唐实为为号,计划和岐王李茂贞与晋王李克用会兵讨梁,因无应者而作罢。王建于这年九月,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年号武成。公元925年,后唐皇帝李存勖出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

  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2

  一、两个乱世的持续时间相近。

  狭义的三国,从公元220年正月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算起,至公元280年四月吴国灭亡西晋统一全国为止,约60年;

  狭义的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四月后梁太祖朱温灭亡唐朝算起,至公元960年正月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为止,约52年。

  广义的三国,从公元184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算起,至公元280年四月吴国灭亡西晋统一全国为止,约96年;广义的五代十国,从公元875年六月黄巢起义爆发算起,至公元979年五月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十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北汉国为止,约103年。

  这两个乱世不论是广义的时间还是狭义的时间对比,两者之间相差都不超过10年,所以是可以作为类比的。

  二、造就两个乱世格局的原因类似。

  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蜀汉与曹魏政治对立最根本的原因,也因此两国把政治妥协的余地都留给了孙吴,于是造成了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三足鼎立”乱世格局。

  如果说三国的出现,是以曹刘两家的政治对立而起,那么五代十国的出现,则是以朱李两家的血仇对立而起。

  后梁太祖朱温与后唐太祖李克用同为唐末藩镇军阀,因平灭黄巢而崛起,本来两人之间妥协的余地非常大,然而朱温的狭隘与自负葬送了一切合谈的可能。

image.png  

  在上源驿之变中死里逃生的李克用,从此彻底走到了朱温的对立面,朱李两人及其家族结为血海深仇,造成了后梁军阀集团与后唐军阀集团不死不休之局。

  两大军阀集团的斗争由公元884年的上源驿之变开始,至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亡后梁王朝为止,历39年,占整个广义五代十国的近四分之一。

  也正是在这39年的时间里,在朱李两家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北方的契丹与南方的诸国获得了充足的战略发展空间,以致于尾大不掉。

  于是“铁打的契丹、安稳的十国、更迭的五代”之乱世格局就此塑成。

  综上两点所述,三国是可以拿来与五代十国做类比的,在这个立论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接着进行下面的问题探讨。

  其次,我们来说说五代十国较三国黑暗在哪方面?

  一、多

  狭义三国只有三家纷争,算上广义三国的群雄割据也不超过20人。

  狭义的五代十国政权个数就有15家,外加一个契丹影响中原,也就是16家;如果算上广义五代十国里裂土封疆的诸侯们,其总人数逼近50位。

  光看这些诸侯的数量,大家就可想而知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次之多,是超过三国的。

  二、广

  再有三国时期,南方广大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因此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战乱,而五代十国不同。

  湖南地区的楚国、两广地区的南汉国、福建地区的闽国、云贵地区的大理国,还有吴越国所辖的浙南地区、南唐国所辖的江西地区,这些地区在五代十国时期都饱受了大规模战乱。

  也就是说五代十国乱世范围之广是超过三国的。

  三、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大国内部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内乱次数较少,对外用兵也以尽量避免破坏民生、争取民心为主,而五代十国则不然。

  五代政权不仅更迭速度很快,而且内乱发生速度也超过三国,甚至超过整个魏晋南北朝,平均每10.6年更换一个朝代,平均每3.7年更换一个皇帝。

  五代14个皇帝之中:

  2个皇帝自杀,占比14%;

  6个皇帝死于他人之手,占比42%;

  5个皇帝靠杀别家皇帝夺得帝位,占比35%;

  4个皇帝靠杀自家皇帝夺得帝位,占比26%。

  大数据证明,五代十国的“铁血龙椅”可比《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更为惊心动魄。

  最后,我们来说说五代十国在思想层面上的黑暗

  在之前几组类比的数据中,我们说的是都是物质层面上的的跌宕乱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黑暗,然而更深层次的黑暗潜伏在思想层面中,五代十国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黑暗时代”,这点与宗教思想、文学思想蓬勃发展的魏晋南北朝完全不同。

  五代十国是一个民族悲观主义至上、民族乐观主义沉沦的时代。

  被誉为“朝堂不倒翁”的.冯道,就是这个“黑暗时代”最典型的缩影。

  冯道初为后唐宰相时,意气勃发,辅佐后唐明宗李嗣源缔造了“小康之世”。

  “小康之世”源自于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七年间的总评:“帝性不猜忌,与物无竞。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

