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小孩长大后为什么变“坏”了?父母缺乏理性与思考是关键

时间:2024-02-15 08:48:34 孕育 我要投稿

  孩子3岁的时候,妈妈这样对待他:权威强制

乖小孩长大后为什么变“坏”了?父母缺乏理性与思考是关键

  “把一整壶水都喝了,不然就收拾你!”

  妈妈认为喝水对孩子的身体好,在孩子不愿意喝的时候,面目狰狞、厉声呵斥,妈妈告诉孩子,这是爱。

  “把这一碗面都吃完,你是自己吃,还是打一下吃一口!”

  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担心孩子营养不足,逼着孩子把一大碗面都吃了方才罢休,妈妈告诉孩子,这是爱。

  妈妈是否看到,孩子在喝水、吃饭的时候满含泪水,水比药更苦,饭比蜡更难以下咽。

  孩子8岁的时候,妈妈这样对待他:偏听偏信

  “你的脑子让猪吃了吗?怎么考那么差,从今天起,每天晚上给我做50道数学题,做不完不许睡觉!”

  孩子考试没考好,妈妈劈头盖脸数落孩子,还道听途说买来厚厚的课外习题集,给孩子增加作业量,妈妈告诉孩子,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老师说你上课的时候不会听课,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不好好听课就算了,还常常顶撞老师!幸好老师告诉我了,不然我还不知道呢!给我记住了,以后不许顶撞老师,要尊重老师,懂吗?”

  家长会后,妈妈听完老师的话气得火冒三丈,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顿,妈妈告诉孩子,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妈妈是否看到,孩子眼神中满是怯懦与畏惧,他想要解释一下原因,但是妈妈的样子吓坏了他,他把所有的话都积压在了心底,无处诉说,最爱自己的妈妈却是最不尊重、不理解自己的人。

  孩子13岁的时候,这样对待父母:极端叛逆

  “我终于长大了,我要自由!”孩子在内心大喊。

  孩子开始形成了不成熟的主见,横下一条心对抗父母,父母说东,他偏往西,凡事都与父母意见相左。

  卧室的门开始紧锁,任凭父母声嘶力竭,依然我行我素,不再正眼看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或许除了缺钱的时候开口之外,再无其他任何交流。

  孩子开始上网、逃课、早恋、沉迷游戏,开始惹是生非、离家出走,开始结交不良朋友……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的乖孩子去了哪里?”父母惊呼。

  然后,要么与孩子之间产生更大的矛盾与纷争,要么感叹怎么生出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孩子,面对孩子的叛逆选择破罐子破摔。

  从此,对孩子失去信心,完全放弃了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为”,甚至自我安慰就当没生这个孩子。

  有多少父母正在亲手毁掉那个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孩子。

  许多父母可以为了孩子付出生命,却不愿意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教育好孩子而学习育儿知识。

  他们借由爱的名义,把最差的脾气发到了孩子身上,以批评、训斥、强制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图一时之痛快与眼前的即时效果,却从不考虑长期效果,生生把一块美玉雕琢成顽石,到最后却无知地埋怨是孩子的问题。

  多年以后,这些教子无方的父母必然会为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沉重的代价,尝尽育儿失败所带来的痛苦。

  教育孩子这件事,是非常讲究艺术的,也非常需要父母的理性与思考,愿意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下功夫的父母,才能换来一个优秀的孩子。

  在吃吃喝喝这些事情上,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而不应该是根据妈妈的感受来行事,妈妈觉得冷就多添衣,妈妈觉得渴就多喝水,妈妈觉得饿就多吃饭。

  这样下去,孩子会觉得没有自由,会感觉到窒息,要么发展成为一个唯唯诺诺、凡事顺从、没主见的人,要么发展成一个极端叛逆的人。

  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这些事情上,父母不能偏听偏信老师的一面之词,和孩子站在对立面,一味地打压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这样非但无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父母都应该理性而冷静地思考,把着力点放在平和解决问题上,可以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多鼓励孩子。

  父母不能总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与孩子为敌,有的时候,很可能是老师存在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实在是冤枉孩子了。

  父母应该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之后,表现出对孩子的理解,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有一颗包容之心,尊重每一位或许并不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