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为什么不抓杜甫

时间:2023-09-25 10:31:58 阅读 我要投稿

  杜甫没被抓走,主要因为他是官员。

  石壕吏为什么不抓杜甫1

  杜甫的“三吏”之一的《石壕吏》,讲了一桩发生在唐朝的“抓壮丁”的事件。官吏抓不到男丁,准备拉一位老妇人上战场。当年杜甫全程围观,随后就写下了这篇《石壕吏》。

  让人奇怪的是,官员为何宁捉老妇也不捉杜甫?非但如此,当悲剧发生的时候,杜甫也没有立即设法阻止、救人,而是掏出了“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当起了“吃瓜群众”,然后又发文控诉官府的黑暗。这又是为什么呢?

  1、《石壕吏》发生的故事背景

  唐朝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杜甫从洛阳出发,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这首诗就写在他到石壕村投宿的一个夜晚。前一年安吏之乱刚刚爆发,到处都在打仗。朝廷军队失惨重,于是向民间“抓壮丁”。

  出事的人家,可能是杜甫投宿那户人的邻居。因此杜甫眼看着老翁爬墙逃走,留下家中老妇人、孙媳妇和一个奶娃。官吏喝斥老妇人,老妇不得已,表示自己可以从军当厨娘。

  杜甫虽然对老妇人一家的遭遇非常同情,但是不得不说,杜甫当时确实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力阻止官吏的行为。因为,这时候并非他写下《兵车行》的那个时间。

  唐玄宗初登位时,好大喜功,经常对吐蕃、南诏等周边国家动武,动不动就向民间征兵。十五至四十岁的人全部拉上战场,搞得田园荒芜,白骨盈野。

image.png  

  当时那种战争,在杜甫看来,完全是可打可不打的。结果非要打,民间的青壮年都打死打残了,搞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而现下的情形又不同了,因为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是在唐王朝。

  安禄山造反以后,唐王朝必须要阻止他。郭子仪的军队在与安禄山交战中损失惨重,缺乏兵源,不得已在河阳一带强行征兵,刚好覆盖到杜甫投宿的石壕村。

  没有国,哪来的家?在这种大环境下,杜甫虽然非常同情老妪,但是他身为朝廷命官,也不可能公开反对石壕吏合法的征兵行为。

  另外,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虽然石壕吏口气很凶,一直逼问老翁的下落,但他们并没有动手伤人,也没有动手拉老妪。老妪从军是她在受到惊吓的情况下自己提出来的,不是石壕吏要求的。

  杜甫当时的身份,只是一个外地路过石壕的官员,官阶不过从七品。

  仅从身份上来看,杜甫是没有权力管这件事的。至于官吏为什么不拉杜甫去当壮丁,很明显就是因为杜甫是朝廷命官。他当时正要赴华州上任,身上有官方的文书印信。

  杜甫是一个诗人兼官员,他出身世家大族。虽然落魄,但是谈吐和气质都跟普通人大不相同。所以他也不怕人误会。有时遇到有事情,他还会主动上前打听。比如在《新安吏》中,他就曾写到: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2、艺术的真实以及对《石壕吏》的批评

  前面我们提到,石壕吏强拉壮丁的行为,是当时朝廷允许的合法行为。但是逼得一个老妇要去上战场,毕竟不那么人道。

  那么,杜甫为什么只围观“拍照发朋友圈”,不去劝阻呢?其实,真实的事件中,杜甫未必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只是没有事无巨细地全部写出来。

  诗歌是一门艺术,限于篇幅,它和短篇小说一样,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所以杜甫在这首诗中并没有写下朝廷“抓壮丁”的前因,只写了后果。而老妪第二天启程前与老翁话别,未必就是真实的场景。

  首先,艺术是允许虚构的。所以杜甫笔下的老妪,都有可能不是他亲眼看到的一个人物。不过,没有亲见,也并不等于不存在,它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推论得出来。