  但在李嗣源病逝后短短3年的时间里:

  先是皇室相残,后唐开国元勋、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起兵觊觎帝位,李嗣源的亲子、后唐闵帝李从厚惨死于李从珂之手;

  后是国戚相残,这一次觊觎帝位的是后唐开国元勋、李嗣源的女婿、后晋高祖石敬瑭,也就是那最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借干爹契丹的铁骑,终于打败了李从珂。最后李从珂自焚于洛阳玄武楼,史称后唐末帝。

  玄武楼一把火不仅烧掉了后唐王朝的“小康之世”,也烧掉了人们对于“盛唐”最后的一丝怀念,更烧掉了冯道对于乱世即将终结的乐观主义精神。

  所有人都知道向契丹称臣的后晋王朝,不可能是乱世的终结者,冯道在后晋宰相之位熬了十年,等到的却是最坏的结局:公元946年,契丹南侵中原,首都开封城破,后晋王朝灭亡。

  公元947年,原后晋大将刘知远才在太原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后汉高祖。

  刘知远很聪明,他没有急于称帝,此前一直窝在太原。直到契丹人因为深入中原而力竭的时候,他才高举义旗,振臂一呼,用时不到短短一年,就轻松地开创了后汉王朝。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整个中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中华正统,有的只是契丹铁骑的冷血,有的只是汉奸贼将的无耻,有的只是中原百姓的哀嚎,还有那已经渐渐深入人心的民族悲观主义。

  冯道以元老之资,再度出任后汉王朝的宰相,他心里还仅存着一丝乐观,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现实却无情的打了所有人的脸,恢复中华的后汉王朝,不到两年就因为内乱土崩瓦解了。

  这场内乱的半个胜利者是原后汉大将郭威,郭威因此登上帝位开创了后周王朝,是为后周太祖;

  另外半个胜利者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他在太原建立了北汉国,是为北汉世祖。

  令人作呕的是这北汉世祖刘崇,打着延续后汉王朝正统的旗号,却干着向契丹称臣的无耻行径!刘崇甘愿做第二个石敬瑭,稍微不同的是石敬瑭是“儿皇帝”称契丹为干爹,他是“侄皇帝”称契丹为干叔。

  郭威是个锐意改革的好皇帝,他继续拜冯道为相。在郭威看来,能缔造“小康之世”的五代名相,焉能不用?郭威很努力,后周王朝一改后晋、后汉的社会衰败,开始欣欣向荣。

image.png  

  但郭威不知道是只要北汉和契丹在世一日,后周永远抹平不了人们心中对于这个乱世的悲观主义。

  不到四年,这位好皇帝郭威就去世了,冯道以72岁的高龄再度出任新皇帝后周世宗柴荣的宰相。

  在冯道的眼里,虽然柴荣也如他的养父郭威一样锐意改革,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乱世不会因为你而终结,这个老人的心里早已没有一丝乐观主义的存在了。

  公元954年,不听冯道及其他后周朝臣的劝阻,执意与北汉和契丹联军开战的后周世宗柴荣,因为“高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自己的威望与后周王朝再度改革的基础。

  冯道也因为这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胜利,忧思成疾,同年结束了自己仕四朝佐十帝的传奇人生。

  我想冯道忧愁的不是自己对柴荣胜利的误判,而是悔恨自己那深埋骨髓的悲观主义。

  柴荣的乐观主义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冯道,让他意识到那个意气风发志在恢复“盛唐荣光”的五代名相已经远去了,现在剩下的只有一个苟活朝堂圆滑世故的“不倒翁”,他终究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5年后,后周世宗柴荣带着他那未完成的梦想离开了人世,也带走了五代十国仅存的乐观主义。

  柴荣很乐观,但他不会想到,他想要平灭契丹的梦想是被166年之后的女真人完成了,他想要一统天下的梦想是被320年之后的蒙古人完成了。

  五代十国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的民族悲观主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层次的黑暗,哪怕在黑暗中多待一天,人们都会觉得漫长,那时的人们谁还会计较这场黑暗是持续了52年呢,还是持续了103年呢?

【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相关文章:

八字是指哪八字08-27

世界八大奇迹是指哪八个06-08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指的哪本书08-10

尿不湿是哪类垃圾07-20

家里神位放哪合适08-02

端午适合去哪玩儿06-21

男士香水哪款好闻07-05

diptyque香水哪款好闻07-07

端午去哪玩好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