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hào
北宋程颢怎么读1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人物成就
程颐一生成就颇多,他在理学方面的建树颇高。在北宋神宗时期,程颐就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与程颢开创了“洛学”,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使理学有了完整的形态。程颢、程颐两人的学说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学说的基本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出入。
两人学说的基础都是理或道,都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并且理先于世间万物出现;认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都是由天理所定,违反秩序或违背道德都是违逆天理;与此同时,程颢程颐两人还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为善,在后天才有了善恶之分;他们还认为天道与人道应该相统一,也就是宇宙自然与社会之间相统一。
北宋程颢怎么读2
程颢读作:chéng hào。男,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他与朱熹合称“程朱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程颢,是一位举止端庄、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经典和史书,并对道德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知名的教育家和官员,在推广儒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且强调教育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
总之,程颢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和才能的杰出人物。他的哲学、文学、教育和政治成就都对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程颢怎么读】相关文章:
南宋和北宋是怎样划分的09-24
北宋和南宋的历史事件08-20
line怎么读07-24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是什么关系09-18
早期阅读怎么读04-03
阜怎么读拼音08-10
淙淙汩汩怎么读08-06
磅礴的拼音怎么读08-07
藐视怎么读好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