  事实上,杜甫写的老妪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代表。所以,我们并不可能从这一首《石壕吏》中,准确地判断出,杜甫当时到底有没有劝阻官吏拉老妪充军。

  关于杜甫的《石壕吏》,最近发现还有人在批判杜甫的立场有问题。因为有的人觉得石壕吏代表朝廷征兵,是为了抵抗安禄山,保家卫国,杜甫写诗给他们抹了黑。这种言论,基本是胡说八道。

  杜甫创作这一首诗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同情升斗小民。但是,他的目的是真实地反映动乱年代底层人民的`生活,而并不是捏造事实,抹黑别人。

  《石壕吏》全篇中除了“呈现”之外,没有一句对官吏行为的直接控诉,这一点对比他的《兵车行》就看得出来。

  杜甫在《兵车行》中直接批评唐玄宗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在诗中,他对于唐玄宗征兵导致的恶果也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而《石壕吏》里并无半句对朝廷的攻击。

  并且在《新安吏》一诗的末尾,杜甫还劝慰当兵的少年说,你们去当的是“王师”的兵,主将爱惜兵丁就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送行的家属也别太伤心了。

image.png  

  写到《潼关吏》的时候,杜甫还下马去视察了关隘的防御工事。最后,他还叮嘱守关的人员转告将领们,千万不要学哥舒翰仓促应战,最后导致兵败。

  通读杜甫的“三吏”后,自然明白杜甫对这一次朝廷强征兵的态度和《兵车行》里面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杜甫之所以写《石壕吏》,并非是觉得郭子仪的军队不应该强征兵,而是单纯地同情大唐的子民,因为他们不断地遭受到了战争的摧残。

  结语

  杜甫没被抓走,主要因为他是官员。除此之外,关于杜甫为什么没有被捉走还有一个说法:当时唐朝的征兵是按户籍来征兵,那种制度叫做“府兵制”。杜甫不是本地户口,管理自然不会莫名其妙拉他。

  另外,在“府兵制”下,军户享受了朝廷分给他们的田地,是有义务去服兵役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有人觉得老翁翻墙逃走,是在逃避服兵役,而杜甫不但没有批评老翁,反过来批评了征兵的官吏,是故意在抹黑朝廷。

  不过,《石壕吏》其实根本没有批评任何一方的意思。他只是通过白描的手法,陈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现实。

  而过去的一些人,错误地解读这一首诗。大家应该明白:并非所有的文章和诗篇都是带有阶级立场的,何况作者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

  石壕吏为什么不抓杜甫2

  犹记得,学生时代学了一篇杜甫的诗文,叫《石壕吏》。即便是时隔多年,仍旧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为国嗟叹感动不已。但回顾看,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值得深究的,例如,文章开头最揭示背景的那一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初看这篇文,只记得当时非常恼恨差役的凶狠狂怒,非常心疼和怜悯早已年龄老迈的老翁和老妇,深夜不能歇息,还要随时躲避差役的“征兵”行为,民不聊生之态尽显。

169557116065105cd824def883065.png  

  甚至在今天,很多人阅读《石壕吏》还频频发问:“为什么到了石壕村,那些石壕吏不抓杜甫呢?因为他是诗人吗?”

  这样的问题乍一听,仿佛恍然,对啊,为什么呢?可是仔细思考后,再来看这个问题,会让人啼笑皆非。

  因为,不管是石壕村,还是唐朝的任何一个角落,官府所谓的“征兵”,都不是随随便便抓人的。和其它制度政策一样,“征兵”这件事儿,也有它自己的制度。

  1、杜甫眼中的“石壕吏”征兵

  关于“为什么石壕吏不抓杜甫”这个问题,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杜甫的身份不一般。夜宿石壕村的时候,杜甫不只是个落魄诗人,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朝廷官员。

  且不提当时的征兵制度如何,单论杜甫作为朝廷命官这一层,还是个文官,虽然官儿不大,但怎样都轮不到他去上场打仗。

  夜宿石壕村,其实也是因为杜甫的官场经历。

  公元759年春,杜甫这年已经四十八岁,鬓边白发横生,却恰逢安史之乱,从原任的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在奔赴贬谪之地的路上,杜甫离开洛阳,风餐露宿,途经石壕,也正是这时候,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深刻见证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真实景象。“征兵”这件事儿,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image.png  

