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敬和炭敬是古代什么的雅称

时间:2023-09-24 07:11:16 阅读 我要投稿

  冰敬即是夏天让上官买冰消暑的费用,碳敬即是冬天买碳取暖的费用。

  冰敬和炭敬是古代什么的雅称1

  冰敬和炭敬是古代一种向京官、上官行贿的名目,冰敬即是夏天让上官买冰消暑的费用,碳敬即是冬天买碳取暖的费用。虽然名目上称之为冰敬、碳敬但并不是真的是让京官、上官买冰、买碳,而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每当冬日降临,各地官员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纷纷向自己的靠山孝敬钱财,此谓“炭敬”,有诗证曰:“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image.png  

  夏日来到,又有个为京官消暑降温的名堂,再次献礼孝敬,此谓“冰敬”。有诗证曰:“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实际上“冰敬”“炭敬”就是夏冬两季行贿的别称。但是既不提到“钱”“财”二字,无丝毫铜臭之气,又兼有体贴入微之意,令人感服。

  冰炭和净碳是古代什么的雅称

  是行贿雅称,也是那时候官场的潜规则。

  在古代的时候,如果是在朝中当官而不是在地方当官,就会有很多的`优势,所以一般地方上的官员回京述职的时候,可能就会给一些人冰敬炭敬。

  冰敬和炭敬是古代什么的雅称2

  张居正的火耗、雍正的养廉银,以及后来的冰炭敬,都是怎么产生的

  在古代冬天没有空调,靠什么取暖?当然是木炭。夏天没有空调该怎么乘凉?当然是冰块。这两样两个季节的刚需产品,都是需要花钱购置的。

  于是乎,炭敬、冰敬的说法就这么来了。所谓炭敬、冰敬那就是地方官员贿赂朝廷大员们的由头。

  这件事其实还是源远流长的,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古代的这些官场法则,那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火耗、养廉银子、炭敬冰敬。

  1、什么是火耗?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只允许交足额的银锭作为税收的标准。可是地方上的百姓哪有那么多银子交税呢?

  于是父母官本着为民做主的精神,自然是要为民解忧了。他们宣布,可以用碎银子、铜钱、粮食等等物品来交税,这么一来老百姓当然高兴。

  可是官府这么做是有条件的,但凡以这些东西交税的,需要交一个火耗。碎银子熔成整锭银子,肯定有个损耗的,老百姓顺带着把损耗补上就不要他们交整锭银子了。

  这么一来官府就可以把火耗银子收归既有。因为火耗的多少,是各地地方官自己来定的,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各地的地方官们所捞的钱也就不相等了。

  明朝的官员是出了名的俸禄低,这等于是给官员们找了一条生财之道。明朝朝廷自然也不愿意公然揭露这件事,所以这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了。

  此后清朝入关以后,为了笼络前朝官员,依旧没有取消火耗这一陋习。一直到了雍正朝,事情才有了变化。

  2、养廉银子哪儿来的?

  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发现清朝的官员们,把这火耗收的有点太过分了。有良心的地方一两银子收割两三钱银子的火耗,没良心的,可以收半两银子的火耗。

  要是你不愿意缴纳,那就说你想要造反,三两下给你打死。这么一来这火耗肯定是成了弊端,而且除了火耗以外,这帮官员们还会从其他各种地方去捞钱。

  为此雍正就想了个好办法,把地方上所有的.火耗都收归朝廷所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火耗归公。这么一来地方官们哪个还傻兮兮地去增加火耗来逼迫老百姓呢?

  作官!像作到我这地位,俸银、养廉银、冰炭敬加到一处,一年也就几千两,哪得那套富贵?---《乾隆皇帝》

  既然捞不到钱了,大家都想博得一个好名声,于是火耗的数额也就恢复正常了。但是他们会从其他地方捞钱,为此雍正又设立了养廉银子。

  这些收上来的火耗,并不是雍正私自占据了,他是想要用这笔钱,设立一个养廉银子基金会。每年对地方官员的廉洁程度做一个评价,再以养廉银子的方式,把火耗发下去。

image.png  

  3、地方官捞足了,京官们可没油水,炭敬冰敬就这么来了。

  这么一来地方官们虽然没了火耗,可是还能得到养廉银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减轻了地方官员贪污的状况。

  可是地方官贪污的问题的确解决了,那朝中大员们可是清汤寡水什么都捞不着啊。这帮朝中大员们,收不到火耗,也就没有所谓的养廉银子。

  再比如,外官们进京,大都是想找升官门路的。要找门路,就得让京城里的大老爷帮助说点好话。那你就得勤孝敬着点,就要来京给那些阔佬们送银子。这里有个名堂,叫做“冰敬”、“冰炭敬”。---《雍正皇帝》

