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朵流黄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时间:2023-10-23 15:02:16 孕育 我要投稿

  新生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父母结束两人生活,开始照顾他们的爱情结晶的开始。对于妈妈来讲,他是脱离了十个月的负重生活所产下来的一个幼小新生命,他长得小小个的,一副易碎的样子,弱不禁风的,小脸蛋红红的,小嘴巴在睡梦中还会动一动的可爱样子。

  对于国家来讲,他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将接下强国富国重任的精英,为国家的强大作出贡献的新生代成员。但是对于刚出生的他们来讲,他们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疾病就献出稚嫩的生命。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下新生儿耳朵流黄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小宝宝耳朵中会流出黄水,这是外耳道炎的表现,它与孩子的耳朵内流入了眼泪、呕吐物、洗澡水等有关,治疗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先轻轻拭去分泌物,再用双氧水棉签擦拭,最后滴上抗生素滴耳液。宝宝的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医生称之为“耳溢液”。

  常见情况是因为宝宝的耳朵里有以下问题。

  1、外耳道耳垢(又叫油耳、耵聍)。外耳道皮肤也有皮脂腺,可分泌一定量的油脂,呈淡黄色粘稠的液体干后呈黄色蜡样屑片,一层薄的油脂叫耵聍。有时,油脂呈半固体状态,形成团状阻塞在外耳道,妈妈可能会以为这是脓液,但其实是耳屎栓塞。耳屎栓塞的危害在于干结或黏糊状耵聍堵在耳道,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处理方法:有的妈妈自己很享受挖耳朵的感觉,一旦看见宝宝耳朵里有些分泌物,自然而然就想用牙签或耳挖帮宝宝挖一挖。这个习惯其实很不好,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或者是挖耳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如旁人不小心经过碰了妈妈的手,旁边的物件忽然倒下碰着宝宝或妈妈),万一不小心挖疼痛,宝宝一乱动,就可能导致挖穿鼓膜,出现耳聋。有时,耵聍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外耳道发炎,最后形成脓肿。妈妈应带孩子去医院看五官科,先用药水滴外耳,待耳屎软后由医生在耳镜直视下取出耵聍团块。

  2、外耳道。这是宝宝在夏季的常见病。外耳道与其他地方皮肤一样有毛囊,当细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时,就会引起外耳道 。妈妈如果给宝宝挖耳朵时,或者宝宝洗澡、游泳时,细菌可能会乘机而入。

  处理方法:宝宝洗澡或游泳后要把外耳道擦干。当宝宝患外耳道时,常常伴有发热,小宝宝容易哭吵,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耳痛,会不愿意让大人摸看患侧耳朵,且不愿意向患侧睡觉,怕受压而痛。这时宝宝的外耳道能有单个或多个小肿,破溃后会流脓,妈妈应带宝宝去看五官科医生。

  3、耳朵湿疹。很多小宝宝都有患婴儿湿疹的经历,但有个别宝宝除了面颊部、头部有皮肤红斑、丘疹、小水疱、糜烂、结痂等损害,他们的耳朵和耳道等处也有相似的湿疹,有时看上去有一些液体流出来。严重时,宝宝的外耳道和耳朵周围都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更甚者有耳鸣,听力也会受影响。

  处理方法:患这种过敏性皮肤疾病的宝宝,往往会因为奇痒、有烧灼感而哭闹、睡不好、吃不香。妈妈应带宝宝及时就诊,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抓破皮肤而导致感染。

  4、化脓性中耳炎。宝宝容易伤风感冒,而他的耳朵通咽部的耳咽管短而宽,呈水平状。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容易通过耳咽管和耳道侵入中耳引起炎症。小宝宝吐奶汁,也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洗澡时肮脏的水流入耳道内,也能引起中耳炎。患中耳炎的宝宝有发烧、耳痛、哭闹,不肯吃东西等现象。待脓液积到一定程度穿破耳膜,脓液向外耳道流出,有臭味,听力也会减退。妈妈一定要及早发现,带宝宝进行治疗。如果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细菌耐药,此病可反复发作变成慢性中耳炎。

  处理方法:A、避免小儿呼吸道经常感染,一旦得病应及时就医。

  B、保持宝宝口腔、鼻咽部清洁卫生。

  C、给小宝宝喂奶时要抱起喂,防止溢奶后奶汁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D、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千万不要让水流到宝宝耳朵里。

  E、妈妈平时要经常检查宝宝的耳道是否有东西堵住,或液体流出,发现了要及时就医。

  相信大家看了上文的叙述,对新生儿耳朵流黄水也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大街能够记住这些处理方法,以免遇到此类事情时过于慌乱,错失治疗良机,以致后悔莫及。

【新生儿耳朵流黄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相关文章:

鱼缸黄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09-09

新生儿耳朵流黄水怎么回事09-06

新生儿流黄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0-17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09-27

新生儿黄疸的种类和处理方法10-13

新生儿眼白黄的原因10-16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和预防方法10-06

新生儿哭闹的原因和安抚的方法09-28

新生儿肠胀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