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打人的四个原因

时间:2024-11-15 07:30:40 孕育 我要投稿

  一、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宝宝爱打人的四个原因

  宝宝在家文文静静的,在外面时却容易和朋友发生大闹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他想要和别人交流,可是现阶段年龄还小,不能通过语言表达,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

  打人,很多时候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可能是想要表示友好,或者其实是把打人当做一种交流的方式,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动作幅度和力度。

  所以,妈妈一定要做些事情,可以用宝宝的口吻跟小朋友交流,如“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我可以玩一会你的玩具吗”让宝宝跟自己学,让宝宝明白怎么样是沟通的正确方式。

  也可以学学宝宝的动作,问“疼不疼?”让孩子了解到别人是怎样的感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效,宝宝能够感同身受。

  二、误会家人喜欢“被打”

  9个月的宝宝对手腕到上臂的能力就能够自己支配了,打人会让宝宝觉得是一种特别新鲜的感受,会觉得很开心。

  因此,每当宝宝与家人玩得高兴时,就会挥舞着拳头,然后打在家里人的身上,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宝宝动作可爱,会发出笑声,这个时候宝宝看到大家笑了,就会觉得大家喜欢自己这样做,从而养成打人的习惯。

  要是宝宝这样做了,爸爸妈妈应该严肃地告诉宝宝,“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宝宝”,“以后不能这样子”,并给予3分钟左右的冷处理,这样宝宝会开始反省自己,几次以后就会明白不能够这样做。并且家人可以可教宝宝表达喜欢的方法,像是让宝宝亲吻自己,接着告诉他,“妈妈更加喜欢你这样做”。

  三、嫉妒别人抢走宠爱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会发展地特别快,老是会留意爸爸妈妈是否重视自己。要是爸爸妈妈抱了抱其他宝宝或者是忙着招待客人,对宝宝的关注少了以后,孩子就会因强烈的嫉妒心打把注意力抢走的人。

  有时除了打人还会有其他的动作,像是哭闹、摔东西等。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配合宝宝这种自我意识的成长,可以让宝宝和大家一起来玩,比如有机会让宝宝表演唱儿歌,也可以让客人认识宝宝的积木城堡和绘画作品……让宝宝觉得自己得到了的关注,那么就不会因为嫉妒而打人了。

  四、模仿家长或电视

  一部分的爸爸妈妈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互相敲打,所以有时候宝宝会误会“拍打”就是“高兴、喜欢”的意思。

  还有的宝宝在大人看电视时候会注意到暴力和打斗的场面,在模仿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注意,而当宝宝“打人”的时候,爸爸妈妈批评他,会让宝宝分不清这个行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因此,在宝宝面前,爸爸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抒发情感,不要有打人的行为。不管宝宝打陌生人还是家人,用了多少力气,都要让宝宝改掉这个换习惯。并且,要有意识地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

《宝宝爱打人的四个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宝宝爱打人的四个原因】相关文章:

宝宝爱挑食的原因08-24

宝宝为何喜欢打人07-06

宝宝睡觉爱踢被子的原因07-13

妈妈须知 宝宝爱抠耳朵的原因08-13

小孩老是打人是什么原因08-26

宝宝总是爱打人 该怎么“修理”07-08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06-17

宝宝打人是自我意识萌发的体现10-25

宝宝爱打人 原来也是交往障碍10-16

  一、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宝宝爱打人的四个原因

  宝宝在家文文静静的,在外面时却容易和朋友发生大闹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他想要和别人交流,可是现阶段年龄还小,不能通过语言表达,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

  打人,很多时候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可能是想要表示友好,或者其实是把打人当做一种交流的方式,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动作幅度和力度。

  所以,妈妈一定要做些事情,可以用宝宝的口吻跟小朋友交流,如“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我可以玩一会你的玩具吗”让宝宝跟自己学,让宝宝明白怎么样是沟通的正确方式。

  也可以学学宝宝的动作,问“疼不疼?”让孩子了解到别人是怎样的感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效,宝宝能够感同身受。

  二、误会家人喜欢“被打”

  9个月的宝宝对手腕到上臂的能力就能够自己支配了,打人会让宝宝觉得是一种特别新鲜的感受,会觉得很开心。

  因此,每当宝宝与家人玩得高兴时,就会挥舞着拳头,然后打在家里人的身上,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宝宝动作可爱,会发出笑声,这个时候宝宝看到大家笑了,就会觉得大家喜欢自己这样做,从而养成打人的习惯。

  要是宝宝这样做了,爸爸妈妈应该严肃地告诉宝宝,“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宝宝”,“以后不能这样子”,并给予3分钟左右的冷处理,这样宝宝会开始反省自己,几次以后就会明白不能够这样做。并且家人可以可教宝宝表达喜欢的方法,像是让宝宝亲吻自己,接着告诉他,“妈妈更加喜欢你这样做”。

  三、嫉妒别人抢走宠爱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会发展地特别快,老是会留意爸爸妈妈是否重视自己。要是爸爸妈妈抱了抱其他宝宝或者是忙着招待客人,对宝宝的关注少了以后,孩子就会因强烈的嫉妒心打把注意力抢走的人。

  有时除了打人还会有其他的动作,像是哭闹、摔东西等。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配合宝宝这种自我意识的成长,可以让宝宝和大家一起来玩,比如有机会让宝宝表演唱儿歌,也可以让客人认识宝宝的积木城堡和绘画作品……让宝宝觉得自己得到了的关注,那么就不会因为嫉妒而打人了。

  四、模仿家长或电视

  一部分的爸爸妈妈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互相敲打,所以有时候宝宝会误会“拍打”就是“高兴、喜欢”的意思。

  还有的宝宝在大人看电视时候会注意到暴力和打斗的场面,在模仿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注意,而当宝宝“打人”的时候,爸爸妈妈批评他,会让宝宝分不清这个行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因此,在宝宝面前,爸爸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抒发情感,不要有打人的行为。不管宝宝打陌生人还是家人,用了多少力气,都要让宝宝改掉这个换习惯。并且,要有意识地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