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实的“过敏”病
过敏性紫癜是较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皮肤瘀点,大多出现在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该病患者常常会有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
该病名称叫过敏性紫癜,但大多并不是过敏引起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虽然食物过敏(蛋类、乳类、豆类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类)、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疫苗接种、麻醉、恶性病变等与敏性紫癜发病有关,但均无确切的证据。因此,过敏性紫癜患者不加分析地限制吃特定食物,特别是很长时间禁止蛋白质饮食,反而可能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急性期患儿宜吃“素食”
过敏性紫癜在治疗的同时,饮食也要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进行变化。每个患儿要具体排查起病前不同的诱因,因人制宜。不少该病患儿是由于进食特殊食物引起的,如鸡蛋、牛奶、零食、鱼虾等。因此,如果孩子一旦患上过敏性紫癜,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不吃或少吃易上火的食品。如果既往没有明确的过敏史,肉类、禽类不必限制,只要注意避免煎、炸、烤,淸淡易消化即可。
急性期只吃素食,并且尽可能不吃蘑菇、木耳、土豆、番茄等食品。一旦急性期已过,皮疹不再岀现,一月左右饮食可渐添加,过渡到正常。孩子生长需要大补充异体优质蛋白,不能因不必要的担心而长期“忌口”,待紫癜稳定后,逐渐开始食用瘦肉、鸡蛋、牛奶、蘑菇等,但一定要一种一种逐渐加用。
康复讲究“三阶段”饮食
针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皮疹持续消退一月左右,可考虑调整饮食,添加动物蛋白类食物。添加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肉类,除羊肉外):添加原则为品种、食量均逐渐增加。品种顺序为猪肉→鸡肉→鸭肉→牛肉,即品种1(如猪肉)添加5-7天后无皮疹反复,则开始添加品种2(如鸡肉),品种2(如鸡肉)添加5-7天后无皮疹反复,再开始添加品种3(如鸭肉),依此类推。食量应从少量→中量→随意。
第一阶段调整1个月后,如病情稳定,可进入第二阶段(蛋奶类):添加原则主要以食量逐渐增加为主,品种顺序为先鸡蛋,后牛奶,观察时间同样为5-7天。
第三阶段(鱼虾类、羊肉):添加时间应至少在病情稳定后的6个月-1年方可考虑。
【过敏性紫癜宝宝宜吃素】相关文章:
多病宝宝吃素更健康08-22
宝宝穿衣的三忌两宜10-18
宝宝咳嗽时的饮食宜忌07-19
宝宝感冒饮食宜清淡切忌大补10-07
秋季宜进补 宝宝进补吃这些07-14
如何人工喂养宝宝 人工喂养宝宝的宜与忌07-25
给小宝宝添加辅食的宜与忌11-03
宝宝哪些冬病最宜夏治08-26
秋天宝宝宜喝的4种果汁07-27
宝宝发烧的护理指南 “3忌”VS“3宜”09-05