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200万~300万儿童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因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家长忽视。专家建议,小孩最好每年做一次尿检,既简单方便,又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看起来健康一查是肾衰的病例很多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教授翟文生说:“在临床上,看起来身体很健康,尿检结果却异常,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很多。”
一个12岁的女孩,平时除了经常感冒、发烧外,其他一切正常,家长偶然一次给她查肝肾功能,竟然被确诊为肾功能衰竭。还有一个15岁的男孩,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检中查出有蛋白尿,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肾已缩小,根据肾缩小的程度判断,这个男孩患肾病至少有10年的时间,而在这10年间他没感觉什么不舒服,只是眼睛经常有点淤。
每年让孩子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翟主任介绍,慢性肾脏病早期不易察觉,部分患儿到医院就诊时已发展至终末期,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家长最好让孩子每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尿液是了解肾脏的一个窗口,尿液的物理和化学成分改变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形式。此外,要注意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尿少、尿血、尿频、全身乏力、眼睑颜面浮肿、贫血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当然,尿检异常,如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也不一定就是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排查,因为有时劳累、发烧也会引起尿检异常。
2008年一项针对厦门3~12岁儿童尿的初筛中,血尿、蛋白尿阳性率达5%~7%,估计进一步检查的确诊阳性率将在1%以上,其中大部分孩子是无症状血尿,也就是说平时没有发现什么不适。无症状血尿表现可为一过性、持续性或间断性,其原因复杂,可以是疾病的表现,也可见于正常人;既可以是肾脏本身病变的症状,也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翟主任介绍说,对于某些轻度无症状镜下血尿,可以不治疗,但要追踪观察,避免劳累和感染。大多数情况需要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易损害肾脏
儿童患肾脏病的原因很多,除了跟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还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蛋白饮食,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补充营养,一味地让孩子吃肉、蛋,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吃盐过多,也会增加肾脏负担;有的孩子爱吃零食,特别是一些烧烤类、膨化食品,添加剂成分过多。另外,滥用药物,大多数抗生素都会对肾脏有影响。即便是中草药,有的也会有肾毒性,如含有马兜铃酸的木通等。还有劳累、熬夜、长期久坐、憋尿等,都会对肾脏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