  现代读起来《石壕吏》,不求甚解的读者,常常会对里面的现象产生各种误解,例如上述的“征兵”现象。“征兵”不是像我们琢磨的那样,大街上见到一个壮年、男丁,差役就兴奋了,冲上去把人抓起来去当兵。

  实际上的“征兵”,是每个统辖地点都有明确的征兵名单,今年轮到谁家、第几个儿子去当兵,这些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只不过《石壕吏》中,“征兵”供应量远远不足填补打仗的“需求”,所以才会有文中“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的现象出现。

  同时呢,这时候的征兵制,已经出现了极大问题,甚至随着时代变化趋势,而显现出衰颓和瓦解的态势。

  2、唐朝的“征兵”制度

  原本的唐朝盛世,征兵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制度的。比如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下的征兵制,所谓“府兵”,就是从军府州的成年男丁中征发,年龄范围在21以上和60岁以下,而且严格按照“壮年男丁优先、幼年和老年次之”的原则。

  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会征发小孩子和老年人去当兵打仗。

  而且,征兵也是分时间阶段的,一般3年或6年进行一次选点。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繁盛时期,征兵训练也不是一件绝对的“苦差事儿”。

  开元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诏令各个道的节度使,招募自愿驻扎镇地的`壮年男丁,并允许家属随军,而且朝廷给配置田地屋宅,这样优厚的“待遇”,和平时期势必会引得很多人欣然前往。

image.png  

  但安史之乱期间,战乱频增,百姓生命如草芥,尤其在武器并不算发达的封建社会,战乱时被征兵,简直就是“千里送人头”。因此,逃兵日益增多的现象会出现,站在今天的角度上,也是可以想象的。

  就像杜甫所写的《石壕吏》中,“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家原本人口众多的,但都因为征兵去打仗,结果命丧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谁都会打仗产生抵触,心怀恐惧,对征兵这件事,也就不愿配合。

  3、“征兵制”随均田制而土崩瓦解

  如果深究“府兵制”,会发现它和农业有着紧密联系,这还是要追溯到隋朝,杨坚对府兵制进行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兵农合一”。原本的“府兵制”可以说是职业军人,但这个理念贯彻开来,征兵的主力就成了“民兵”。

  二者结合得好,府兵制就充分发挥作用,可参考李世民时期,府兵制可谓是协助他管理的“好帮手”。

  但凡事都需要辩证法去看待,府兵制既然和均田制有了结合,那就会深受其影响,假如均田制出了意外,结局也必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到了唐玄宗时期,尤其是安史之乱背景下的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均田制被破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更无力缴纳赋税,兵士逃亡的现象也与日俱增。原本的“府兵制”渐渐失去效果,征兵结束,募兵取而代之。

image.png  

  此外,导致均田制瓦解和府兵制崩坏的,不仅是万恶的战争纷乱,更与唐玄宗晚年渐趋衰颓、腐朽的管理统治息息相关。唐玄宗壮年时期是鼎鼎有名的“唐明皇”,但晚年他的功和过,也都悉数体现在了百姓生活面貌之上。

  更让人感受深刻的,是战争失人心。哪怕是盛世,一场安史之乱,就足以让百姓民不聊生,战争给带来最大伤害的,也永远都是底层百姓。实际上,唐玄宗晚年开始的颓败与衰落趋势,从“征兵”这种细节就能看得分明。

【石壕吏为什么不抓杜甫】相关文章:

海纹石为什么不建议买09-15

蓝纹石为什么不建议买08-25

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08-08

狗为什么抓老鼠却不吃09-01

为什么不建议海葬05-26

为什么不建议纹眉06-21

鱼惊石为什么不能戴08-27

爆炸盐为什么不卖了09-20

为什么不建议洗眉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