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身体受冷引起的,因此又叫寒冷损伤综合症,多发生于寒冷的时节,好发于早产、低体重、出生时窒息以及身体有感染的宝宝。通常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发生硬化,并且,同时伴硬化部位出现水肿,主要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内。
宝宝因何发生皮肤硬肿症?
宝宝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妈咪充满温暖羊水的子宫中,这里有适宜他们生长发育的温度,通常为37.2℃-37.3℃,不受任何寒冷刺激,在这种温度下,因而体温能保持比较恒定。在出生后,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新生小宝宝皮下容易发生凝固的饱和脂肪酸,要比大人高出3倍,因此,大人在体温从36℃降至17℃时,皮下脂肪才发生凝固,而宝宝在体温降到35℃时,皮下脂肪就会出现凝固。加之刚出生的宝宝,皮下脂肪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体重较大,如果妈咪给宝宝保暖得不好,便会使刚刚从温暖的羊水中出生的宝宝,散失掉身体的很多热量,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特别是早产儿,由于脂肪量比较少,因此身体产生热量的贮备力差,患严重感染或窒息的宝宝,因脂肪产热的过程受到抑制,也比其他宝宝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宝宝患硬肿症的难受经
主要表现为体温低下,发病的特征是皮肤发生可改变,并表现出四个特点:
1.皮肤发凉。轻者局部皮肤发凉,重者会全身皮肤发凉。
2.皮肤发硬。在一开始只是皮肤紧张而不容易捏起,逐渐发展为僵硬,如像硬橡皮。硬肿的发生是从下肢开始的,在此之后顺次发展到臀部、下腹部、面颊、上肢,甚至波及全身。
3.皮肤水肿。在皮肤发硬的部位用手按压,会出现凹陷。
4.皮肤颜色发生变化。在发病早期呈现出红色,严重时变成紫红色。
除此,宝宝不吃、不喝、不动弹,体温低于35℃以下或不升,即使哭,声音也很微弱,严重时全身发生硬肿。
宝宝患硬肿症的不良结局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抵抗力还很弱,如果患上硬肿症,则会使他们更容易并发感染,如肺炎、脐炎、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因并发肺出血而死亡。当肋间肌被侵犯时,还会影响正常呼吸,病变累及面部时,则使宝宝不能吸吮。
避免宝宝患上硬肿症的良策
良策1 想要一个宝宝时,最好避开寒冷时节出生的时间,尤其是寒冷地区的妈咪,同时做好孕期保健,防止宝宝早产、体重过低、出生时窒息及出生后感染。
良策2 最好在宝宝的居室内放置一只温度表,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天内,随时注意室温是否保持在22℃-25℃之间。并且,妈咪要尽量早些给宝宝开奶,勤于让宝宝吸吮,以保持身体热能的供给。
良策3 天气寒冷时,给宝宝换尿布或衣服时,妈咪的动作要轻快些,不要让宝宝的身体过于受冷;给宝宝洗澡前,要将包裹宝宝的包被和衣物先预热妥当;经常观察宝宝的四肢是否发凉,体温是否在36℃以上。
良策4 如果室内供暖不足,马上积极进行解决。如用空调送热风,安装新型散热片,或使用电暖气。要经常观察宝宝的四肢凉不凉?皮肤是否发硬?以便及早发现硬肿症。
居家处理硬肿症的良策
当发现宝宝肢体发凉、体温低、下肢皮肤发硬时,要立即给宝宝复温。方法为把宝宝放在温暖的包被里,包被外放置热水袋,温度以50℃左右为宜,摸起来不烫手,切忌让热水袋直接与宝宝的皮肤接触。最安全的办法是“袋鼠保温法”,即把宝宝搂在大人的怀中,以体温直接温暖宝宝的身体,这种做法如同大袋鼠给小袋鼠保温的方法一样。但在复温时,必须采取逐渐使体温恢复正常的原则,切不可让体温恢复得太快,通常通过24小时使宝宝的体温恢复到正常,即36℃-37℃。及时给宝宝喂奶,以补充能量,帮助恢复和维持正常体温。勤给宝宝更换体位,以免硬肿部位长时间受压而发生感染。
心言叮嘱:
经过居家处理硬肿仍不见恢复时,即宝宝的四肢末端还很凉、皮肤硬肿的范围超过双腿以上、体温不回升,这时,应该在保暖的前提下,赶快去具有良好保温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