  那这帮大臣该怎么活呢?为此炭敬冰敬就这么来了。地方官员捞足了,那不是要求上进么?既然想要往上爬,就必须要到京官那里找关系,找关系当然是要靠腰包里的银子的。

  直接送银子,那显得太直白,又会造成麻烦。为此他们送钱都是以炭敬冰敬的由头送去的,那就是孝敬孝敬朝中大员们。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一点也不假。就算你不求上进,要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在朝中也必须要有那么几个靠山才行,所以炭敬冰敬,一般地方官都不能免俗。

  不光晚清不管这事儿,任何时候都不会管。

  地方官员孝敬京官的钱,这明摆着就是贿赂。如果按照行贿的法令来办事的话,那么没有哪个京官和地方官是能够完全撇清干系的。

  而且地方官们捞到钱,可京官们一个个清汤寡水拿着死工资,这些地方京官们心里当然是不爽,这不利于团结。

  再说了,皇帝的任何命令,都需要地方官员们去操办。没了这帮人,这个皇帝还真不好干。为此皇帝自然是要对这帮人的贪污睁一只那闭一只眼的。

  可是京官们犯不着这么做吧?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一旦查出来哪个地方官贪污了钱财,必然是要法办的。这样一来天下地方官可就都要被法办了。

  炭敬冰敬只是给京官们开了一个收入的口子,其实这本身就没什么大不了。天下官员都一样,人家官做得比你大,凭什么挣的比你还少呢?

  “除了外官的冰炭敬,京官的礼一概不收。把名单给我,该给人办的事,退了礼也要办。”和珅觉得困上来,打着呵欠道:“走路撒土,好歹得迷迷旁人眼睛,我方才跟他们说了工钱还要涨回三分去。要知道,多少眼盯着我这位子呢!钱粮的事原来是于中堂管,从他手里过我手,他就未必如意——就这个人就够你防的!”---《乾隆皇帝》

  这样一来,从皇帝到京官再到地方官,可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皇帝不愿意随意撤换贪官,毕竟天下官员都一样,撤了这个,再撤那个,以后谁来帮他干活呢?

  不光晚清没有追究炭敬冰敬这些事情,其实任何时期,都不会去深究这种事情。只要不影响大局,一切都可以商量。

  总结:炭敬冰敬,已经是灰色收入里比较正规的了。

  时间长了以后,炭敬冰敬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已经成为了非常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说,地方官员,对朝廷大员们的这种孝敬,不属于贿赂的范畴。

  这样一来朝廷官员们也就更加有积极性地为皇帝办事了,而地方官员们看京官们收了钱,那他在地方上做事,心里也就有个底了,毕竟朝廷里面有人会为他说两句话了。

  这的确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在封建时代,很难处理地方官和京官之间的关系,皇帝们也就只能采取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了。

  冰敬和炭敬是古代什么的雅称3

  古代官场贿赂“潜规则”:冰敬,炭敬这种仅仅属于入门级的黑话

  清朝嘉庆年间,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和珅倒,嘉庆饱”,和珅被抄家后,其忠仆刘全也被查抄出了20万两的白银,其来历大家也能猜个大概。所以你看,在古代,跟对了人,哪怕当个看门的,都能发财,只不过下场不太好。

  古代官场贿赂,通门子时递的礼贴那都大有讲究。你写得太直白了人家不一定要,写得太云里雾里人家会错了意也是不行。

  像我们通常都知道的冰敬,炭敬、节敬这种,仅仅属于入门级的黑话,更何况这是经过皇帝认可的一种变相增加官员收入、防止官员大肆贪污的'恩惠,只不过被一些贪官污吏加以利用,钻了空子而已。

  古代的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甚至痛恨,但是一旦贪了,这个贪心可就收不住了,怎么办呢?又不好明着收,万一被发现了,可就糟了,更何况一些贪官更是注重名声,于是乎,一套关于贿赂的“黑话”就在官场中流传开来,逐渐成为潜规则,仔细读来,更是一种“风雅”。

image.png  

  例如,五子登科=纹银五两;

  强仕=四十两(取《礼记》四十强而仕);

  大衍=五十两(取《周易》大衍之数五十);

  耳顺=六十两(取《论语》六十而耳顺);

  “梅花诗八韵”更是雅吧,其实呢?那是暗示信封内有八十两银票;

  “四十贤人”当然也不是罗列了四十位贤人的名单,而是代指四十两银。

  还有更高级的:

  “百寿图一轴、两轴、三轴”,分别是指银子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

  “双柏图一座”,即二百两;

  “秦关一座”,是一百二十两,典故出自“函谷关高一百二十丈”;

  “毛诗一部”,等同于三百两,出自毛注《诗经》有三百零五首诗。

  “孟津一渡”,则是八百两,指八百诸侯渡孟津伐纣。

  至于“千佛名经”那更了不得了,更是一千两的大手笔。

  古代的贪官污吏,为了个“贪”字,可谓是用尽头脑,不然也不会让帝王们如此痛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更是规定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的人,立即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